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引导深入探究
2019-09-17刘雅娟秦凤云
刘雅娟 秦凤云
【教材分析】
《在桥边》是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略读文章,本单元的话题是“情节”,《在桥边》符合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在这篇小说中,“我”爱上了一个过桥的姑娘,险些因她打碎了自己的饭碗,这是情节的发生;“主任统计员”的检查是发展;“我”如何应付上司和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是小说的高潮;最后,“我”终于通过了考验,交上了“鸿运”。这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此外,作为略读篇目,本章后面的“链接”给出了作者伯尔的经历、代表作品、创作思想及成就。这些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桥边》的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
【背景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过了必修三和必修五中的小说篇目,他们对小说这种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能力。但解读外国小说,对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废墟文学”及环境背景。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分析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课堂实录】
一、整体感知
师:人的一生会走过许多路,经过很多桥,今天我们来到伯尔的《在桥边》。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生: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雕刻匠之家,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应召入伍。二战结束后,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师:大家能根据伯尔这篇小说第一段的内容推断出写作的背景吗?
生:从第一段“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可以看出应该是经历了战争,还有“新桥”代表了战后正在重建。
师:好,战后重建的社会背景。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说一说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并分析出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两分钟时间,独立完成。
师:好,时间到!我们先来说一下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生:第1到3段交代了“我”在桥边数行人以及“我”的工作态度。
师:也就是计数。(板书“我”“计数”。)
生:第4到5段交代了心爱的姑娘经过桥及对“我”工作的影响。
师:好,目送姑娘过桥。(板书“姑娘”,手势“过桥”。)
生:第6到9段写主任统计员检查时“我”很认真地工作,并获得了美差。
师: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桥的这一头检查我的工作(板书“他们”)。可是小说的情节发展应该包括几个部分?
生:4个。
师:对,4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还差一个什么?
生:结局,是我被调去数马车。
师:请坐!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开端我在桥边计数时,内心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他是随心所欲的,他有一点无所谓的感觉。
生:我觉得他对工作是不满的,感觉是无聊的。
师:很好。那等到“我”看到姑娘过桥时,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他感到这份工作有了意义,感到很高兴。
师:嗯,高兴、喜悦。很好。那高潮是他们来检查我的工作,我的心情如何?
生:被检查工作时,他说他的“心都碎了”,所以心情肯定是不好的。
师:嗯,心碎了,心情一下跌落到谷底。很好,那最后我被调去数马车呢?
生:他就是觉得很幸运,“简直交了鸿运”,很兴奋,因为数马车,他就有很多时间去看他的姑娘。
师:很好,请坐!很兴奋,很激动。(同时板书向上的直线。)
二、把握矛盾,分析人物
师:根据“我”内心变化的这条曲线,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波澜。
师:一般来说故事有波澜,说明情节发展有冲突,那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他的工作和他的爱情相矛盾。就是当姑娘走过时,他就不能专心完成他的工作了。
师:对,文中说了,“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我”要目送姑娘,好,请坐!这个矛盾实际上在后边还有体现,那位主任统计员来检查“我”的工作的时候,“我”这个时候不能目送姑娘,只能数数。所以,“我”的计数工作和目送姑娘之间的确存在矛盾冲突。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呢?请結合人物形象具体分析。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解决什么问题?
生:人物形象。
师: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我”“姑娘”“他们”的人物形象。左边这组分析“我”,中间组分析“姑娘”,右边这组分析“他们”。小组讨论,三四分钟时间,开始!
师:好,先讨论到这里,老师想先了解一下“我”眼中心中的这位姑娘的形象。
生:我觉得,他首先说这个工作非常无聊,有这个姑娘后,工作变得不那么枯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姑娘在他心里是美的象征。他说等这个姑娘过桥的时候一直盯着这个姑娘,而且中间说“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然后又说这个姑娘是“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我觉得这个姑娘应该是他心里的一个寄托,精神寄托。
师:对,精神寄托,说得很好。请坐。还有什么地方能体现姑娘是“我”的精神寄托呢?第6段有没有?
生:第6段有“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么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就是我的心不应该被客观现实湮没,还有“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百分比在他眼中应该是空洞的是吧?(板书“空洞”)。他不想把这个姑娘转换到其中去,证明这位姑娘不是空洞的,是他心灵的一个美好的象征,而且他对这位姑娘应该是非常执着的,大家看一下第5段,短短的一段文字,有三次提到“我爱她”,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下。(生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再分析一下“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首先第2段说“我是个不可靠的人”,但还让领导对我有“诚实”的印象,一个是体现“我”对工作的消极不认真(板书“消极”);二是体现“我”圆滑世故的一面。
师:圆滑世故这倒不至于,就算一点小聪明,耍点小手段。而且他在这样说的时候,说“我是个不可靠的人”,好像在自我炫耀,在自嘲。(板书“自嘲”)还有吗?
生:还有第5段说看见姑娘过桥的时候,“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我连一个人都没数,就专门看那一个人,这也体现一个是“我”对工作的不认真,还有体现“我”这个男子特别痴情。
师:对,刚才中间组同学说了,姑娘应该是美的象征,所以我追求姑娘就是追求美(板书箭头“追求”),追求精神,对吧?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呢?
生:我找的是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这体现“我”有点矛盾。工作中他追求姑娘,追求美,这是他的精神寄托,而对于“他们”,这些数据是“他们”的寄托,我对“他们”的寄托却有些冷嘲热讽。
师:啊,也就是“我”对“他们”的态度是反讽的态度。(板书“反讽”)。很好,请坐!刚才咱们同学抓得很准,大家可以继续研究一下,“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手中”,但实际上好像“我”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吧?是不是?“我”的工作是“他们”给的,如果玩忽职守,我是不是有可能丢掉这个饭碗?但是“我”在工作中却这样消极敷衍,来掌握“他们”的幸福,那这又体现出“我”的什么形象特征呢?
生:反抗。
师:哦,这边同学说出来了,反抗。(板书“反抗”)。对,用“我”的消极敷衍来表示对“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实际这在下文也有体现,主任统计员来检查“我”的工作的时候,“我”按照要求把所有人都数进去了吗?没有,我把姑娘漏数掉了,对吧?这实际上,一方面体现了“我”对姑娘的喜爱程度,“我”对精神生活的极度渴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的一种反抗。好,现在让我们再了解一下“他们”的形象。
生:我觉得“他们”以虚假的数字为寄托,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数字使他们陶醉。
师:哦,“我”认为数字是空洞的,“他们”却陶醉在数字中,他们肯定觉得这数字有用,那“他们”心中的数字有什么意义呢?
生:数字可以显示“他们”的能干,显示“他们”的能力,体现“他们”战后重建的成就。
师:(板书“体现成果”)实际上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根据“我”报上去的数据“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而且还要推出来一个未来完成式,顾名思义,这个数据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未来完成式就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寄托和规划。
师:(板书“指导未来”)。所以,“他们”非常热衷于这个数据,当“我”报上来的数据足够大时,“他们”“眼睛放光”“多么高兴呀”,应该高兴吗?
生:不应该。
师:为什么呀?
生:数据是不准的,太盲目了。
师:(板书“盲目乐观”)这就是“他们”的形象。好,大家看黑板,根据刚才咱们这一系列的分析,目送姑娘和计数工作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我”认为数据是空洞没有意义的,虽然它能给我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板书“物质”),但是我不满足于只有物质的无意义的生活,我要去追求这位姑娘,也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精神,而“他们”所看重的是数据,这个数据代表的是什么呢?物质,“他们”重视物质,忽视了“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才会产生矛盾。
三、探究主题
师:根据刚才我们一系列的分析,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生:我觉得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重视精神和物质,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师:好,精神生活很重要,而“他们”忽视了“我”的精神需求。还有不同观点吗?
生: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当时一些人只重视自己的事情,然后忽视了工作的重要性,嗯,精神很重要,但是工作态度也很重要,当时不认真工作的那些人,只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没有远见。
师:请坐!这些人应该是当时的小人物,民众。(板书“民众”)。那么“他们”代表的应该是当时的政府。(板书“政府”)。那么小说的主题是批判政府呢?还是批判民众呢?请同学们分成甲乙两方,结合文本,展开辩论!(幻灯片给出两个观点及辩论要求)。现在开始分组,支持甲方观点的坐到這边来,支持乙方观点的坐到这边来,马上开始移动,快速做出自己的决断。(生做出选择并移动位置。)
师:提醒大家,在辩论的时候面向对方辩友,不用老师指示,当甲方发言完毕,乙方立刻起来。现在,有请甲方1辩!
生(甲方1辩):我方的观点是“反映战后德国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证据是:第一段倒数第二行“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只关注数字,而不关注民众的实际情况,就是只看数字的多少,就判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体现出政府的不负责。还有这篇文章是以民众的口吻写的,体现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然后姑娘是他的精神寄托,也反映了政府没有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还有第七段“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百分比的零头”,政府自己追加一定百分比使民众信服,也体现政府的不负责。发言完毕!
师:文本抓得很准,好!请乙方1辩。
生(乙方1辩):虽然精神很重要,但是如果只追求精神忽视了物质那是不行的,因为物质决定了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第二,我认为政府修桥是服务于人民的,因为战后重建是百废待兴的时期,造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众可能一时理解不了政府的行为,因为短期内不能带来明显的收益,所以会对政府有不满的态度,但从长远角度考虑,不仅能满足物质需求,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只追求精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忽视物质,就像中国经历过的浩劫一样……
师:注意结合文本!
生(乙方1辩):虽说数字越大,“他们”越高兴,但“他们”也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检查,说明“他们”的工作很认真,态度很严谨。
生(甲方2辩):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战后重建,我觉得战后重建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民众应该是受政府的影响,“我”的工作是政府给的,民众干什么都是政府的意识。第二,我想说的是,民众的无知还是源于政府对精神的不重视,政府起一个领导作用,连政府都不重视精神的话,民众的精神生活一定是空虚的,所以我觉得政府的不重视才是根本原因。
生(乙方2辩):大家看第三段,主要矛盾在于“我”“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有时“送给他们几个”,问题在于“我”,当时国家重建,民众,也就是文中的“我”根本就不配合,没有迎合政府制订的一些计划,双方没有结合,民众更注重精神,不理解政府。政府是要重建這个国家,民众只考虑自身,没有考虑国家这个群体。
生(甲方3辩):大家看第一段第二行,“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政府给民众这个工作,民众感觉工作很无聊,不重视这个工作。文中“我”要追求姑娘,姑娘代表美好的精神,民众要追求美好的精神,所以我反对乙方对民众的批判。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抓住了文本“整天,整天”“像一台计时器”来反驳,很好。乙方呢?
生(乙方3辩):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就像我们的学习,有时我们会感到学习很累,老师是为我们好,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利的,虽然我们现在学习有点累,但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没有联系文本,而是联系现实,但是也挺有道理的,听他说完,我感觉我就是“他们”,你们就是小说中的“我”,是吧?
师:好,今天的辩论就到此为止。老师来做一下总结。首先老师作为甲方来总结,甲方的观点是“反映战后德国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在文中还有很多证据:比如说第一段“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可是“缝补”一词一般连接什么啊?
生:衣服。
师:而且是破衣服,所以政府对待伤兵像对待破衣服一样,何其冷漠!腿是补了,但是心灵的创伤呢,难以弥补。还有,文中还提到了一位数汽车的矿工,那就是说像“我”这样生活枯燥乏味的不只一人,是有代表性的。而且文中多次提到了“我”像机器一样,证明“我”的生活多么枯燥乏味,多么需要精神关怀呀!所以甲方观点有道理。
师:接下来老师代表乙方总结补充一下。乙方的观点是“批判战后德国民众的短视无知”,这在文中也可以找到很多证据:比如说文章的第三段,除了提到乱数之外,还有“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我不知道就代表这个没意义吗?不是啊!这正好说明我的无知。还有,文中第三段和第七段,政府对我的工作给予肯定的时候,拍拍我的肩膀,最后检查工作无误的时候,又拍拍我的肩膀,还调我去数马车,给我提供了追求精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我”是什么表现呢?“我”乱数,忘数,漏数,“我”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这不准确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规划,那不是体现了“我”的短视吗?
师:通过辩论,通过深入文本,我们发现“我”和“他们”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这两种观点也不存在严格的对立关系,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那为什么我们不兼收并蓄呢?当然了,这里的措辞有些太过于苛责了,比如说“批判”,虽然“我”认识上存在不足,但是毕竟“我”是战后的一个伤兵,我可能还活在战争的伤痛中无法自拔,怎么能奢望“我”去畅想未来,计划未来呢?所以我们把小说的主题归纳为:小说表面是追求爱情,深层是反映德国战后重建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以及对小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的思考。(幻灯片给出主题。)
师:这类主题在废墟文学中多有体现,建议大家回去阅读沃尔夫冈的《夜里老鼠是睡觉的》。(幻灯片给出作品。)
师:刚才咱们说的主题,在某本教学杂志上老师看到过(幻灯片给出《当数字和爱恋发生冲突——解析伯尔〈在桥边〉的社会意义》),并且还提到了第三点“对社会进步的自信”,这实际上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而言的,结尾“我”被调去数马车,感觉交了鸿运,畅想着未来,有人觉得是对未来的一种自信;但是也有人认为“我”的工作是换了,但是本质变没变?没有。还是干什么?对,还是计数!所以有人认为自始至终“我”都是带着一种自嘲和反讽的语调,结尾仍然体现了“我”的消极和不满,一种悲观的情绪。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请根据你的理解,续写小说的结尾,注意情节的合理性,200字左右。(幻灯片给出创作要求。)
【教学反思】
初读伯尔的《在桥边》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但反复阅读之后发现这篇小说值得思考的地方太多。网上现有的教学设计千篇一律:爱情入手——给出背景——揭示精神关怀的缺失,这个设计很好,但一人创新,千人落入俗套。我认为小说阅读主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梳理挖掘主题思想,更应回归传统,知人论世。我的设计思路是先给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主题。
我对小说《在桥边》有自己的理解,查找了相关论文后,我认为战后重建重视物质不是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主任统计员突击检查时,“我”不也放弃目送姑娘,选择先保住饭碗吗?但若以为物质丰富就能起死回生,就太盲目乐观了,因为“招魂”关乎生气,所以精神关怀也是必须的,“姑娘”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道光,照亮我灰暗的世界,使我死水般的内心有了波澜;同时我的精神和认识的确很消极,但又不能去批判“我”,古人说“民可与乐成,未可与虑始”,而且“我”并不是普通的“民”,“我”是一个战后的伤兵,或许还活在战后的伤痛中难以自拔,怎能奢望“我”去理解枯燥单调的工作背后的长远意义呢?所以不能过于苛责“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的确值得深入思考。基于思考和文本再解读,重建课堂,把握主要内容实行有效渗透,通过情境与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及冲突,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确立双向主题,既有对政府的讽刺也有民众的自嘲,教学目标初步达成。
但在执教环节中,出现了以下几点遗憾。
1.对文本的挖掘不够,很多细节都被忽视。比如第4段“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这几句中的“永垂不朽”“幽灵”和“不存在的东西”等词语就很值得玩味,还有第5段“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这句中“何等可怕的方式”也很值得分析一下,可惜课上匆匆而过。
2.精心设计的辩论环节流于空泛。这应该和我前面分析人物形象时文本的挖掘不够有关,本次上课的班级,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定位及概括較快、较准,课堂推进速度快,我没能在学情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没有达到多角度多层级分析人物的深度。
3.评价语言和思维引导应更细微、更精当。
本节课得益于我们语文组内同仁的群策群力,教研组的集体研讨给予我多方面的启发,有些没能在课堂实践中体现出来,颇感遗憾。
【教学评析】
切磋琢磨 方得始终
一节好课是怎么来的?是切磋琢磨研究来的,是执教者个人的努力与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1.从发现问题到研究解决
教师对《在桥边》这篇小说比较陌生,文本的解读也有一定难度。我们语文教研组多年来始终坚持执教者先独立解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在分析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组内研讨。刘雅娟老师独立阅读小说后,对主题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否合理?是否有相关研究做支撑?在教研组会上,语文组同仁们面前摆着一张试卷———印有《在桥边》课文及四个问题的试卷。第一个问题:梳理小说情节;第二个问题:分析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形象;第三个问题:概括小说的主题;第四个问题:阅读遇到的困惑。31个人在20分钟内完成了这张“试卷”,又通过40分钟的研讨肯定了刘雅娟老师对主题理解的合理性,而这31份“试卷”也为刘雅娟老师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从理念确立到行动研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主要作用在主导、设计、组织,帮助学生;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主体、完整、充分,深度学习;要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效益,学有深度。课堂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明确了这个理念后,开始进入试讲、磨课阶段。备课组听评课,教研组会听评课,不断切磋琢磨。如教学过程中主题的探究,试讲后刘雅娟老师认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于是以教师抛出两个主题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遭到组内教师的质疑,学生主体地位如何显现?什么是深度学习?应该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析课堂生成,自主探究得出结论,这才是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才能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具有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才能扎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于是在反复研磨中结合不同学情做出多种教学预设。梅花香自苦寒来,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