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卉丽:从纺织女工到石质文物修复第一人

2019-09-18洁净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5期
关键词:石质石刻文物保护

●文/洁净

本文主人公

2019年春天,陈卉丽成为由联合国妇女署等推出的“女性传媒大奖”年度榜样人物。曾是一位普通纺织女工的她,为了爱情半路改行,涉足技术含量极高的文物修复工作,逐渐成长为行业翘楚。就连当初带她入行的丈夫,都由衷地赞叹:“她确实比我强!”

丈夫引入行,因爱情结缘文物修复

“你愿意改行,跟我搞文物修复吗?”在一次短暂的夫妻相聚时,陈卉丽的丈夫试探着,轻声问她。陈卉丽听后一愣,半天没有说话……

今年53岁的陈卉丽出生在四川,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汉市针织总厂,很快从一名技术工人升职为车间主任。她和爱人曾是同学,新婚后却因工作不得不天各一方,一直忍受着相思的煎熬。

陈卉丽热爱纺织事业,但她更不愿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犹豫良久,最终答应了丈夫。1995年新年刚过,陈卉丽毅然辞职,跟随丈夫来到他所在的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进入保护技术部,担任文物监测员。

对于陈卉丽来说,从事神秘的文物保护,是一扇通往未知的“秘境”之门。第一次认真审视大足石刻,看着眼前一尊尊风化剥落、面目斑驳的石像,陈卉丽的心里一片茫然。在大足,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有75处,散布在偏僻的山野间。陈卉丽的任务就是在六七座山头间翻上爬下,监测这些石刻、洞窟是否稳定,有无病害。

丈夫告诉陈卉丽,大足现存有5万余尊石刻造像,铭文10万余字,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作为全球八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陈卉丽漫步在珍贵石刻的世界里,她看到了初唐的蓬勃、盛唐的气韵、两宋的精美与生动……她意识到,其实自己每天面对的,是珍贵的无价之宝!渐渐地,陈卉丽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

陈卉丽发现,悬崖峭壁上一尊尊精美绝伦的菩萨造像,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后,慈悲虽在,容颜却改。她的内心被触动了,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它们恢复昔日美丽的容颜?

1996年,领导考虑到陈卉丽有材料分析和化学学科背景,让她涉足馆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文物修复。石质文物修复十分复杂,不仅要有历史学、考古学、鉴定学、金石学、化学等知识,还必须熟悉钣金、铸造、鎏金、油漆、石刻、色彩等实用技术。这些对于只有大专文凭,并且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仅1年多的陈卉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面对众人质疑的眼光,她没有退缩,“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我就不信我不行!”

一次,宝顶山大佛湾的孔雀明王造像龛檐残缺,雨水漫过造像,需要修复滴水岩。陈卉丽主动请缨:“我来试试。”她架起梯子,在岩壁上打孔,石粉劈头盖脸落在她的鼻孔上、耳朵里。钉上钢筋,调和好砂浆,陈卉丽一手扶住岩壁,一手用油画刀,把砂浆从下往上一点一点敷……

陈卉丽边干边学,陆续参与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顶山广大寺维修工程、大足石刻造像日常保养维护修复。她白天请教同事,晚上钻研书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经过5年不懈努力,陈卉丽的修复技艺越来越娴熟,终于从一名文物监测员,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修复师。

单霁翔亲自点将,苦战8年修复“千手观音”

在与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卉丽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对比资料影像;“闻”则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则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则是采用手轻摸触碰感受文物是否疏松,或用银针刺探被金箔彩绘覆盖的石质本体风化情况。“四诊法”可以初步诊断出文物病害20多种,准确率达95%以上,与专业仪器诊断的结果基本吻合,陈卉丽因此在业界获得了“一手准”的美称。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石刻造像,有1007只手,每一只手上还有一只眼。千手千眼,金光灿灿,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然而,由于南方潮湿多雨,历经800多年的风霜侵蚀,千手观音出现了砂岩胎体风化严重、手指多处细节断裂残缺、金箔脱落等34种病害,830只手病症各不同,残缺440处。陈卉丽看到后心痛不已!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千手观音像占崖面积88平方米,展开面积220多平方米,与山体相连,材质多样。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世界上迄今为止尚无可以参考的案例,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是世界级的难题。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挑战,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自点将,这项重担落到了陈卉丽肩上。

造像集彩绘、贴金、漆层、石质于一体,病害形式立体与平面交织,髹漆、雕刻等多种工艺叠加,陈卉丽带领团队整天“泡”在修复现场和方案堆里,常常为了一个小细节辗转难眠。仅填写的调查表就达到1032张、35000个数据,手绘病害图297张,编制修复实施方案1066个。

陈卉丽始终坚守文物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在没有准确依据的情况下,绝不允许擅自“创新”,否则就是对文物历史真实性的破坏。陈卉丽说:“在对千手观音石质胎体残缺部位进行修复补形时,要根据史料、造型本身的对称性,辨别出残缺手部原本的模样,再对缺失部位延伸补形。”

陈卉丽尝试使用敦煌石窟修复中使用过的牛皮胶,没想到,在敦煌大放异彩的牛皮胶在重庆竟“水土不服”。她反复分析后得出结论:重庆高温高湿,一到4月,牛皮胶就开始起毛、滋生生物霉菌,粘好的金箔迅速剥落。为了找到最佳的加固剂,陈卉丽和同事用了3年多时间,从10多种材料中提取不同比例剂量,进行实验100余次,最终配比产生了合适的胶。通过对文物“打针”注射加固剂,使千手观音造像风化石质得到有效加固。

开凿于唐宋时期的大足石刻,历朝历代有过多次修复,材料都不一样。陈卉丽知道,自己面对的都是无价之宝,用出去的一刀一针都是不能撤回的,必须慎之又慎。修复时,陈卉丽紧紧盯着石刻,小心翼翼地用手术刀和注射器修复着文物……就像手术台上拯救病患的医生,不敢有半点疏忽。因为文物保护环境的限制,他们不能用空调,也不能用烤炉,陈卉丽和团队成员嗅着刺鼻的材料味,忍受着冻疮、蚊虫叮咬、化学试剂过敏等折磨,一步步攻坚克难。

每天,陈卉丽爬上高高的脚手架,有时站着,有时半蹲,在石刻修复现场狭小的空间里,需要长时间固定一种姿势,她因此患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腰椎病。她常常忙碌了很多天,可能只修复了石像的一根手指。回家后,陈卉丽没有精力和丈夫说说情话;思念女儿的老母亲,也常埋怨她不着家……可陈卉丽满脑子都是如何完美地修复石像,至于其他,她都顾不上了。

2015年,陈卉丽和队友经过8年苦战,举世闻名的千手观音,终于以金光灿烂的面容重现世间。此次修复工作还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陈卉丽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母亲看,骄傲地说:妈,我修好的。”母亲看后惊叹:“真漂亮!”也由此理解了女儿的辛苦和不易。

走上国际讲坛,“她确实比我强,我服!”

陈卉丽对石质文物修复有着极高的热情,治好千手观音的“病”后,她自己却落下了“病根”——见了石质文物,就关注它有什么病害,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治疗”。陈卉丽笑称,这是自然流露出的职业本能,“它们不是冰冷的石头,在我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我对它们是有感情的。”

“千手观音”的保护修复工程使得陈卉丽一战成名,业内专家赞叹她是“全国石质文物修复界第一人”!陈卉丽应邀前往全世界石质文物修复技术最成熟的意大利,介绍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及中国文物保护经验。作为中国工匠,她站在佛罗伦萨国家科学院的演讲台上,赢得了世界赞誉。

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负责人找到陈卉丽,希望这位来自东方的大国工匠,能加入他们一起做一个规模庞大的修复项目,并开出了非常高的报酬。陈卉丽当时月工资6000多元,但她还是坚决拒绝了。

其实,国内的文物修复师缺口非常大,全国有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染病”,可文物修复人员还不到2000人;而在人口不足7000万的意大利,就有6000多名文物修复师。近几年,陈卉丽是国家文物局排忧解难的“急先锋”,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四川乐山大佛、甘肃敦煌石窟壁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北蔚县博物馆彩绘贴金石质文物、四川安岳茗山寺文殊像、重庆潼南大佛等多处著名文物保护修复现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还受邀参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古代壁画地仗层可溶盐分析取样与测定》等行业标准专家评审事宜。

2017年10月,陈卉丽又接下两项重任,负责国家文物局川渝石窟保护示范项目——大足石刻卧佛、小佛湾摩崖上万余尊造像修复工程。尽管任务繁重,陈卉丽仍充满信心:“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我们有责任把它修复好、维护好。”

2018年,陈卉丽登上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介绍大足石刻8年的修复过程,新旧对比的千手观音像震撼了场上的每个人。节目播出后,同事朋友纷纷说她“红了”。

有人开玩笑对陈卉丽的爱人说:“你家可是阴盛阳衰呀!”丈夫爽朗大笑道:“她确实比我强,我服!”事业上得到认可,可生活中,陈卉丽却亏欠了家人。从事文物工作的二十多年,她没有休过一次探亲假和公休假,有时甚至春节都不能和父母团聚;她没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一次,儿子参加高考她都没时间过问……作为同行的丈夫能够理解个中艰辛,经常在家人面前替妻子解释,引导全家人一起支持陈卉丽的工作,成为她的坚强后盾。

多年付出和卓越贡献,让陈卉丽屡获殊荣: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9年1月21日,陈卉丽成为由联合国妇女署和网易联合推出的“女性传媒大奖”年度榜样人物。重庆市政府专门建立“陈卉丽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现在,陈卉丽有了新的工作重心——培养更多新人。她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守得住寂寞、练得好功夫的年轻人加入文物修复行业,为世界文化遗产做贡献,让国家文物保护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石质石刻文物保护
中外石刻大不同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西狭颂摩崖石刻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名胜古迹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