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太湖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探析*

2019-09-18吴耀宇万琴瑶

中国名城 2019年9期
关键词:街巷西山村落

吴耀宇 万琴瑶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蕴含智慧人居生态理念,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传统村落选址布局、街巷空间、建筑环境设计等均体现了节俭自足的生活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同时它也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理念,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生态智慧是人类在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不断学习和领悟的生存与生活智慧[1-2],是经过实践检验、能够优化生活环境的智慧累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虽然创建了更加进步的生活空间,但以环境为代价的牺牲是巨大的。通过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解读,发掘古代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智慧,是充分理解并运用生态智慧的有益尝试。

苏州东、西山位于苏州南城太湖风景区内,水网密布;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地理环境的长期作用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渔农文化和商帮文化。本文以苏州东、西山11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村落格局、建筑生态措施和理水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吴中古人营建村落时在生态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将生态智慧运用到现代农村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当今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2 布局中的生态智慧

2.1 选址的生态智慧

选址对于村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良好的选址不仅契合风水堪舆思想,也有利于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古代人民在生活与生存中感悟的人居理念。传统村落的理想选址模式为“枕山、环水、面屏”,村落一般处于区域位置中心,背靠山川,面临湖泊、河流,负阴抱阳[3]。通过对东、西山两地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考察,可将村落选址模式分为背山面水、背山面田(表1)。

2.1.1 背山面水

“背山面水”模式借用太湖水势,营造独树一帜的村落景观。如吴中东山镇的陆巷古村(图1),古村坐落于山坞之中,面向太湖,西有箭壶岛,背靠莫厘峰,与西山岛遥遥相望,面水靠山,得天独厚。该模式既可以在夏季迎接来自太湖水面的凉风,同时又能阻挡冬季寒风;村落内部种植大量枇杷、橘树、石榴等果树,不仅能够涵养水源、适当调节村内小气候,也代表着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2 背山面田

东蔡村和杨湾村两村选址为背山面田的模式。村落依靠群山,依附地形的变化而建设住宅,地势低坦之处用作农田,既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保证农田生产又利于视野开阔。村落内部水系发达,临近水源便于农田灌溉,也有利于当时交通运输。

2.2 布局的生态智慧

东、西山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地形复杂多变,山水交融,经过不断地发展、进化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水文化。同时,由于村落被太湖覆盖,物产富饶,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发展迅速。古代村民生产生活均以家庭为中心,血缘为纽带,因此村落整体布局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区域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村落整体布局,苏州太湖东、西山传统村落布局可分为以下三种(表2)。

2.2.1 线状布局

村落形态上没有明确的中心点,沿着河流或山谷呈一字形展开,房屋朝向基本一致,视野空阔。这种布局方式使得村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2.2.2 块状布局

村落布局规整,建筑紧凑,大型府邸宅院坐落于主街巷,院落群分布相对集中。村落平面呈现不规则多边形,具有很强的向心性。这种紧密布局形式会导致村落内部通风不畅,因此在块状布局中,主要街巷的走势与夏季风向平行,良好的通风条件保障村落内部通风降温。

2.2.3 环状布局

杨湾村是唯一呈现环状布局的村落,村落以环境为中心,建筑按照山体的走势、地形地貌布局,街巷环绕水体、农田等环境要素。这种环状布局能够促使空气在街巷中自然流通,保障村落内部通风顺畅。

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社会文化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东、西山传统村落的选址和布局,村民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应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灵活地设计村落布局。在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要求的同时,更是赋予了村落鲜活、蓬勃的生命力。

2.3 街巷空间的生态智慧

街巷空间受到地势、水文、风向、建筑形态及街道功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空间设计遵循与自然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调查,东西山传统村落街巷形态可分为以下三类(表3)。

表1 苏州东、西山传统村落选址模式表

表2 苏州东、西山传统村落布局形态分类表

表3 苏州东西山传统村落街巷形态分类表

2.3.1 鱼骨型

村落有一条主要街巷,联通其他支巷、小广场等辅助空间,沿主街巷分布着大型宅院、祠堂。支巷向村落内部渗透,形成层级明确的街巷空间系统。陆巷古村街巷空间(图2)是典型的鱼骨结构,紫石街作为村内主要巷道,呈东西走向,六条支巷几乎与其垂直,主巷宽4m,支巷宽2m,两者功能明确又互不干扰。街巷层层递进,形成深邃幽深的空间,房屋连接紧密,却毫无局促之感。

2.3.2 网格型

村落道路如同一张网格渗透进村落内部(图3),连接住宅、广场、河道等各个空间要素,虽然存在主街、支巷等主次差异,但是在空间尺度层面并无较大差距,街巷宽度为2m至3m,形成主巷-支巷-次巷-住宅递进层级。主巷并没有明确的主导功能,与支巷、次巷共同串联了村落各个空间,形成各式开放、半开放和密闭空间。

2.3.3 团状型

翁巷村作为东、西山唯一建立在平原上的村落,布局相对紧凑,向着各个方向延伸发展,街巷等级不明确,村落内部空间利用率高,祠堂和大型宅院作为重要的节点,具有较强的向心性。

东、西山村落街巷空间各具特色,不论是鱼骨型、网格型还是团状,都与环境密切结合,街巷除了作为交通干道,也发挥小广场的作用,村民一般在街巷交谈,小孩子在街巷上玩耍嬉戏。东、西山易发生洪涝,因此街巷沿着等高线排列,利于地面排水;街巷道路铺装以石块和小条石进行交错排列,减少径流过快对地面的冲刷。

3 村落建筑中的生态智慧

古建筑在漫长的历史洗练下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传递出人们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建筑随之发生改变的审美需求[4]。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它以其独特的布局结构、外观造型记录着东、西山村民物质和精神活动。东、西山两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毗邻太湖,因此建筑要以解决通风隔热为主,保持空间通透,注重宅院防潮。

3.1 自然通风措施

建筑自然通风可分为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通过室内外气流交换,达到降低室温的作用。东、西山传统村落居住建筑根据体量大小可分为大型民居,中型民居和小型民居。小型民居一般为一进院落,构造简单,因太湖边湿气重,所以民居一般为两层高,上层空气干爽用作居住,下层则用作客厅。中型建筑前后三进,面积在500m2到800m2之间,一般沿着轴线布置门厅-天井-正厅-天井-楼厅(图4),两侧为廊道。天井空间相对开阔,风速慢,风压大;廊道为线性小空间,风速快,风压小。风可从天井流向廊道进而流入室内,形成风压通风。天井内种植桂花、茶花等植被,遮阴效果好,较为凉爽,上半部分受到太阳直射,温度高,上下部分产生温度差,冷热空气进行交换,形成热压通风带动房间内部换气。大型建筑布局狭长,功能多样复杂,一般按照门厅—轿厅—大厅—楼厅顺序排列[5]。东山陆巷古村惠和堂(图5)为明代户部尚书王鏊的故宅,占地8000m2,古宅为五进深,纵向三路,大厅、堂楼位于中轴线上;左轴线上有茶室、花厅、西花园、小姐楼和静观楼;右轴线上有门房、茶厅、厨房和客房。惠和堂建筑体量大,内部空间功能复杂,为了保证通风,除设置多个天井进行热压通风,室内屏门上下皆可开闭,利于空气对流;院落之间多采用洞门,墙体雕花镂空,即加强通风又美化墙面。

祠堂作为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记载了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宗族威严的象征。古代人民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向先人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因此祠堂多坐落于村落最中心、最突出的位置。祠堂布局与民居相差不大,一般为三进深,但是在样式和工艺方面较民居更为精致,气氛更加庄严。西山东村的徐氏宗祠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山东著名儒商徐联习主持建造,面积1000m2,祠堂墙体高,为了保证空间内部通风顺畅,墙体多为高开窗;同时祠堂面向天井一面上部分全部设置网格开窗,下部采用活动式格扇门窗,这些设计共同保证了建筑内部良好的通风环境。

3.2 遮阳隔热措施

苏州东、西山日照充沛,夏季气温高,如何做好遮阳隔热是房屋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挑檐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不仅外形美观又兼具遮阳的作用。夏季太阳高度角高,冬季低,屋檐挑出一定的宽度既能有效遮挡夏季阳光暴晒,又不妨碍冬季温暖阳光进入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6]。民居二层楼面一般向内推进,即出现了腰檐,腰檐不仅能够美化建筑的立面,避免淋雨,还可以晾晒东西。随着不断地发展,挑檐又进化成大屋檐的形式,而这种大屋檐设计多出现在祠堂、官府等大型建筑中,厚重的大屋顶和宽大的屋檐彰显了领导者的绝对统治与权威,这种设计可阻挡强烈阳光的照射并能抵抗强风,极大地改善建筑内部环境。陆巷古村部分临街商居二楼采用木质垂直转轴长窗板,关闭时能够遮风挡雨,开启时又可遮挡侧向阳光。建筑墙体结构一般采用当地材料,例如砖石、石墙等,这类材料热惰性高,不容易受到建筑外表层温度波动的影响,平衡冷热峰值,让室内能够保持冬暖夏凉的效果。

3.3 环境降温措施

在东、西山两地,村民常常通过种植绿色植被、利用水体等自然要素达到环境降温的效果。例如东蔡村大部分民居外会种植凤仙花、鸡冠花,有的农户还种植丝瓜、何首乌等攀援植被。明月湾村内,不论是院落,还是废弃的宅基地上,都栽植了柑桔、石榴等果树。陆巷古村宝俭堂的东花园虽然占地面积不大,却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造园艺术。东花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廊,假山曲桥,整个院子主次分明,富有变化。一方面通过各种设计手法美化居家环境;另一方面因水池中的水吸热升温,通过蒸发作用带走热量降低园内温度,调节室外微气候;再者植被的蒸腾作用也能为环境自然降温。植里古村内的植里江,联通太湖口,全长1400m,既具有灌溉农田、防火、排水等实际用途,又能够调节整个村落的气候环境。

3.4 防潮措施

东、西山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容易对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造成伤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因此房屋在建造过程中需充分重视防潮措施。台基通过抬高建筑地势,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潮作用。台基分为台明和基础,东、西山传统村落民居台明一般在10cm至40cm之间,建筑等级越高,台明越高。木柱是古建筑骨架中最为重要的构件,如果木柱与地面直接接触,必定会吸收大量的水分,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的木柱会出现腐朽情况,甚至会影响房屋安全性。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木柱底部使用石材作为基础,又称“鼓蹬”;石构件的密度和坚固程度远优于木材、泥土,隔绝地面潮气对木柱的侵蚀,延长木柱使用寿命[7]。

为了保持室内地面干爽,一般采用方砖或石板的铺地方式,建筑等级越高铺装材质更优、规格更大,例如三山村师俭堂正厅方砖尺寸达到400mm,普通民居多为100mm。方砖经过多道工序打磨而成,吸水性良好,可以有效防潮。石板基于自身密度大、耐磨性高、防潮效果好的特质,成为房屋铺地最佳选择。除了石构件的运用,人们也会在木质门窗、柱子上涂上桐油,增强门窗的密闭性,减少潮湿空气进入房内。

4 理水的生态智慧

当今城市发展迅猛,但随着而来的水患问题却愈发严重,东、西山传统村落凭借其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上的特殊处理,形成了自身完善的理水系统。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可将东、西山传统村落内部理水系统分为“导”、“蓄”两个部分。

4.1 “导”的理水系统

“导”,顾名思义,指对水流的疏导,利用各种明沟、暗沟等方式将水排放到外部水体中。东、西山村落内部水系发达,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形成自身完善的排水系统。街道铺装形式可分为两种(表4):街道正中铺花岗条石,石板两侧铺条状青砖;街道正中铺青砖,两侧铺不规则小形块石。西山岛明月湾村的石板街,长1400m,共用4560块金山花岗条石铺成,街道下面是排水沟,每遇大雨,水流从沟渠迅速排水,基本可达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效果。巷道排水与居民建筑排水相结合,村落巷道一侧设10cm至30cm的明沟,民居墙面一侧设小型排水口,居民家用污水通过排水口流入巷道明沟中,进而流入水塘、河道之中。村落布局随地势而变化,街道两侧地表径流随巷道排水系统流向主街,进而流入水塘或河道中,最终汇入太湖,街道和巷道的排水设施共同保证了村落内部排水的通畅。

表4 街道铺装方式表

4.2 “蓄”的理水系统

蓄水系统主要指村落内部的水塘、河道,这些水体的蓄水量大,具有良好的收集雨水和调控雨洪的功能。河道、水塘侧壁上分布若干排水口,这些排水口与周围道路明沟、暗渠相连接,收集雨水,同时还可作为村落的积肥池[8]。除此之外,水塘对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休闲等功能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用水,方便村民洗菜、洗衣服。(2)村落建筑多为木结构,因此水塘蓄水以备村落内部突发火灾,保障古村内部消防安全。(3)村民日常交流、休闲之处。水塘周围环境更加舒适清凉,因此是村民进行聊天、乘凉的绝佳之处,例如陆巷古村村口处的寒谷渡,原为村内文人墨客外出经商,考取功名,出仕为官的渡口,现在为村民日常纳凉、聊天的地方。(4)调节村落小气候。水塘与周边的银杏、樟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又能够适当村内微气候。

5 生态智慧的特点

5.1 和谐性

和谐共生是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最突出的特点,不论是建筑与环境,还是人与环境,东、西山村民都以“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旨。建筑设计不仅满足居住需求,通过设计各种线性廊道、天井,石料和木料的结合,达到了与生态节能的有机平衡。东、西山两区植被茂盛,村民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也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保证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2 地域性

东、西山传统村落毗邻太湖,具有独特的地域条件和人文环境,建筑形态、技术材料以及文化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古建筑通过天井、漏窗、鼓蹬等设计保持室内通风顺畅,与此同时,不论是大型府邸还是普通民居都种植果树和小型灌木,营造出生态节能的生活空间。

5.3 公共性

东、西山传统村落生态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古人的审美价值和思维方式,东、西山传统村落选址原则、街巷空间布局、建筑空间设计以及文化信仰、节日活动等多方面反映出极强的公共性。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和建筑布局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如在村落建设中根据地势、水系、植被等自然条件合理规划村落布局,通过小广场、外庭院等空间设计将自然环境和谐地引入公共生活空间。村落的习俗活动、文化信仰均体现了古人对于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景。

5.4 文化性

东、西山传统村落环境营造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传承,村落普通民居、祠堂或是大型宅院将礼仪、信仰、人生哲理等融入匾额、门联之中,潜移默化中形成人文环境对村民的教化。庭院内种植果树、灌木、草本等绿植,不仅寓意美好,兼具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功能。建筑门窗等装饰艺术,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展现出了渔农文化的独特魅力,赋予了建筑重要的精神意义。

6 启示

6.1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苏州东、西山境内以低山丘陵、冲积坡地为主,多降雨,空气湿度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势地貌,吴中古人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村落选址、街巷布局、生态节能的建筑设计以及智慧水资源利用系统,成功繁衍并创建智慧的生态聚落。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千年传承、延续,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环境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达到健康平衡的发展,社会才能稳定、持续进步。

6.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失真性”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真性”问题,表现为:外来文化入侵改变了村落原本的布局形式、建筑形态,商业娱乐对本土文化遗产造成巨大冲击,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村落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规划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高速阶段,各类乡村规划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忽略自身地域特色的设计,最终还是给人枯燥乏味的印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景观规划、建筑设计,抛弃原有的文化底蕴,缺乏场所精神[9],导致了“千村一面”现象的泛滥。传统村落不再是人们寄托“乡愁”的家园,丧失了原有生机活力。

6.3 生态智慧的现代应用

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应以地域景观特色化为前提,综合运用建筑生态技术,寻求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态智慧的结合点,探索传统技术与现代功能的结合方式,将传统生态智慧理念融入现代农村规划建设之中:使用乡土材料,延续村落建筑风格,通过建筑环境的营造延续村落文脉,传承社会信仰;采用砖石、块石等透水路面铺装,提高雨水渗透率,建设道路明沟、水塘,实现雨水再利用;结合地形布置建筑朝向,合理设计墙窗面积比,实现生态节能;保护村落古树,适地适树,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实现环境的自我调节,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将现代技术与传承千年的生态智慧相结合,才能完美地诠释地域特色和生态特征,弘扬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街巷西山村落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观西山
雨中的街巷
西山闲笔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