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年我国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内容
——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民族认同”主题分析*
2019-09-18徐巧云康翠萍孟立军
徐巧云,康翠萍,孟立军,马 超
(1.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民族认同首先是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认同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团结互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认同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长远发展”[1]。民族认同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不同的民族与国家,其内涵与外延亦有所区别,如中华民族认同包含三个层面,即共同的民族渊源、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国家。而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则与国家认同有所重叠。事实上,不论处于何种国度、何种历史时期,民族认同研究都将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领域。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该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2],其收录的文献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影响力,是衡量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故本研究以中国知网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高级检索功能选取1949—2019年以民族认同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初步检索到2 637 篇文献,去除发布会纪要、出版社精品推荐、人文集萃、目录、通知等无关文献,剩余2 628 篇精确文献。在获取精确文献后,运用统计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进行文献分析。
文献统计研究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基于文献题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文献摘要进行主题聚类。实验研究基于Python 编程环境,首先将从中国知网中导出的精确文献题录信息进行预处理并导入数据库,分别以作者、文献来源、机构和关键词等字段为统计对象,观察民族认同主题相关论文的作者发文情况、来源期刊分布情况、来源机构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词频等。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研究所采用的K-means 主题聚类方法是一种基于空间向量距离的常用算法,这种算法具有准确度高,使用场景和领域广泛的优点。但是,其缺点是这种算法无法对中文文本直接进行主题提取,需要先进行文本的向量嵌入操作,将文献的摘要文本转换为空间向量,这就增加了研究的复杂程度,所以研究需要运用向量法。而Word2Vec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非常普遍的词向量嵌入方法,可以将自然语言词汇转换为空间向量,以此来进行聚类。由于Word2Vec是一种词向量嵌入方法,还需要对文献摘要进行分词操作。分词过程主要采用jieba 中文分词工具包,同时为提高结果准确性,以关键词构建用户词典,并进行去除停用词操作。另外,词向量嵌入阶段,采用腾讯AI实验室开放的中文词向量数据集。在得到摘要分词结果词向量后,对向量进行聚合,并计算其均值,作为摘要文本的空间向量。
K-Means 聚类过程主要采用scikit-learn 机器学习工具包。在获取聚类结果后,为提高结果的可读性,需要计算分词结果的TF-IDF值。TF-IDF全称为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在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引入逆文档率概念,排除了通用高频词语对主题词语的影响,这是一种常用的关键词提取方法。另外,通过对目标文本中每一个词的TF-IDF 值进行排序,确定文本的主要内容。针对本实验的对象,根据每条摘要的分词结果计算其 TF-IDF 值,并保留 TF-IDF 值最高的 5 个关键词,以此来描述概括这条摘要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文献中的关键词,得到最终的词频统计结果,以此来确定民族认同主题所描述的内容。民族认同主题内容提取的具体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民族认同主题提取实验流程
二、民族认同研究数据分析统计结果
(一)文献数据统计与期刊分布
1.文献数据统计
研究某一主题,不仅要进行质性分析,同时也需要适当的量化研究。对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文献数量和发表时间进行概览式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历史性进展。以论文发表年份为观测点,对搜集到的2 628篇精确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制作成柱状图,如图2所示。统计发现,2001年之前的文献呈现较为平稳的递增趋势,且数量相对较少,所占比重较小,故不在图中具体显示。此外,通过研究统计分布图,可以发现2013年之前,民族认同研究总体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且2013年是至今民族认同研究的顶峰时期,发文数量高达257 篇。之后则呈现递减趋势,直到2016年有所回升,随后又呈下降趋势,且2018年的发文数量成为近八年的历史新低。众所周知,文献数量的变化通常是与当时的政策背景相联系的,近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内涵与外延包含了民族认同主题,是更高层次的升华与诠释,从侧面体现了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涉及与转向。
图2 民族认同研究的文献数据统计分布
2.期刊分布
对民族认同研究的期刊来源进行分析,可以从期刊分布以及期刊类型方面加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通过数据统计,共检索到437种期刊刊载了民族认同主题的文章,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贵州民族研究》,至今刊载了有关民族认同主题的文献多达168篇。其次是《黑龙江民族丛刊》,载文量为114 篇;接着依次为《广西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世界民族》《思想战线》《民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此类期刊主要刊载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文献,详见表1,此表呈现了载文量排名前40 位的期刊及相关数据。
表1 民族认同研究的期刊发文统计
(二)民族认同研究核心作者及机构分布
1.核心作者
分析文献研究主题,首先了解文献出处,即作者及其所在研究机构,这是研究背景的基本内容,对于作者的简单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主题研究的现状。普莱斯最早提出“高生产能力作者”概念,并提出了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分布是普莱斯定律的重要内容,核心作者代表了学者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及影响力。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任勇、万明钢、高永久、周平、陈茂荣、严庆、高承海、刘永刚、都永浩等为代表的高产高能作者为主要核心作者,这主要是依据普莱斯定律得出的结果。根据该定律计算核心作者数的公式为,N 表示核心作者数量,max 表示发文最多的作者的发文量,由此得出:,即发文量在 4 篇以上的有 94位高产高能作者。由于作者人数较多,表中仅列出发文量大于等于10 篇的核心作者情况,详见表2。此外,可以通过普莱斯定律计算出高被引学者数。公式为为文献被引的最高频次,Mc为核心作者发表的论文累计最低被引用的频次,经检索发现本研究的文献被引最高频次为752次,即即高被引学者的论文被引频次最低为21次。
表2 发文量≥10的作者统计
2.研究机构分布
经过统计分析,共有709个研究机构发表了有关民族认同研究的论文,其中绝大多数为高等院校。发文量排名第一位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发文量为164篇。中央民族大学自建校之初,就云集了研究民族问题的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知名学者,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排名第二位的是云南大学,发文量为146篇,云南大学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重点关注与发展的区域,有着天时地利的研究氛围及优势。排名第三位的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文量为127 篇;其后依次为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详见表3,此表为发文量排名前30位的研究机构。
表3 民族认同的主要研究机构的发文统计
为了更为清晰、直观地分析民族认同研究机构的城市及地区分布情况,提高研究机构分布的可视化程度,研究使用高德地图数据可视化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基于中国地图制作了民族认同研究机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的基础热力图。通过基础热力图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民族认同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并以北京、昆明、上海、广州、杭州、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辐射开来,位于北京的研究机构最多,其次为昆明、上海等。
(三)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通常文献的被引频次代表了文献的影响力,也体现了文献的研究深度和创新程度,是衡量学者的学术水平和文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统计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关于民族认同主题的期刊文献,影响力最大的要属崔新建于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文化认同及其根源》一文,被引频次高达752 次。该文从认同者与被认同者的关系上考察了文化认同的根源,阐述了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①作为一种关系,认同必然包括认同者和被认同者,必然是双向和互动的。参见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102-104页。,并从东方文化的认同和发展中国家的认同视角追寻民族认同的深刻内涵。其次为贺金瑞与燕继荣于2008年发表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被引频次为566 次。该文分析了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并从我国民族认同的历史与现状总结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策略。②参见贺金瑞《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5-12页。排名第三的是马戎于2004年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被引频次为558次。马戎教授以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传统为基础,并借鉴了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提出了应实现民族问题的“文化化”③参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22-133页。。其他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包括韩震的《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④参见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06-113页。、王亚鹏的《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⑤参见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学进展》,2002年第1期,第102-107页。、高永久和朱军的《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⑥参见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26-35+108页。等,详见表4。以上影响力较大的文献,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文章的哲学思辨性较强,作者善于从民族认同的发生根源以及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关系中进行考察研究。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这些观点是在特定历史、政策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有关民族认同研究的观点也会随之发展变化,力求“与新时代同频共振”。⑦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参见李娟《构建与时代同步的中国话语体系》,《河南日报》,2019年3月29日,第6版。
表4 高频被引文献统计(排名前8位)
(四)民族认同研究的民族情况统计
在精确检索所得的2 628篇文献中,以民族作为划分依据得出相关数量的文献,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到543篇研究少数民族的文献,占总文献的20.66%,其中,有关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占少数民族文献的比例为13.81%,详见表5。
表5 民族认同研究的民族情况统计
除汉族外,排在前几位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朝鲜族等,从543篇研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文献数量及比例可以看出,研究某一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文献数量的多寡与该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有关。如除汉族外,研究回族民族认同的文献居于首位,众所周知,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①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回族总人口为10586087人,在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也较为密切。其次,有关藏族的民族认同的研究也相对较多,藏族所处地理位置是我国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及战略布局的重要腹地。不容置否,藏族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事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研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文献数量便于从全局了解少数民族研究的概况,同时,也可以明显看出研究人口数量较少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文献非常少,如布依族、仡佬族、高山族、柯尔克孜族、阿昌族等;有些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检索到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中尚无专门讨论这些民族认同情况的文献,如水族、布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保安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研究的缺失应当引起学界的重视。
三、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热点内容分析
综合已有的文献、关键词及K-Means 主题聚类结果产生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所得高频词分别为:民族认同570频次,国家认同476频次、文化认同236频次、民族主义142频次、少数民族114频次、全球化106 频次、民族国家96 频次、中华民族92频次、族群认同75频次、政治认同73频次、身份认同64 频次、民族关系48 频次等,以这些高频词及频次构建词云,详见图3。结合获取的有效高频词,以及同一聚类中文献的题目、摘要等信息,分析总结归纳出有关民族认同主题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3 民族认同研究的高频词词云
(一)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
广义的文化认同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斯大林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本质上的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贡献。”[3]每个民族都有其宝贵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独特性的特点,“民众只有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都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才能奠定民族和谐关系建构的基础”[4]。现实中,各民族通常对本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为了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忽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文化认同具有深层的心理内涵,表面是对其他文化的接受或排斥,实则反映了不同个体、不同民族的文化归属问题。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先决条件,文化认同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只有尊重、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接受其他民族,才能推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近年来,有关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善于从文化认同的背后寻找其与民族认同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文化认同是实现多元文化发展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必要条件。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认同是一种归属感,如果说国家观念所讨论的是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应该是何种形态的问题,那么“国家认同所讨论的,则是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的状态、性质和表达方式等问题”[5]。人的存在既是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特定群体的存在。“每个人具有特定的民族身份,同时也具有公民身份,是国家的公民。”[6]我国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个体都有其公民身份,且有时候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摆正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关系,我们不仅是某个民族的一份子,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故不能过于或者刻意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弱化或忽视自己的公民身份。当前,学术界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归纳为“‘冲突论’‘替代论’和‘共生论’”[7]几种观点,此处不对这几种观点进行评价,但不得不言明的是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然会遇到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重视各民族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心理发展是处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的关键,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8],是实现和谐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
我国历来重视建立民主、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和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一直关心的问题,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与和谐稳定,所以说良好的民族关系是一个国家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精神纽带。经文献研究发现,目前的研究普遍认识到了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不少研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进行调查,如孙九霞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研究了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①参见孙九霞《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第61-67+108页。班班多杰秉承和而不同的原则,考察了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的经验;①参见班班多杰《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108-123+206-207页。汤夺先以兰州市为例,对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②参见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8-32页。此类研究注意到了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差异性与特殊性,从个案分析的视角因地制宜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解决一些民族问题、缓解现实矛盾,进一步构建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
研究族群认同首先要理清“族群”的含义。关于“族群认同”的界定,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总结归纳主要有“文化特质说”“社会文化说”“体制文化说”“原生情感说”“族界说”“工具说”③参见陈达云、吴开松、李红等编著《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1-12页。等论述,每种观点都对“族群”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分析,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从族群的各种内在属性来加以讨论的。“族群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文化、信念、价值观以及群体成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主观接纳。”[9]族群认同主要体现在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当前国内族群认同的研究包括汉族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等。近年来,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统一性关系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密切,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却依旧存在。究其原因,族群认同不仅体现了国内不同民族间的认同关系,同时也包含了不同国家各民族间的认同关系,族群认同的研究相对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到国际国内、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从族群的自我认同、族群态度以及归属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总而言之,构建和谐的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需要世界各国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五)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
“中国各民族彼此认同,共同认同开放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来自民心相通和互惠共生,把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建设成为包容差异、重叠共识的语言文化互联体,是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前提。”[10]民族认同问题离不开政治认同,尤其在跨界民族问题方面,呈现出“自上而下的政治设计”[11]和实施路径。当前,站在政治认同视角审视民族认同的研究不在少数,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有李素华的《政治认同的辨析》④参见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当代亚太》,2005年第12期,第15-22页。、詹小美与王仕民的《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⑤参见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27-39页。、丁志刚与董洪乐的《政治认同的层次分析》⑥参见丁志刚、董洪乐《政治认同的层次分析》,《学习与探索》,2010第5期,第93-96页。等。这些文章往往能够从政治认同的发生系统纵观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系及影响,如《政治认同的层次分析》一文,研究者从政治认同的对象层次进行分析,将政治认同分为“政治主体认同、政治规范认同、政治程序认同和政治意识形态”[12]层面的认同,此分类有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理论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处理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
(六)民族认同的认同建构
民族认同的建构,需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认同熔铸国家认同,同时要求同存异、保持不同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这是民族认同建构的总纲领。有学者从国家战略和社会策略的视角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在国家战略层面,要主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公正运行政治体系;优化国家治理绩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构筑国家认同的物质根基;普及公民认同教育,以国家认同为基础,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社会策略层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培养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认同为核心,强化人们的国家认同等。⑦参见陈达云、吴开松、李红等编著《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85-190页。当然,民族认同的建构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和努力。新时代背景下,广大民众尤其是民族工作者应认识到民族认同的重要内涵,厘清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与民族关系、与族群认同以及与政治认同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认同的认同建构。
四、总结与展望
民族认同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等关系相互依附,不可分割。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作为国家认同的两个重要层面和主要内容,构成国家认同中最为持久与稳定的部分。“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国家的根基”[13],只有构建合理有效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才能更加持久、稳固。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通过聚类以及关键词提取等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后发现,不同学科领域对于民族认同的关注度普遍较高,前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民族认同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现有的研究同质化程度过高,如在研究论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即缺少跨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占多数,定量研究与混合式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现有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宏观分析层面,对于民族认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分析较多,而微观策略层面的可操作性的策略分析较少;再者,民族认同问题不是孤立的,不能将其脱离民族关系及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体系,而应放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历史与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力求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众共同体意识”高度对民族认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所以,未来有关民族认同主题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联系学科前沿,采用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
综合以上文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民族认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同质性取向较高,缺少混合式研究、量化研究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民族认同研究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通常涉及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然而当前的研究却未能充分显现该研究的综合性和多维性。民族认同研究不仅是理论研究更是实践研究,势必需要深入学习不同学科理论,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扎根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考察民族认同问题。所以,基于当前的研究现状,未来民族认同研究应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宗旨出发,注重不同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运用,如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并采用层次分析、个案分析、量化研究、民族志研究、叙事研究以及混合式研究等方法,关注国外民族认同研究的国际环境,同时紧扣国内民族认同研究的现实情况,将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不断提升民族认同研究的综合性与时代性。
(二)提升问题意识,聚焦研究视角、加强实证研究
实现民族认同的前提要素中“最根本的是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理想”[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5]。当然,实现共同理想,就要关注每个民族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诉求,所以民族认同研究要立足于最为紧迫、首先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各族人民的现实需要和利益出发,力求解决其现实困境。当前的研究,善于从理论分析的视角总结归纳民族认同研究的理论意义,但是缺少深入了解、聚焦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现实问题的研究,如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研究;有本民族语言但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研究;再者,如港澳台居民的民族意识研究等,这些领域需要学者们实地调查,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民族认同主题的研究应从过去注重经验性描述与理论分析的传统研究模式,转向满足现实需要的实证研究与应用研究,提升民族认同研究的问题意识,创新并聚焦研究视角,以期改善或解决各民族的现实问题。
(三)立足本土与全局,提升研究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国家认同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建构性特征。国家认同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行为和一个动态的过程。”[16]32当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研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发展性和阶段性特征。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未来民族认同研究可以从“‘历史文化’‘制度体系’‘价值取向’”[16]40三个维度去把握,这三个维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民族认同研究的未来走向。首先,“历史文化”体现了民族认同研究的时代性与发展性;其次,“制度体系”需要立足于本土和国际环境,充分体现了民族认同研究的制度背景;“价值取向”是研究民族认同的意义所在,“现全世界约计有一千五百种民族和地区文化,它的差异实质上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不同的形式和方法”[17],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得各民族得以延续下去。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的研究不仅关乎本国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18]所以,民族认同研究要立足于本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我国多民族共生发展的整体利益出发,关注民族认同研究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以期提升研究的系统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