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9-17冯光裕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冯光裕

摘要:本文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彩灿烂的文化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更要懂得在课堂教学中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起到一种体现真正历史课堂价值的作用。若真正的想要把历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如果把中华文化真正的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见解,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效率。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呢?本文就以了解中华文化、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实际运用这三个主要方面来谈谈把优秀中华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中的方法论。

1了解中华文化

1.1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质与量

若要学生真正的把中华文化融入进历史课堂中去,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学生并没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书籍的积累,就失去了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把阅读重视起来,加强阅读技能,汲取书籍中的营养,感受中华文化的真正魅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呢?教师在课堂中就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同学们多推荐一些关于课本阅读的书目,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同学们形成一定的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告诉他们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会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背景。如果学生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那么,查阅历史资料的途径就包括海量的阅读。学生加以积累背诵,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去。

1.2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课堂,一定要增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还能带领学生遨游在历史的海洋。例如: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这一课时,教师会引导学生熟记并背诵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那么这节课教师可以不用要求学生把知识点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因为这样会影响课堂效率,也会非常的耽误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事先了解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时代背景,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有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组合作探究

2.1成立历史兴趣小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一条历史长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永不消逝。教师可以提倡在班级内成立一个或多个历史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班会让历史兴趣小组进行风采展示。因为同学们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不仅仅要把课本内的知识了解分析透彻,还要结合兴趣了解某段历史的相关背景与人物。但这些都是通过大量阅读中华文化的传统书籍或者影像资料等途径获取的,更有利于同学去获得相关中华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时,就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了解秦历史的相关背景以及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每个小组去了解秦朝强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故事,这样让同学们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也不难得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结论。

2.2形成小组竞争机制

同学们会在自己的小组内互相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但是竞争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把获取的这种知识实际运用到课堂中去。竞争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通过组内组外的相互竞争,会逐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同学们进行历史小组的成果展示,让同学们课下了解与收集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材料,选定时间展示成果。小组之间相互展示,互相评分,得出结论。选出获胜的一方展示成果,阐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原因和发展。

3结合实际运用

3.1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相互结合,一定要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的知识明白许多人生道理,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地完成任务。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同学们以后的发展道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民族精神来激励着学生学习。那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会有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在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章节。同学们需要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史实。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勿忘国耻,增强学生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认识,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我们繁荣昌盛的祖国。

3.2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与时俱进的意识

学生的历史课堂必须是与时俱进的,这样才符合新型教育课堂的需求。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还要对课堂进行优化创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应用型,能力型的学生。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关注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这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紧跟时代潮流,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加军.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畅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

[2]姚德健.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學历史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作者单位:广西岑溪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