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于岁月,葬于大海

2019-09-17陈一杨

戏剧之家 2019年22期
关键词:钢琴课女性意识

陈一杨

【摘 要】电影《钢琴课》是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女性的眼光来叙述一个爱情故事以及展现生命意义的电影作品[1],透过哑女爱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讲述了在男权社会中,一个固执的女性的反叛行为,堪称是“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

【关键词】《钢琴课》; 爱达 ;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2-0115-01

故事讲的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不会说话的女主人公爱达带着九岁的女儿弗洛拉和一架大钢琴嫁给了美国殖民者斯图尔特。由于路途十分艰难,带着钢琴实在太累赘,丈夫不顾爱达的强烈反对,将钢琴留在沙滩上,爱达内心痛苦万分。邻居乔治·贝因是个很粗俗的人,手指甲常年沾满了泥土,他带爱达来到了有钢琴的海边,爱达在海边发狂地弹琴,宣泄着心中的悲痛。贝因从这震撼人心的音乐中了解着爱达,参透她性格的坚硬、灵魂的颓废。后来,贝因用一块土地向斯图尔特换走了钢琴,并且将它运回家中[2]。爱达为了能够天天与钢琴为伴,每天来到贝因家中教贝因弹琴。在教学过程中,贝因与爱达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爱达的丈夫斯图尔特发现了这一切之后,囚禁了爱达和女儿弗洛拉,可这并不能改变爱达向着贝因的心,盛怒之下的斯图尔特砍下了爱达的一根手指,这是一个弹钢琴的人的手指,意义重大可想而知。贝因也不是懦夫,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爆发,最后的结果是贝因和爱达带着孩子和钢琴离开了这里,组成了新的家庭,在海上,爱达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后,从船上抛下了她曾经视为挚爱的钢琴。

在女权意识薄弱的电影中,男性往往是“看”的那类群体,女性往往是“被看”的那类群体,女性角色总给人一种为了迎合男性角色而生的感觉,男性是主导,而女性是被窥视和被消遣的对象。《钢琴课》反其道而行之,爱达身为女主人公,成了“看”的那个人,她不小心拉开布帘看到贝因的裸体,却丝毫没有扭捏做作之态,而是睁大了眼睛仔细打量着贝因,她成了观看的主动者,而贝因成了视线的承担者。再比如,斯图尔特意欲侵犯爱达的时候,爱达都用带着威慑力的眼神仇视斯图尔特,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之情。在这部电影中,男女性的身份地位完全顛覆了以往,爱达才是这场感情的主导者,她从一开始对斯图尔特的若即若离到后来的避如蛇蝎,她从一开始对贝因的嫌恶唾弃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她一直都掌握着大权,她喜欢谁在意谁,她都可以选择,也在最后为自己争取到了成功。

影片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意象——爱达的钢琴,这架钢琴没有缺席故事的任何一个高潮。影片开头,斯图尔特将钢琴留在海边,爱达的痛苦就像是整个人被撕裂了一般,再有贝因买下钢琴,一开始爱达觉得他粗俗鄙陋不值得交往,但她愿意为了那架钢琴勉强和贝因接触,可以见得钢琴可能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影片末尾,爱达却将自己心爱的钢琴推进了大海,她将脚伸进系钢琴的绳套里,导致她整个人也跟着掉进大海,正当我以为她会和她的钢琴一起走向毁灭,长眠于海底,她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拼命挣脱了靴子,奋力扑向海面。在经历了感人的情爱和痛苦的断指之后,爱达已经不太需要钢琴这个宣泄感情的工具,她想要挣脱这个枷锁,她想要活下去,她开始认识到自我才是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寄托,钢琴的存在与否已经不再重要。这是女性意识的觉醒,爱达在内的所有的女性都不应该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斯图尔特究竟比贝因差在了哪里?剧中贝因渐渐地被钢琴的魅力或者说其实是被爱达的魅力感染,他不仅把钢琴买回来了,甚至给机会让爱达接触钢琴,甚至算得上慷慨地把琴送给了爱达。而斯图尔特从头到尾表现出来的只有对钢琴的冷漠与拒绝,所以爱达于她,只是一副沉默的躯壳。这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贝因其实是向往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他为爱达的付出也足够使爱达感动,因为他尊重爱达,尊重爱达对钢琴的热爱,最终赢得了爱达的人和心。这种结局也是反映出了作者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和推崇。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影片的一开始便用画外音说道,“你现在听到的并不是我说话的声音,而是我思想的声音,我从六岁起就不再说话了……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不说话,因为我弹钢琴……”,女主角是个哑女,凭借钢琴宣泄内心的情绪,钢琴是她的精神补偿。我隐约觉得这样的语句并不是在写爱达的可怜。相反,爱达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沉默的,我想爱达弹琴可能是一种主动地拒绝说话,是对男权主义社会的一种策略性否决。我猜测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来表达在男性社会中,女性话语权的丧失。影片的最终,爱达开始学会说话,则象征着女性主动追求话语权的胜利。这正与爱达追求真爱获得成功相照应,展现了从被迫屈服于男权到主动与男权抗争并取得成功的过程,这是女性主义的胜利。

女性痛苦的起源,来自男性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体制,爱达的拒绝说话就是对自己权利的捍卫,爱达的沉默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哑女的她却是这个不公平的时代的发声者,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苏醒,表达对女权主义的追求,展现了特定时代的女性魅力。

参考文献:

[1]谢燕. 意志选择了生命,心灵选择了光明——浅析西方女性主义电影《钢琴课》,《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年8期.

[2]李亚苹. 沉默的艾达与被消声的毛利人——从简·坎皮恩的《钢琴别恋》谈起,《电影评介》,2013年20期.

猜你喜欢

钢琴课女性意识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最糟的钢琴课,没有之一
奥尔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