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019-09-17杨艳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杨艳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与历史成就,是我国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而小学语文教学正是作为向小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最佳媒介,将进一步的培养小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加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同浩瀚的宇宙资源,等待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去接纳、吸收,从而将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发扬光大。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就小学语文教育发言:“我很不赞同从教材中删去经典的古诗词和优美散文,却加入一些乱七八糟的西方的东西,我认为‘去中国化是很可悲的,反倒应当把这些经典刻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政策中,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传统文化认识,是持肯定并支持的态度的;我国的小学教育与教师,更应当跟随国家政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认识,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1对小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先人所缔造的,是展示中华民族特质与精神面貌的民族文化,随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继承发扬,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与悠扬的历史,值得我辈学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建设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未来。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并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小学生阅读理解大量的国学佳作与精美诗文,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加了知识储备,还能使小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学的阅读背诵,转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其次,传统文化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的人生格言与历史典故,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理与哲言却并未褪色,小学生借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至理名言,具备了对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以先人的经典事迹来规范自身的学习与日常行为,从而达到磨炼小学生意志的目的;最后,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领导人,是社会未来的构建者,小学阶段引导小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从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外扩散,充分影响到未来社会几十年的道德水准,保障了中华民族特色社会的构建。因此,像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十分重要。

2小学语文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虽然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我国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仍停留在表面阶段,并有许多的教学问题急需解决。

第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学得传授时,以朗读全文、解析文章为主,依次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段落解析和中心思想为主。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既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达不到教学目的。第二,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围绕考试来展开教学,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忽视了传统文化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习过程中也缺乏文化韵味。第三,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将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学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没有把从传统文化中学到的精神品质与道德内涵进行灵活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只会学不会用,是无法发挥传统文化真正作用的。

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策略

3.1丰富教学手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虽然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与精髓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却是要顺应时代带發展,不断做出教学观变与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法,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首先播放黄鹤楼的壮观景象,让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再结合诗句进行分层教学,先理解诗的意思,在理解诗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对友谊的真挚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

3.2运用情景教学,促进小学生的理解运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发展形成的,具备了当时社会与历史的显著特点。并且,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深刻理解之后,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因此,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十分重要。

例如:在学习“扁鹊治病”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扁鹊从第一次给蔡桓公治病,到一语不发之前,总共去了几次,每次诊病扁鹊都说了什么?再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说到:“一开始我纠正你的用笔姿势有错,你不肯改;后来我说你的写字笔画顺序不对,你扔不肯改;之后我说你的字太丑,卷面太脏,你也不放在心上;最后我什么都不说了,等到考试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的字扭扭歪歪,别人一个也认不出,可到那时候就太晚了。”以此促进小学生对“防微杜渐”的深刻理解。

3.3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的深入感知

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学习、进步中的知识累积,所以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也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开办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社团和活动小组,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和环境;学校也可以组办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邀请优秀的国学讲师来为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名人故居或博物馆,让学生去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痕迹,等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引导小学生不断深入接触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得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不但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长久影响,还会对构建中华民族特色社会与国家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祥香.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亲》教学案例分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

[2]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