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明确炎症性肠病病史的结肠丝状息肉病1例报道

2019-09-18周智勇李恕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丝状病史息肉

周智勇,李恕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2218

病例患者,女,66岁,已婚,蒙古族。此次为行健康体检来院要求行肠镜检查。平素无腹痛、腹泻、排脓血便等不适,大便1~2次/d,黄色成形,偶有便秘,未服用通便药物。患者2003年诊断右侧乳腺癌,在当地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服用他莫昔芬5年,后遵医嘱停药,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2012年在外地行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原因不详,患者口述非恶性疾病);有多年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现规律服用络活喜、阿司匹林治疗。否认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史,不嗜烟酒,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查体:T 37.2 ℃,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任何包块,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便常规及潜血实验均正常,pANCA为阴性,TB-SPOT(+);腹部超声无异常发现,肠镜检查:于升结肠、降结肠可见数条指状息肉,长度为1~3 cm,直径约0.2 cm,回肠末端及结肠其他部位均未发现异常(见图1~3)。镜下切除升结肠丝状息肉,以钛夹封闭创面。送检病理报告:息肉样大肠黏膜组织慢性炎,间质血管扩张充血,淋巴滤泡形成(见图4)。患者恢复2周后再次行肠镜治疗,将剩余丝状息肉进行切除。患者主诉无不适症状,现仍在随访中。

图1 升结肠丝状息肉(0.4%靛胭脂染色); 图2~3 降结肠丝状息肉; 图4 升结肠丝状息肉病理(HE 100×)Fig 1 Filiform polyposis of ascending colon (with 0.4% indigo carmine); Fig 2-3 Filiform polyposis of decending colon; Fig 4 The patholo-gical appearance of filiform polyposis from ascending colon (HE 100×)

讨论结肠丝状息肉病是1974年由APPELMEN等命名的疾病[1]。据文献介绍,该病是一种结肠腔内多发细长指状突起的少见疾病,多见于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出血、梗阻或无症状[2]。关于丝状息肉的形成机理,有学者推测是在黏膜赘生物或黏膜岛基础上发生的反应性修复过程而增生过盛的结果,同时还与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增强,使息肉受到推移与牵拉而被拉长有关[3]。

目前已报道的不伴有IBD的结肠丝状息肉患者共21例,见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肠结核或结肠腺癌[2]。本文所述患者也无明显IBD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不支持IBD诊断。病理提示,丝状息肉系炎性改变,其发病原因不明,因其TB-SPOT阳性,需怀疑肠结核可能,但患者无明显潮热、盗汗,胸部CT无阳性发现,回肠末端未见肠结核特征性改变,尚需随访观察病情演变。患者曾经或目前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络活喜等药物,是否系药物导致丝状息肉,查阅药物说明书及文献未见此类报道,其病因需继续寻找。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结肠丝状息肉病系良性病变,与癌变关系不明确,除非患者经常出现腹痛、严重出血和贫血,此时需给予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干预,否则仅随访观察即可[4]。鉴于结肠丝状息肉临床较少见,且可能与多种肠道炎症相关,因此,需不断积累此类病例,加强研究,以明确其病因及预后,便于指导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丝状病史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预处理对铝合金喷涂层丝状腐蚀性能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Being accompanied to liver discharge clinic: An easy measure to identify potential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among those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eligible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丝状物对污水厂运营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