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曲《清平调三章》的演唱技巧与表演设计

2019-09-17董喆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

摘要:《清平调三章》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创作的诗词,属于七言乐府作品,全诗构造精巧,言辞华丽,将花与人融合在一起。分析演唱技巧以及在演唱中的表演设计,对于唱好这首古曲提供了帮助,也对类似的古曲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清平调三章》;演唱技巧;表演设计

引言

《清平调三章》是一首表达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诗,第一首用牡丹花比喻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写杨贵妃受到的宠爱。第三首则将二者的命运糅合在一起,使其融为一体。作曲用轻快的旋律渲染了欢愉的情感氛围,以下对这首作曲进行分析。

一、歌词简介

《清平调三章》是一首分节歌作品,共分为三节,但在本曲中只用了后两节。诗人以花喻妃,咏花咏人,构思精巧。从歌词结构上来说,第一首是描绘的宫廷空间,把带入一个大气磅礴的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着手将听众引入汉武帝的梦中楼阁。第三首回归现实,点明唐朝宫廷中的苏华沉香。诗体绮丽高华,写花写人都极传神,堪称生花妙笔。我将着重介绍后两节。

第二节,开头“一枝红艳露凝香”,既将锦瑟凸显,又捎带了香味,描绘出了一种含苞待放的天然之美。“云雨巫山枉断肠”赞美了杨贵妃的容颜,巫山神女若见了杨贵妃美丽的容颜也会因嫉妒而“断肠”。下一句引出汉成帝沉鱼落雁的皇后赵飞燕,但赵飞燕还需靠浓妆才能与貌美的杨贵妃相比,明为写人,暗中写花,也是绝妙的构造手法。

第三节,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将“名花”“倾国”点了出来,说明了题义,花在阑外,人倚阑干,诗人给我们画出了唐玄宗沉湎于名花倾国赏心乐事中的一副醉态,虽无一字褒贬,但字字珠玑,引人遐想。

这三节,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精彩之处的是先写花,然后将花比喻成人,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像似在写花的美,又似在写人的容颜。“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此诗的水准之巧妙,历来交誉不绝,实是太白天才之一证。

二、演唱技巧

这首词曲节奏平和,但技巧性很強,要求演唱者有严谨的专业素养、扎实的演唱功底。我的导师将这首作品处理为京剧风格,在演唱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1.气息合理运用

开头歌词描写了自然景色、宫廷环境和杨贵妃的美貌,那么演唱时的声音应有节奏地扩散开来,娓娓道来。注意气息的控制,使得演唱者的声音明亮而集中。尤其是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气息要饱满,做到声断气不断,让每一个字在气息的支撑下,听起来饱满又有弹性。比如开头的“一”字,属于闭口音,声音气流要充足,再缓缓念出,这样才能把歌曲整体的欢愉意境给描绘出来。第三句,带着疑问的语气用自然呼吸方式唱出来。第三节情绪加强,气息应流动起来,才会使得段句之间层次分明,具有渲染力。

2.音色的处理

这首曲目的倾诉表达欲很强,音色以京剧唱腔为主,因此在表达上也要具有不同层次的鲜明对比,整个曲子音色的应用与处理是相辅相成的。比如第一句的“一”字,作为曲目的第一个字很关键,它在中声区,要把咽壁力量拉紧,使声音集中,后面的“支红艳露”都在“一”的位置上发声。第二首是曲目推起的部分,第一句“名花倾国”四字起在高音区,“名”字是闭口音,声音要在高位置挂住集中,所谓集中不是声音“尖”,而是像京剧喊嗓似的,声音通透有力。“花”字为开口音,在京剧的演唱中,开口音也要小口唱,但口腔内部空间是足够的,因此,“花”字要在“一”字的基础上稍稍打开,保持京剧的音色。“倾”字又回到闭口音,在中声区,要用“叹”的感觉唱出这个字,咽壁要有力,进而表达对杨妃的赞叹。

3.咬字的处理

这首曲目处理为京剧风格,要通过对咬字的处理来展示曲目的色彩。“香”字,需把介母“i”拉长,最后一拍时归韵到“ang”。“谁”字,应唱“shui”,把“sh”咬的略夸张,气声多一点。“可”、“新”、“看”应唱“kuo”、“sin”、“kuan”,是按照京剧读音处理的。改变读音的字不多,点到为止,却能给曲目的整体风格带来很大变化。

因此,要想做到演唱的效果层次分明,要做到以下几点的协调和统一:中声区腔体通常开的较小,要用胸腹结合的方式去演唱,声音会显得结实饱满;高音区发声的腔体开得较大一些,增强胸腔和头腔的共鸣,也会声音增添明亮色彩。

三、表演设计

舞台表演的设计,能够使得歌曲更加深入人心,传达艺术感染力。因此,在演唱时,要细致设计与曲目相符的动作,理解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以及背景环境,琢磨清楚歌词表达的内涵,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完美地演绎作品想要表达的灵魂思想。

这首作品的人物定向是“杨贵妃”,在演唱时,我用的道具是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拿的金扇子,身段表演借鉴了京剧中的动作,人物定向为雍容大气。在演唱过程中,速度要随着歌曲旋律的走向而随之变化,表演设计也与之相合。我的表演设计如下:

首先,我背对观众,右手拿扇,琴声起,我转身亮相,双手在腰的位置兰花指托扇。第一句,眼神与双手从左边起,眼睛由左看向前,好似看到了一朵美丽华贵的牡丹,眼中带着爱意向前望去,同时打开金扇面向前方,金扇的牡丹花面朝向观众,双手由左侧慢慢移向右前方,定一下。第二句,右手拿扇左手兰花指用食指轻扶扇边,金扇的牡丹花面朝向观众,由右侧缓慢移向左前,眼睛望向金扇上方,眼神同金扇一起移动左前方,仿佛看到楚王与神女在相会。第三句,双手打开在腰前会合,拿扇的右手在上左手兰花指在下,在演唱“谁得似”这三个字的时候向前轻轻一推,眼睛向前看,眼神中透露出骄傲的神态,像是在问大家,谁能与我杨贵妃的容貌相似?第四句,右手拿扇左手食指轻扶,由左边打开移向右边,右手斜拿扇放于右脸下方,左手由胸前向左前方打开,告诉大家就连赵飞燕也要依靠浓妆才可与我媲美。第五句,是曲目的高潮部分,则需要表达的激动一些,右脚向右边走一小步,身体向右边微侧,右手拿扇在右上方做一个翻扇的动作,左手在左下方做摊掌,身体完全舒展,眼神看向远方,展示出杨贵妃丰腴的体态。第六句,右手斜拿扇遮住脸,左手食指扶扇,一起向右边微移遮住脸的右下方,此时,要做到眼眉低垂娇羞的模样,在演唱“看”字时,眼睛缓缓抬起温柔地望向前方,眼神要表露出少女的羞涩。第七句,右手拿扇由右上方轻抖扇移到腰前,左手兰花指由左上方移到腰前,两手相会,右手拿扇在上,左手兰花指在下,向前轻推,眼睛低垂,与头一起由右边转向前方。第八句,右手拿扇左手食指轻扶,由左边打开移向右边,右手斜拿扇放于右脸下方,左手由胸前向左前方打开,重复“倚栏杆”这句时,速度放慢,右脚向右边走一小步,左腿在后,身体向右边微侧,右手拿扇左手食指轻扶,在演唱“杆”字时,左手由胸前向左前方打开,眼神带着喜悦,我与君子在沉香亭北倚着栏杆沐浴春风。

因此,在演唱中表演的设计应当与曲目的情感的基调、歌词意境变化紧密结合,加强音乐的流畅性,演唱的韵味将会更加浓厚,曲目表达的情感也会更加完整强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黄认识.论声乐演唱中情感与技巧的辩证关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周熙婷.声乐教学中演唱技术与演唱情感的互动[J].滁州学院报,2008.(05).

[3]程一民.以声动人,以情感人一浅谈声乐发声的几点看法[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5).

[4] 魏慧莉.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及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3.

广西艺术学院2019年研究生师生科研创作项目《“诗·书·礼·乐——中国经典诗词声乐作品多媒体音乐会”》2018XJKY01 阶段成果。课题编号:广西教育厅2017年度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越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交流与传承研究》2017KY0438项目成果。

(董喆,女,学生,山东滨州人。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学位:在读研究生, 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指导老师:刘海燕,副教授。)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
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
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
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及演唱特征探析
浅谈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论情感控制在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