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
2019-09-17温晓坚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时间段。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要怎样才能将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德育水平的共同提升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音乐;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长学生的认知,还能够促进學生肢体协调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重视音乐教学,并在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一、唱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音乐包含着多种人物情感,渗透着多种思想内容,所以,教师需要在唱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音乐中所展示的情感进行具体分析,以向学生进行对应情感内涵的掌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所以,教师在开展唱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能力,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对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内容和内涵进行具体形象的把握,进而声情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震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进行德育知识的教育[2]。例如:教师在对《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内容进行教学时,由于该曲目是我国的国歌,要求每个小学生均能够熟练地演唱,所以教师在对该曲目的三连音节奏、聂耳的故事等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学生渗透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带着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和对人民英雄的敬佩之情完成曲目的演唱,对革命英雄人物大无畏的战斗精神进行展现,以此在歌唱的过程中表现出该曲目雄壮激昂的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教学技巧中渗透德育教学
为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能够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人物,而自己则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习惯,更好地把握德育知识[3]。例如,教师在对《幸福拍手歌》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合理分配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根据歌曲内容,一边唱一边编排动作,还可以分部分进行歌曲内容的表演,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编排舞蹈动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与其他学生相配合,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增长,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尊重他人意见、认真聆听、知错就改的好品质。比如在学习这一课程时,重点动作就是拍手、跺脚、打肩膀和握手,这些动作均是学生能够简单表现出来的,有的学生在练习中可能没能正确掌握节拍,有的学生可能没能熟练记忆歌词,同组学生需要及时帮助找出其表演中的错误,帮助其纠正,但是必须在演出结束之后才可以,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德育素养,还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和水平。
三、音乐鉴赏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进行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时,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所渗透的美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自觉抵制低俗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4]。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节日舞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歌曲中轻松活跃的欢乐气氛和美好情境进行把握,以提高学生对美好节日的向往,让学生对当前社会的幸福生活产生感恩之情,由此加强学生对民族节日的认同感,自觉抵制不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行为,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德育素养的共同提高。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课程教学方式的不同,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更好地进行音乐内容的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例如教师在对《好朋友》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从班级中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与其合唱这首歌曲,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进行刻画,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够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
五、器乐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品德
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赏析教学,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引入器乐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质,锻炼学生不畏艰难、知难而上的坚毅品质[5]。例如教师在对《法国号》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圆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截取简单部分让学生进行演奏,学生在对歌曲内容进行学习演奏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节奏掌握不准、乐器使用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努力进行乐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
六、音乐教学生活化
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那么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强化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的实际感悟。例如教师在对《摇篮曲》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母亲的伟大进行感受,可以利用多媒体录制生活中母亲哄婴儿睡觉的片段,人物和内容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而表现出的却是浓浓的母爱深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每日早起为学生准备早餐,每天为学生清洗衣物,给学生买喜欢的玩具,陪学生做喜欢的事情,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进而开展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中的静谧安详与母爱情深。通过音乐与生活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对音乐与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促进学生音乐兴趣的提升。通过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无私的母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可以布置音乐任务,为母亲讲一个睡前故事,哄母亲入睡,以此渗透德育教育,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现实意义。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时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教师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在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水平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诸葛冰洁.即雕即刻复归于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7(2):59.
[2]廖周蓉.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40.
[3]居卉.小学音乐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7(32):21.
[4]汪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的总结[J].神州,2017(36):182.
[5]崔丽梅.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J].读写算:教师版,2017(35):39.
作者简介:温晓坚(1975—),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