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急救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急救效果观察
2019-09-18刘治华
刘治华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诊室、儿科病房“三位一体”急救路径在救治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急救效果。方法 53例急诊高热惊厥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急救路径模式, 观察组患儿实施“三位一体”急救路径模式, 比较两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90±1.37)、(4.66±1.41)、(3.14±1.38)、(5.48±1.36)d;对照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75±1.26)、(6.43±1.30)、(4.59±1.27)、(9.55±1.43)d。观察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非常满意17例, 基本满意10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6.4%(27/28);对照组家长非常满意10例, 基本满意9例, 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76.0%(19/2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 P<0.05)。结论 “三位一体”急救路径能有效改善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急救结果, 促进患儿体温尽快恢复, 缩短惊厥时间和住院时间, 提高家长满意度,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三位一体”;急救路径;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90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及儿童期一种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性急症。据统计, 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约为4%~10%, 其中约25%~40%患儿会出现惊厥复发的情况[1]。若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 会给患儿大脑及其他发育不成熟脏器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从而影响患儿预后,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2]。因此, 为了探讨急救、护理和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该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运用“三位一体”急救路径救治小儿高热惊厥,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急诊120接诊的53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6岁;②均为首次发病, 无脑部创伤及遗传性疾病患儿;③患儿腋下温度≥38℃;④患儿均符合临床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3];⑤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儿;②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患儿;③合并严重肾、肝功能障碍患儿;④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男14例, 女11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15±1.25)岁;平均体温(39.25±0.14)℃。观察组患儿男13例, 女15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56±1.18)岁;平均体温(39.28±0.12)℃。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急救路径模式, 即接到急救电话后急诊护士随120接诊, 达到现场予以相应急救措施;接入急诊室后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工作;急救结束后转送儿科病房, 与儿科护士交代患儿病情。观察组患儿实施“三位一体”急救路径模式,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成立“三位一体”急救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护师和儿科医师组成, 必须具有>5年儿科和急救经验, 由科主任定期进行高热惊厥急救演练及考核, 合理安排儿科急诊值班人员数量。针对患儿救治特点制定以时间为纵轴, 治疗护理为横轴的“三位一体”急救路径表, 急救过程按照路径表定时、定位、定则模式进行抢救。
1. 2. 2 院前急救 接到呼救电话指导家长将患儿放置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松解衣扣, 观察口鼻有无分泌物并及时清理防止误吸, 口腔内放入软毛巾防止舌咬伤。抽搐时嘱家长勿强行按压, 防止关节脱臼或皮肤损伤。避免噪声刺激、摇晃或大声呼叫患儿。指导家长进行简单降温, 如将湿毛巾贴于患儿额头, 并轻轻擦拭腋窝、颈部、大腿内侧等部位。救护车前往途中保持与家长电话通畅, 达到现场将患儿抬上120车,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解痉药物, 高流量吸氧。院前保证患儿以最短时间进入抢救室, 途中告知急诊室做好抢救准备。
1. 2. 3 急诊室急救 在30 s内评估病情, 5 min内完成开放气道、维持有效通气、吸氧、监护、镇静、降温等紧急处理。相关检查经绿色通道盖章后优先检查, 能床边检查尽量聯系床边检查, 避免搬动患儿, 减少检查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家长因对病情缺乏了解, 会产生恐惧、悲观、激动、暴力等心理问题, 因此, 抢救室外应做好家长心理护理, 应关心体贴家长, 避免言语不慎。同家长讲解病情、救治方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从而取得家长理解和配合, 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减少医患纠纷。
1. 2. 4 儿科病房后续治疗 ①患儿病情稳定后快速转儿科病房, 详细交接患儿病情。治疗过程中医护共同采用头脑风暴式晨间交接班、互动式查房、医护配合完成有创操作、参与疑难病例讨论等。共同解决重要治疗问题如降温、镇静、呼吸道和皮肤护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处理。②加强心理护理:患儿因病情状态易导致心理情绪变化, 又因进入到陌生的环境, 常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理, 因此应根据患儿年龄制定不同心理护理方案[4], 同时做好家长心理健康指导, 对于家长的问题耐心解答, 努力消除家长恐慌及不安, 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③健康宣教:向患儿家长讲解高热惊厥的发生原因、预防、治疗及可能发生的后遗症, 发放健康手册。出院前再次讲解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 向其说明高热惊厥是可以预防的, 并强调复发的可能性, 在家中准备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和止痉药等, 指导家长正确识别体温升高及惊厥先兆, 正确使用解痉镇静等药物, 预防惊厥发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内容涉及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应急能力、流程衔接、心理护理5个方面,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急救、退热、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非常满意17例, 基本满意10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6.4%(27/28);对照组家长非常满意10例, 基本满意9例, 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76.0%(19/2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8, P<0.05)。
3 讨论
传统救护模式对于高热惊厥患儿救治效果并不理想, 所有任务需医生交代, 护理人员机械遵医嘱完成, 往往由于时间利用上存在不足, 导致患儿救治不及时。而“三位一体”急救路径弥补了传统模式不足, 运用特殊管理方法和较强医护团队, 将一个复杂系统分为若干模块,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可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以满足功能要求, 使急救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救治过程中多种操作同时分工进行, 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和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此模式医护人员更明确每个阶段的救治目标, 使急救工作不再盲从, 可有效避免急救工作随意性, 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 达到有效救治时间最佳化[5, 6]。而且本研究在治疗各阶段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 努力安抚患儿和家长紧张情绪, 在解除患儿及家长心理负担同时, 也和谐了护患关系, 提高服务满意度。
综上所述, “三位一体”急救路径能有效改善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急救结果, 促进患儿体温尽快恢复, 缩短惊厥搐时间和住院时间, 提高家长满意度,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 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护理对策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192-193.
[2] 薛莹莹, 孙瑞平.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與护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6):99-100.
[3] 胡美亚,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6.
[4] 朱燕妮, 穆琳琳.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评价.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2):181-182.
[5] 聂秀荣.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28):303-304.
[6] 马晓珍.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 中外妇儿健康, 2011, 30(6):477-478.
[收稿日期: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