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儿童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初探
2019-09-18于博文
于博文
【摘要】目前,儿童志愿服务的发展已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但发展现状尚未能达到“量质同升”。为此,有必要从家庭氛围、观念扶正、平台搭建、项目创新、激励保障、指数构建方面进行探寻,以多维定位来明确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儿童志愿服务 新时代 发展路径
萌善心于蓓蕾之际,育大爱于童稚之时。近年来,有识之士从不同视角对志愿服务“从娃娃抓起”时有论及,有观点认为:“让儿童从小参与志愿服务,对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是空洞说教都难以比拟的”。有论者主张:“中学生暑假乐做志愿者,是做志愿者‘从娃娃抓起的起步。既能丰富学生的寒假生活,也能培养学生的美德,更能弘扬志愿者精神,实现双赢。”也有著述指出,欲让志愿服务走入儿童的心灵,就要坚持育人原则、有效原则和适度原则,让志愿服务进课堂,成团队,入生活。
与此同时,有的地区更是雷厉风行,成千累万的儿童志愿者(文中的“儿童”一词,采用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定义,将其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志愿服务的受助者转变成参与者。2014年,在北方某市一个区的中小学生中,注册成为实名志愿者的就达18686名,约占同范围学生的47%,并参与到461个志愿服务项目中。以儿童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团队也在逐渐形成,青岛市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由40名儿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发挥他们的各种才艺,为社区营造出了和谐友爱的公益氛围。以培育青少年“知行合一”的实训基地也在北京作出示范,2018年10月底,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合作的国内首个“中国志愿服务青少年实训基地”在京揭牌,该基地以青少年为主体、集志愿培训与实践为一体,将志愿服务理念寓于青少年的成长之中。
然而,在儿童志愿者数量激增的同时,其服务方式与质量的提升尚未同步。铲小广告、打扫卫生、助老洗脚的“老三样”仍是常见的活动形式;儿童们反复写着大同小异的“志愿心得”,家长们看着摆拍疑惑着“意满志得”,老师们思考着怎样才能“品学兼得”。综观这些现象的成因,有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家庭方面,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共献爱心,且重课业成绩、轻社会实践的心态时有存在。其二,学校方面,众多考评令学校和教师应接不暇,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难以在考评中快捷、直观体现,往往使其流于形式。其三,儿童方面,闲暇时大多被网络和补习班裹挟,对于志愿服务意识薄弱的儿童,缺乏自觉参与的导向。长此以往,儿童志愿服务如何发展,颇值思考与探讨。本文试从六个方面,对新时代儿童志愿服务的关键环节予以探析,力图从多维定位来明确一条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一、立足家庭,使其真正成为志愿精神孕育的“摇篮”
习总书记在对首届文明家庭的表彰讲话中指出:“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条例》第二十九条亦明确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这便为我们指明了培育志愿精神的源头——家庭。
家庭是儿童“人之初”的摇篮,也是培育志愿精神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对子女的教育责无旁贷。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进行角色转变,自己先成为一名志愿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通过家庭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来塑造孩子的高尚人格。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生活方面的支持,还应注重“精神食粮”的供给;不仅要担任“指挥者”或“记录者”,更應成为“参与者”和“协同者”,努力营造出“大手拉小手,一起做志愿”的家庭氛围。同时,引导孩子感知、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鼓励孩子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把志愿精神潜移默化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
抓好儿童的志愿精神培育,不仅是“家事”,更是一件全社会的大事,若仅靠家长自觉、家庭施力,难取佳效。著名学者张网成在其著述中,准确指出了我国目前对“家庭志愿服务”之概念定义不清的现状,他建议摒弃各方的“领地”意识,尽早规划、设计好家庭与学校及各方面的合作机制和沟通规则。
在实践上,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家庭公益日”活动,让家庭全体成员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共同参与或完成一项志愿服务任务,以此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对线上报名审核通过的家庭,学院将为其颁发证书,并协助监督执行情况,定期予以表彰,让家庭参与时更具仪式感。在社会联动上,相关方面亦应通过制定保障法案、利用公益宣传、提供条件设施等多种形式,倡导、助力家庭对孩子志愿精神的培育,使家庭真正成为志愿精神孕育其中的摇篮。
二、扶正观念,将志愿服务从时尚转变为生活习惯
目前,公众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仍存有几种典型的观念偏差:一是将志愿者视为“廉价劳力”或“天生的活雷锋”,既是志愿,自应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二是有的儿童视志愿服务为不得不做的“家庭作业”,当成一项任务勉强去完成,其自愿性荡然无存;三是某些志愿者视志愿服务为“单向付出”,却忽视受助对象的心理感受;四是“好心办坏事”,替人背“黑锅”,如苏州马拉松赛事志愿者所受到的无端指责。这些儿童自身存在的或感知到的观念偏差,所带来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对刚踏上志愿之路的儿童而言,通过“先正其念,再长其技,后献其爱,终美其心”的启蒙培育,树立起正确的志愿服务观,远比“行百里路”重要。为此,学校、家庭及社会应以多种形式,进行针对儿童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培训,纠正对志愿服务“任务化”“廉价化”“自我化”的狭隘理解,矫正把志愿服务视为升学筹码、择校跳板的功利化取向,端正“助人自助,携手成长”的志愿服务观念,将志愿服务从一种时尚转变成生活习惯。使儿童面对社会中纷扰诱惑时,保持清澈平静的内心,坚定立德行善的初心。
三、搭建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便捷各方参与
受心智发展水平和社会阅历的制约,儿童志愿者日常参与志愿服务时,“无门无路”“过程繁琐”的障碍仍较突出;在活动的发起、参与、记录、安全保障等方面皆存有不少困难。若将寻找项目、过程管理、积分表彰等任务全盘推给家庭或学校,亦使他们力所不及。解决上述问题,“他山之石”可供借鉴,欧美国家有大量为儿童志愿者提供服务机会的网站,如United Planet、United Way、Go Eco等,上线的项目琳琅满目,操作流程便捷清晰,便于儿童和家庭共同参与。
鉴此,应以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借助移动互联技术等手段,从少儿群体入手,搭建便于各方参与互动的信息化平台。青岛市自2018年启动了“我的家庭公益梦想”志愿服务行动计划,设计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掌中志愿”平台,简单注册后,便可“一键式”解决项目“去哪里找”“如何参与”“获得什么”等问题,不但可为家庭和学校切实减负增效,相关方也能同步参与,协助儿童提高信息化水平,架起一座志愿服务的供需端对接之桥。计划开展以来,项目数已达1033个,志愿服务总时长137354.48小时,按照青岛市2017年最低工资标准18.1元/小时进行估算,已为社会创造了248.61万元的经济价值(本文认为,由于儿童志愿服务在各个方面都无法达到专业志愿服务的水平,故采取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测算较为恰当。)。同时,通过对平台产生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可使“冷冰数据”化为“一江春水”,承载起儿童们的“志愿之舟”。
四、不断创新,提升项目对儿童的吸引力
儿童志愿服务,从日常活动向项目化转变已成业界共识,拥有一批新颖、规范、适应性强的好项目,既是“亮点”,又是“引擎”,更是信息化平台的“支柱”。然而,有些组织者怠于创新,疏离实际,总想着“拿来主义”“一针见效”,项目开展后往往“水土不服”“虎头蛇尾”。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新动能”,在三个主要方面上下功夫。
第一,抓住“准而实”的创新。多俯下身子听听儿童的心声,以少儿为主体,以真实需求为导向,对服务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准定位。注重开发培训与实训“知行合一”的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专题开发示范引导、专业引领、家长指导等“小而美”的系列服務项目。
第二,抓住“趣而久”的创新。对项目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快速发展对儿童“兴趣点”的影响,根据当代儿童的年龄、认知、家庭环境等特点来设计“寓教于乐”的趣味性项目;力求项目个个有新意有乐趣,使儿童志愿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还可把儿童也设计融入到项目的发起、组织、运行、监督、评价等环节中来,借此培养少年儿童的持久力和责任感。例如,青岛好司机道路救援中心开展的“爱的罚单”项目,针对私家车司机驾车过程中产生的路怒、玩手机、争道抢行等不文明现象,由儿童作为文明志愿者对父母进行劝诫,对违规行为开出“为爷爷奶奶捶背”“为妈妈拖地板”“放下手机一小时陪我读书”等“爱的罚单”。既帮助了儿童掌握交通知识,又促进了道路安全,可以预见,随着项目的运行,儿童志愿者在私家车文明行为的倡导上,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三,抓住“适而效”的志愿服务培(实)训课程创新。根据儿童的体能和兴趣,适以相成地进行项目的综合实践和培训实训课程设计,既应避免简单的体力类活动,又要注重对儿童各项技能的发掘培育。科学、适度地安排课程中各模块、环节的比例,侧重于探究、互动、体验等方式,达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取效。同时,积极借鉴中国志愿服务青少年实训基地的前沿成果,不断推进儿童志愿服务专业化实践的发展。
五、激励保障,转变思维为探索解开束缚
目前,各地已经出台多种针对志愿者激励的举措。广州、杭州等地已将志愿服务工时作为单独的指标,纳入到积分落户中来;上海市为优秀志愿者准备了“志愿者激励公益礼包”,内有十条公益旅行路线,志愿者在旅行过程中,需进行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河南省更是通过立法手段,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重要考察内容,纳入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考中。
相比成年志愿者,对儿童志愿者激励措施的探索,更加考验着各方创新意识。当下,对儿童志愿者的激励除了平台积分、虚拟(实体)勋章、证书等传统方式之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明显不足,亟待拓宽思路,探索挖掘。笔者认为,在对激励强度、激励物来源等作出限定、防止出现“过犹不及”或“借名敛财”的前提下,可充分拓展思维,与爱心机构或商家合作,探求导向正确、趣味性强、形式新颖的激励措施,如以志愿服务时长换取课程优惠、游览减免、访学机会等。同时,还应突破“一棒打死”观念对探索的束缚。如当手机网游被社会批得“体无完肤”之时,我们可否转变一下思维,将其成瘾机制中的积极成份分离出来,用于志愿服务项目的激励过程中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探索激励措施创新时的必备思维。
六、科学评价,构建“儿童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指数”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要求,可以预见,这一领域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群体、数量、质量、乃至价值观和方式等,都将被反思和重估。就儿童志愿服务的评价而言,现有的某些依据,已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例如,有些地区只将18岁以上志愿者参与的活动纳入统计指标,儿童志愿者被认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的活动也一并被排除在外。地区间统计口径的差异、原始数据的缺失,必然会得出儿童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的“亚健康”结果。
在志愿服务发展的大格局中,准确把握儿童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建议值此契机,尝试构建“儿童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指数”。基于儿童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划评价与统计的版块及范围、口径、时间等,精选一些针对儿童的指标,合理分配权重,形成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抽样(典型)调查、数理统计模型等手段,对不同年龄、时期、地区的儿童志愿服务发展的“健康度”进行“定期体检”。通过对上述“指数”的量化分析和科学评价,以翔实可靠的依据,引领儿童志愿服务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孙维国.壮大志愿者队伍要从娃娃抓起[N].梅州网,2015-12-7.
[2]吕可玫.弘扬志愿者精神 不妨“从娃娃抓起”[N].开封日报,2014-7-23.
[3]王哲.让志愿服务走进孩子的心灵[J].北京教育,2013,(3).
[4]李沧区成立小小志愿者团队 培养公益精神从娃娃抓起[N].青岛文明网,2018-10-9.
[5]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京签署合作意向书[N].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2018-11-2.
[6]张网成,刘小燕,张婷.家庭志愿服务欧美经验及对我国政策设计的启示[J].社会发展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