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人家》教学设计在“磨课”中提升

2019-09-17高元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突破难点磨课设计思路

高元元

【摘 要】针对于《淮河人家》的教学设计,我们进行了历时2个多月磨课。在反复多次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在课型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地突破、音乐的美化、教学语言地推敲、教案的编写等方面都经过了“尝试—研究—再尝试—再研究”的反复打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着“磨课”带给这次音乐设计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改变,更是我们自身教学行为的细化和提升。

【关键词】磨课;确立课型;突破难点;音乐美化;推敲语言;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69-01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科目,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作为基层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把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磨课”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形式之一。

为了在“音乐优质课”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对《淮河人家》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历时2个多月磨课。在反复多次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在课型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地突破、音乐的美化、教学语言地推敲、教案的编写等方面都经过了“尝试—研究—再尝试—再研究”的反复打磨的过程。回顾这次“磨课”的过程,让自己对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有了新的提升,現将一些过程和心得与老师们分享。

一、确立课题、课型

首先在课题上,我们进行了反复筛选,结合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选用带有浓郁淮河文化特色的地方教材《淮河人家》。

《淮河人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第二册第9课。歌曲欢快活泼,旋律流畅。中间穿插的念白,不仅使歌曲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而且又寓教于唱念的过程之中。歌词唱到了“一样的山、水、乡俗、花鼓灯”……花鼓灯是我们家乡最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于是我们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切入点,解决本课的学习任务:如对淮河文化的了解、歌曲基本节奏型的掌握、律动表演等。

课型地确立是一节课的关键,它决定着这节课究竟让学生们掌握什么,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里。这节课究竟应该以怎样的课型出现?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地梳理研究:《淮河人家》在课本中属于“聆听”的范畴,是否可以尝试以欣赏为主线,将律动、演唱、音乐知识的感受与表现贯穿其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参与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突出教学重难点呢?于是我们加重“听赏”的比重,淡化“演唱”的环节,把这节课确定为欣赏课型。

我们重新整理、确立了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淮河流域的地方音乐文化,感受“花鼓灯”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音乐的情感。

(二)在听辨、模仿锣鼓音色的过程中,在学习花鼓灯“上山步”律动,感受乐句的活动中,参与性地欣赏歌曲。

(三)掌握歌曲基本节奏型,体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情感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地突破

确立了课型之后,我们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反复斟酌,明确为:感受休止符在歌曲情感性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并能通过演唱、律动表现出来。“休止符”是第二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在本节课进一步感受休止符节奏?我们想到了“扇花”。在第一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曾把扇花地开合放在表现2/4拍节拍的强弱中。在花鼓灯表演中,扇子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们表演扇花,是体验花鼓灯音乐文化的最直接的形式呀!能否把扇花的开合放在表现“休止符”节奏中?这让我们有了另辟蹊径的感觉。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我们把重难点地解决由浅入深、有梯度地设计出来,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1.找一找:歌曲每句结尾还有一个一样的音符,请你找一找!

2.学一学:这些无声的音符,它的名字叫做——休止符。

3.唱一唱:休止符虽然是无声的音符,在这首歌曲中它却是情感的延伸。

①爱家乡,美在语言里:用乐句最后一个字重复。

②爱家乡,放在动作里:用动作表现。

③爱家乡,留在表情里:用微笑和眼神表达。

④爱家乡,舞在扇花里:用扇花展示。

学生们在辨、听、唱、比、演等循序渐进的听赏活动中,关注了休止符在歌曲情感延伸中的作用,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音乐的美化和选择

本土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淮河人家》选自安徽省地方教材,地方教材就承担着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任务。

1.教材音乐的丰富和美化。

《淮河人家》作为地方教材,配套的音乐音响不及人音版的音乐,听起来比较单薄,地方特色不够浓厚。既然不满足音乐效果,我们就给它丰富,使它丰满起来。于是运用电脑技术,在说唱部分,按照歌曲基本节奏型加入了锣鼓的音效。增加了歌曲的感染力,丰富了学生的听觉感受。

2.原创的背景音乐,浓郁的地方特色。

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开始的律动音乐和讲解淮河文化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用的是本校老师原创音乐作品《四季灯歌》套曲中热闹的《冬闹》和安静优美的《春歌》这两段带着浓浓本土音乐特色的背景音乐,为这节课增色,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四、教学语言地推敲

教学语言既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也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沟通师生关系的一座桥梁,也是保证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铺路石。音乐课堂教学语言包括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设计的导语、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及时评价语言。一节好课的教学语言是字字斟酌、反复推敲,才能很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五、教案的编写

教案的编写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环节,可为教学提供一个总体方向和框架。本节课的编写思路:以人文主题为轴,通过“观——淮畔之美、敲——淮畔之韵、赏——淮畔之歌、舞——淮畔之乐”四大环节,引领学生了解淮畔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以音乐要素为线,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把“听一听”“想一想”“看一看”“唱一唱”等行为动词作为教案小标题,在参与性欣赏教学的系列活动中,突出音乐实践,重视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游戏性和活动性;问题的设置力求简洁、明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听赏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回顾这节课,我们在学习、合作、研究、交流中,把《淮河人家》从一节常态的音乐课打磨为一节优质的音乐欣赏课。磨课的过程让我们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更深,让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加丰富,让我们的教学创新能力有了提升,我们将继续把“磨课”行为付诸于常态教学中,努力让每一节音乐课都能成为优质音乐课。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磨课设计思路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思路探索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
在磨课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