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8李玥
李玥
【摘要】朗读教学是将小学语文课本文字内容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可以对学生脑、眼、口与耳以及心进行全面锻炼。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落实深化,小学教学逐渐认识到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运用各种类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对语文知识做出更加深刻的记忆理解。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以此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属于十分重要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其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积极的朗读意识成为关键体现,关乎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并且可以培养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为小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空间,打造沟通交流与分析探讨的综合性教学平台,体现出小学生年龄段特点与个性化,全面培养提升其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朗读教学阶段教师对朗读重视不足,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予以严重忽视。尽管教师正常授课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与知识做出充分了解与掌握,不过教学阶段,朗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辅助效果。课堂朗读教学阶段,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明显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感受,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课后朗读阶段,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温故,因此,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可以为语文学习提供充足可靠的基础保障。教师未能对朗读教学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必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受到严重的约束限制。
(二)小学生朗读学习态度不积极
小学生朗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不积极,存在不认真对待的现象。学生朗读不积极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论是教师进行示范领读,还是学生集体朗读或是个人进行轻声朗读等,均存在浑水摸鱼的问题。学生朗读阶段,由于班级人数通常较多,教师无法及时进行准确分辨,部分学生混在集体中不进行朗读,并且部分教师对此种现象重视明显不足,态度消极,对不学习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如果教师无法有效处理学生在朗读阶段态度不积极且存在不认真对待的现象,则会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朗读技巧掌握不足
对于小学朗读教学而言,由于小学生对朗读技巧掌握的不充分,朗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日常朗读教学阶段,学生针对朗读技巧的了解极少,不能充分运用朗读技巧做出良好的课文朗读,从而导致对课文知识内容所表达的重要意思与深刻内涵无法充分做出深入认识与了解掌握,课文朗读比较生硬,无法带有饱满的情感做出朗读,因此朗读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对朗读教学造成一定影响,对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造成约束限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强化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
小学朗读教学阶段,教师务必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是朗读教学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将朗读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小学朗读教学阶段,教师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能够有效培养提升学生朗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加高效。基于此,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出发点,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核心,以朗读教学为重点内容,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对朗读教学进行全面有效的落实,强化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比如,开展朗读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中强化自身阅读能力,或是定期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全面考核,教师对阅读文章难度进行把控,从而清晰了解学生朗读能力的真实水平,從而针对存在的不足做出针对性强化,以此提升学生朗读能力,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二)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阶段,小学生朗读积极性明显不高,学生朗读主动性与热情较差,此种现象成为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使经验充足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也无计可施,做出有效的解决。对于此种现象,于朗读教学阶段,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朗读,提高热情与兴趣,并乐于阅读更善于阅读。比如,对《我是中国人》内容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习本文内容时,可以充分认识并了解内容蕴含的深刻含义与意境,体会到我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使学生可以带着这种感情进行朗读,并享受朗读的整个过程。针对部分不善于朗读且积极性明显不足的小学生,教师需适当安排此部分学生进行带头领读,使其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朗读带来的感觉与乐趣,有效激发起朗读的热情与兴趣,有效培养并提升其朗读能力,从而为语文学习提供可靠保障。
(三)培养朗读技巧
朗读指导务必基于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深入认识与理解为前提,围绕知识内容的重要主题,指引学生对文章语言特点以及人物性格进行准确的了解与把握,如此方可有感情地朗读。鉴于此,教授学生朗读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语调。语调是通过对语句含意与情感做出准确抒发与表达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声音成为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的语调形式能够抒发各不相同的情感,文章内容存在的区别,使得运用的基调存在区别。比如,《触摸春天》基调相对轻松愉快,《再见了,亲人》基调则是悲伤沉痛的,阅读过程中需加以区别重视。其次,重音。词语中加重语气读出的词语或是语句。比如《火烧云》一课,“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百合色”,其中,红彤彤、金灿灿等需读重音。再次,停顿。为吸引听者的关注应采取朗读停顿。比如《为人民服务》一课,“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其中,“人”与“但”需要做出朗读停顿,停顿是为了更好地凸显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突出语句的重点内容。又如《小英雄雨来》一课,“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其中,“我们、是、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应该进行阅读停顿,充分体现出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体现出爱国之心。因此,不但需阅读得响亮,并且阅读停顿应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同朗读教学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声情并茂对课文内容做出标准朗读示范,并通过小学生的模仿,指引其了解掌握大量知识内容,积累丰富的词汇与朗读技巧,通过不断的朗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其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郁广其.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2]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
[3]潘娇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师,2018(8).
[4]梁粉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