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文化衍生文创产品设计
2019-09-17于楠
于楠
摘要:当下文化领域对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不单单体现在知识性与审美性这两方面,传播性、趣闻性与流行性越来越受到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依托非遗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其实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种文化保护和推广的重要媒介。基于此,文章从文创产品的现状、特色及设计出发,使文创产品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此促进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精神与民族内涵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形成独具东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行业的兴起为非遗文化的崛起提供了新的契机。将传统的艺术符号进行提炼重构,并结合现代审美意趣,将非遗文化符号化的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感受到文化散发出来的魅力。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不断的挖掘非遗文化的意蕴,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因子,以起到起到宣扬传统文化、传播非遗的积极作用。
1非遗文化衍生文创产品的现状
文创产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竞争的重要方面,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新的创作理念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目前,依托非遗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尤其在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文创产品大热的背景下,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生产文创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将现代生产工艺技术与传统非遗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制作出来的产品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有效的实现了艺术美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但是,文创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创企业和机构众多,鱼龙混杂,生产出来的文创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些产品过度追求美感而忽略了实用功能性,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设计理念,违背了文创产品的初衷,同时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任何文创产品都应该在保障实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才能够真正的服务大众,从而被消费者喜爱。
2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符号提取
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性梳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整理出不同的非遗文化符号,从而在设计衍生上加以利用。中国书法、昆区、古琴、篆刻等类型多样的非遗文化代表作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宝库,设计就是将这些非遗的内涵和精神体现出来,以符号化的形式更好的应用到文创产品中。
2.1非遗的造型元素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版画、年画等非遗形式中体现出来的造型与图形元素能够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运用,比如非遗滩头年画中传统图案《和气致祥》,以太极图形作为主体,涵括了道教和儒教文化中的中庸和自然之道,这种图案能够充分的运用到与这类思想相关的文创作品中。同时,年画和版画中的拟人和夸张造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人们喜欢的萌宠等文创产品相吻合。对于将这些非遗中的艺术造型移植于文创产品中,可以促进对外观的在创作,延展新的文创产品。
2.2非遗的色彩元素
中国非遗文化中对色彩的解读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高度集中制的封建社会文化对色彩的选择也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刺绣是民俗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是中国传统优秀手工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分为蜀绣,湘绣,满族刺绣,苏绣,粤绣等,这些刺绣除了技巧精湛外,对色彩的应用也是成就斐然。最为典型的为“中国红”和“黄”,这两种颜色是在不同的非遗中最常见到的两种色彩,“中国红”能够带给人们节日的喜庆,成为人们庆祝和寄托美好祝愿的典型代表。“黄色”作为古代皇帝的专属颜色,带给人们高贵与庄重。在最近大熱的故宫博物馆文创产品中,也是大量的运用了这两种色彩,台北博物馆的“朕知道了”、“乾隆御览之宝”,北京故宫博物馆更是开创了“故宫淘宝店”将整个故宫文创提升到了新的热度。在整个“故宫淘宝店”的页面设计中就采用了黄色与红色相互结合的形式,更好的体现出了故宫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3非遗文化衍生产品设计的探索
3.1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
非遗文创产品的主要受众是青年人,消费人群的思想较为开放,喜欢一些新潮的事物。我们的文创产品在设计中就要将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充分的考量,制定出正确合理的设计思路,顺应年轻人消费的习惯。“趣味性”是文创作品进行设计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创造出趣味生动的非遗周边文创产品能够帮助产品尽快的赢得市场。同样以故宫为周边的文创产品,将乾隆皇帝进行卡通化制作出来的书签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潮牌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国潮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提供了契机,在一些热卖T恤上印花或刺绣非遗图案,增强产品卖点的同时,也是国人对自身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3.2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增强文化辨识度
不同的地域文化的汇总想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创作品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文创作品所在地文化特色进行凝练和提取,以此来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属性。旅游产业与非遗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希望购买一个能够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创作品。不同地区非遗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创作品也是对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风土民情和审美情趣的高度概括,成为本土化文化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好的突出地域特色,创作更具有辨识度的文创产品,我们可以依据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孕育地,这在台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中的文创产品创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突显了区域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特征文创产品,巧妙地实现了文旅融合。
3.3重视与现代技术与观念的融合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想要实现产品竞争的成功,在注重产品文化与质量的同时,还要与现代新兴媒体传播进行沟通,实现文创产品与大众的信息交互。文创产品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大众,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明确大众的需求和爱好。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手机移动端,设计与文创产品相关的手机应用,作为现代文创产品的一种多元化展现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大众对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加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对于传播文创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让用户通过交互式体验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意蕴,也是一种极好的教育与推广方式。
4结语
优秀的文创产品要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传播和发扬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设计人员在对我国非遗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用发展和创新的思想去设计和创作优秀的文创产品,以促进我国文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婷.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下的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开发研究——以“镇江三怪”非遗文化设计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6(03).
[2]赵科印.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开发的实践探索——以淮安市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