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探讨
2019-09-17杨璐
杨璐
摘 要 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主要学科,在提高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上都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很大影响。而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习作教学;教学效率;语文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126-01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可以说是其中一项最难教、最难写的部分。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写作能力可以说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展现出学生的词汇量以及语言组织功底能力。因此,习作能力可以说是衡量学生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中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潜在问题
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定位不准是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很多老师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只将学生定格于成人的角度,这便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所布置的习题命名及内容并未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导致学生很容易对习作练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并且由于所进行的习作练习大多都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以及自由命题的作文过少,学生无法将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造成作文中出现很多无意义的空话;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呆板,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在进行阅读批改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有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存在差异,如果都利用同样的方法很难让所有学生都完全接受。因此,在每一次进行作文指导时,我们都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任务布置,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一些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作文竞赛,或向报刊投稿,帮助他们实现自我需要;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要适当的降低难度,让他们逐渐提升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将日记与随笔结合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业相对紧张,课余时间有限,如果过分要求让他们整篇写大文章很容易让他们感觉压力巨大。因此,我们可以让他们多练习一些随笔,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常都会要求学生每天只要练笔一次,可以大到对实事的抨击,小到遣词造句,通过长期的随笔联系,学生不仅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写作素材也越来越丰富,可以将很多方面的内容融合到文章中去。而随笔,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主选择写作类型、字数和文体,将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活着是事物通过抒情、议论、记叙等多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拓宽视野,从身边的小事入手,逐渐上升到社会、人生等更高的层面。在随笔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潜在的写作欲望,写作的内容也更加真实、贴近生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便可实现有效提升。
(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物可写,那么就必须要让他们加强对写作材料的积累,提倡他们更多的进行文章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可以是一些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是一些优秀作文选,让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获得更多启示;也可以是一些科普刊物或工具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
另一方面,可以指導学生制作阅读卡。让学生对日常教学中课本文中或课文文章中的进行片段、成语佳句进行摘抄,分类整理出来,并附上自己的阅读批注或感想,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此之外,将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定向阅读,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进行书籍或文章阅读时,将其与教材中的单元作文语体相协调,从而不断提高阅读和作文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习作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整体考核中占很大的分数比例,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山梅.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方式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2):235.
[2]高冬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