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2019-09-18涂松
涂 松
成都新华医院 610000
在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方法的优势在于微创性,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操作,能够清晰的观察病灶及周围组织,可以更加精细化的实施手术操作。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泌尿外科手术治疗风险。为了进一步提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需要对腹腔镜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目前,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治疗[1]。本研究探讨了82 例泌尿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观察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泌尿外科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2 例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分别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观察组41 例)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1 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16,年龄范围为25~72岁,平均年龄(39.81±3.64)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15,年龄范围为27~69岁,平均年龄(40.25±3.9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术前准备好腹腔镜设备及相关医疗设备。经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在腋中线髂嵴上部位切开,作2.5~3.0cm 长度的切口。经切口扩大腰背筋膜和推移腹膜,在腔隙内插入扩张气囊,注入空气(500ml)进行扩张,持续扩张5min 后放出空气。将气囊取出后,置入单孔三通道套管。建立气腹(10~14mmHg),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腹腔镜下观察泌尿系统病变情况,确定病灶位置。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有针对性的实施手术操作。切除病灶后进行止血,冲洗腹腔后,退出腹腔镜、单孔三通道套管以及相关手术器械,缝合手术切口。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术前准备充分后,经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建立气腹(10~14mmHg)的同时。穿刺脐部上缘部位,置入10mmTrocar,作观察孔,再将腹腔镜置入,探查腹腔内情况,确认泌尿系统病变情况,明确病灶位置。切开剑突下、右侧肋缘下,分别作主操作孔和辅助操作孔,并置入10mmTrocar 和5mmTrocar,再将手术器械置入,根据患者的实施病情,切除病灶组织。经止血、冲洗腹腔,退出腹腔镜和手术器械,缝合手术切口。经过手术治疗后,持续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 值和χ2检验,P<0.05 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n(%)]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
表2: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s)
表2: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s)
组别 手术切口长度/cm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n=41) 3.06±0.19 21.12±2.54 4.86±0.75对照组(n=41) 5.51±0.42 26.37±3.16 7.03±1.27 t 值 5.367 6.022 5.374 P 值<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既能够保障手术操作的精细化,同时还能够减轻手术创伤,且不会形成明显的瘢痕,让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体验。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操作中,一般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在腹壁上作3~4 个小切口,将其作为观察孔和操作孔,从中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可以清晰的观察病灶情况,并予以有效清除。在实施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确认病灶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的位置,可以有效加以防护,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还能够减小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充分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单孔腹腔镜手术方法的应用,则是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将三孔法或四孔法简化为“单孔法”。根据病灶位置,在腹部做一个长度越为2.5~3.0cm 的切口,经过气囊扩张处理后,借助单孔三通道套管,先后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具体操作与常规腹腔镜手术基本一致。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更加便捷,并进一步减轻了手术的创伤性,有效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2]。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的临床治疗中,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疗效,在保留传统腹腔镜手术优势的同时,做出科学、合理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