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音乐鉴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19-09-17曹凤梅
曹凤梅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聆听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倾聽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这个过程要经历感知、情感体验、理解与提高理性认识阶段和情境创设阶段。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这一任务通过欣赏教学来完成是一条捷径,然而,农村中学对音乐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为了抓升学率,甚至把每周每班两节音乐课缩减成两周一节音乐课,九年级取消音乐课等,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讲解作品,播放音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学生表现出厌动、畏唱、浅赏的状态。农村初中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对音乐知识积累不多,又被动聆听作品,难免会产生迷茫、厌倦的情绪,欣赏的兴趣没有了,音乐欣赏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教育目的。面对诸多问题,下面笔者将自己近年来针对农村中学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教学实践经验作以介绍。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音乐欣赏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心理活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欣赏、探究的愿望。
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至关重要,特别是教室文化,座位环境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座位根据需要来编排,既利于师生广泛接触,又有利于学生互动讨论,学生在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得到充分满足,课堂气氛活跃。例如,在一节蒙古族《牧歌》的欣赏课中,我尝试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模仿蒙古人酒宴聚会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复习巩固学过的蒙古民歌——短调《银杯》,并播放蒙古民歌——长调《牧歌》,让学生对比两首歌曲的异同。前者欢快热烈,节奏大跳,前倚音,下滑音,一段体,短调;后者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尾音拖长,长调。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热情高涨,大胆想象,自信的表达情感,学生对欣赏曲目印象深刻,课堂效果显著。当然,这样的情境给教师组织教学增加了难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面向全体学生,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合作者和引导者的地位。
二、方法融合,挖掘内涵
音乐是情感艺术,学习音乐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情感铺垫和感情认识,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乐曲的情境之中体会作品情绪、情感、风格变化,分析和把握乐曲的韵味与题材特点,挖掘作品内在的情感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观看、演唱、讨论结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通过观看音乐作品的演奏或演唱及相关的实况录像、课件,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被激发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眺望你的路途》这首影视金曲时,我为学生准备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片段,学生们目睹了寄宿学校学生的可怜无助,也感受到了纯净的音乐感化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学生用音乐重拾失落的童年乐趣而走向光明。学生对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都有了深刻认识。这些感受体验不是教师言语解说所能达到的。
让学生哼唱主题旋律,或者跟着主题曲模唱,直接感受音乐的情绪,能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进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使灵魂和音乐完美结合。例如,欣赏《我们是冠军》这首乐曲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世界杯赛况,很多学生对世界杯感兴趣,那么他们对这首世界杯主题曲就会熟悉,一遍遍的重复和咏唱,表达对体育精神的由衷赞颂,歌词中虽然衬词较多,但学生在随着乐曲模唱时热情高涨,有的甚至挥动手臂,仿佛身处在奥运赛场一般。
三、掌握理论,升华感受
音乐依靠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结构、调式、调性等要素才能表情达意,塑造音乐形象。学生要熟悉这些音乐语言,就该具备起码的音乐知识和修养。对音乐的感受离不开音乐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升华自身对音乐的感受。
一首音乐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要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民族特征、作家生平、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内容。例如,法国音乐剧《悲惨世界》是法国文豪雨果的一部名著,其故事梗概,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他因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而加刑十九年,无助的他后来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成了工厂主,当了市长,乐善好施,兴办福利的他,为救助孤寡而再次入狱,帮助别人得了到幸福,自己却孤独的死去。
这首童声独唱的小调歌曲,体现了音乐的迷茫和空灵感。结尾处的稍慢处理及恢复原速并再现A段,歌词仍延续着歌唱者美好的梦幻。学生在了解这些后,思路清晰,结合调式感受到了这首歌曲忧郁伤感的色彩。哼唱歌曲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变换拍子特点及三种拍子的指挥图示的应用。
同一部作品,学生和教师对它的理解与领会深度有着层次上的差别,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学科综合化能力,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引导、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循序渐进地从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应用实践、分析作品、综合性评价作品这几个环节来进行赏析。例如,在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信天游体裁风格的歌曲时,我提前要求学生了解陕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结合语文课文《颂延安》《安塞腰鼓》来加深学生对陕北革命老区的了解。再如,在欣赏蒙古民歌《牧歌》时,提前给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作业,使学生对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酒文化、蒙古舞蹈等,以及地域文化有初步了解,这样再欣赏乐曲时,学生的聆听兴趣浓厚,对乐曲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演绎,并运用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哼唱乐曲,综合分析评价乐曲的体裁特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打造扎实的基本功,积累渊博的学识,挖掘身边的有利资源,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教学风格的音乐欣赏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