APP下载

中西园林的“均衡”与“自然”

2019-09-18谢伟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西园造园均衡

谢伟

像古典西画一样,古典西园也是讲究写实的,追求形似。如果他们愿意将植物修剪成一种动物的形状,或者将雕塑做得和真人一样,他们就一定会做得惟妙惟肖。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切都必须听任创作者意志的摆布。他们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大自然加以改造,并最终获得预想的效果。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就曾经强调,要“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所谓“均衡”,就是对称的和谐。所以,在他所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中,完全看不到自然形态的物象。他认为,人工之美高于自然之美,故而这种毫不掩饰人工痕迹的园林被称为“规划式园林”。后来凡尔赛宫苑成为了欧洲园林风格的范本,并被竞相效法。

“规划式园林”与“师法自然”

既然被叫做“规划式园林”,那么园中的植物便都被“规划”成仪仗兵一般整齐的队列,同时被修剪成或方或圆,或球状或菱形的图案,甚至还有做成迷宫的。植物能改变自然属性而尽随人意,这是他们觉得非常自得而又极为有趣的一种创意。西园中,水也不会有天然流淌的形态,均为人工水体。水不只往低处流,往往冲天喷洒。我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郊外的一座名叫“海尔布伦宫”的园子里,就见证了造园者对水的极致运用。那是欧洲唯一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宫苑,水以各种独具巧思的人为形态取悦游人。园子里,惊叫与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征服与改造自然,进而为我所用,此为西方造园思想的核心。而这与他们对待人类自身的态度大异。西方人提倡平等自由,尊重个性,但“物”却被排除在外,园林便成为了全然脱离自然形态的人工制品。在造园人的意志支配下,它具有了完整、和谐与鲜明的特性,呈现出一种雕塑感与装饰性并重的“盛装之美”。因此,西洋园林的基本特征是对称、开阔、一览无余,园中铺植大面积的草坪,植物多为几何造型。

而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却恰好与之相反。我们的先人有一套自己的生命哲学和美学标准。几千年来,崇尚自然的老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十分深远,因而中国古人并不认为人应该是世界的主宰,他们一向敬天畏地,相信天地大化自有其运行规律,人只是天地中的一分子,应顺乎天理,力求天人合一。他们克制着自己的狂妄,不与大自然比能耐。他们深知,天工开物,鬼斧神工,创造世间之大美,然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何等的低调与谦逊,人类应当诚恳地去向大自然学习,便提出了“师法自然”的理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者便是得到了大自然的点化而灵感迸发,创造出了世间最精致而诗意的人工山水。

因此,中国古代造园家始终遵循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理念,努力创造一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的园林范式,它是兼具审美与居住功能的理想人居环境,是第二自然。因而中国古典园林的模样都与自然山水相似,像是大自然的一个单元,是它本色的一隅。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洋园林有着全然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人本着“师法自然”的理念来建造园林,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一览无遗和曲径通幽的对比

然而,这绝非照搬自然,而是如绘画一般,将自然山水的形状加以提炼,并用“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概括手法呈现一方典型化的微缩山水,并在这片山水间体现真山真水的精髓。

要做到以假乱真,难度着实不小,但中国的造园匠师总是倾力而为,力求不露痕迹,仿佛大化神笔。所植花木总是任其横逸斜出,自由生长,使园子气韵生动;各种水体少有直岸,犹似天然形成;桥和路往往曲折前行,因为通幽者多以曲径。造园人尽力以自然形态而出之,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境界。

中国古人的审美趣味与西人迥异。西人喜欢一览无余,而中国古人却觉得了无兴味。中国的皇家园林虽也有一条轴线,却浑不似西园的中轴线那样,像一条通衢大道,它只是一根隐性的逻辑线索,是结构所需,而非审美设计,它被起伏的山势、扶疏的林木与曲婉的碧水所消隐。而私家园林则几乎不会有此设计。在中国古人看来,园子若被一眼洞穿,那是对人们好奇心与想象力的谋杀,乃失却了含蓄、婉约之美。

不但不能一览无余,还需设置障景以阻挡视线。于是我们发现,园子里照壁、围墙、假山与植物随处可见。障景的功能是调动人们天性中的好奇,欲往探究花遮柳扶处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隐藏是为了更好的引诱,它让景物在被暂时隐蔽之后,又忽地在你面前意想不到地展开,让你以为已是“山穷水尽”,不料,绕过那些遮挡物,眼前却又豁然开朗,忽得“柳暗花明”的惊喜,给人一种情绪上的起伏和节奏上的顿挫之美。“以隐为显”“欲扬先抑”,这便是我们可爱的古人所耍弄的一点小小的心机。

中国园林建筑与山水更有着极佳的融合。楼、台、亭、榭、廊、桥、轩就如同草木一般从山水中长出,而不是人類强加给大地的异物。它们是人与自然合作而创造出的特殊景观,是对山水的点缀,乃审美之焦点。若是没有这些构园要素,园林便缺少了人文美感,亦必将大失意境。

中国园林的建筑与环境是相依相偎的亲密伴侣,不像西园那般主次分明。西园中的园林部分只是如山峭拔的主体建筑的陪衬,建筑居中,园林构件如众星拱月般烘托它的威仪。而中国园林的建筑却形态多样,分散于园中最为恰宜的位置,形成风姿独具的众多景观组团。

中国造园人知道,尽管他们师法自然,但其作品却无法做到有着与自然山水同等的比例和分毫不差的逼真形态,只可求其神似,故而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一样,是一种“写意山水”,重在表现意境。这样的山水从整体到局部,每一个点景设计都独具巧思,都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诗意画面。徜徉其间,便似进入了一条诗画长廊,获得一种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观赏奇趣。

西洋园林的基本特征是对称、开阔、一览无余,园中铺植大面积的草坪,植物多为几何造型……而在中国古人看来,园子不但不能一览无余,还需设置障景以阻挡视线,若被一眼洞穿,那是对人们好奇心与想象力的谋杀,失却了含蓄、婉约之美。

猜你喜欢

西园造园均衡
游西园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公子家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盛世造园”说考论
题小松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