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019-09-17祁国萍
祁国萍
摘 要: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群众口头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等。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修改,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红古民间文学是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红古人民长期劳动实践的产物,融幽默、风趣、机智、富有内涵为一体。千百年来在民间口传,富有生机和活力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民众的集体创作,蕴含着红古民众的乡土情怀,它以健康充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特有的艺术手段,反映红古民众的现实生活及对理想的追求。红古民间文学彰显了文化的区域性特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文学;口传;乡土情怀;集体性;变异性
神龙故乡——红古区,是发现亚洲第一龙的地方,也是马家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携高原之雄浑,具陇原之灵秀,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和语言方面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古文化。尤其是广泛流传于红古地区的民间文学,有故事、神话传说、歌谣等,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源远流长。1949年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口头流传。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民众集体创作并传承的反映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归纳整理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口头性
红古川又名八宝川,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勤劳、善良、简朴的劳动生活中,用口头语言,甚至用红古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文学创作。红古川传统的村落就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完全诉诸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地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用红古方言讲故事,靠语词表现内容,凭身势、表情以及话语的速度、音域、语调等来传达情感。如红古民间故事《骆驼山的传说》是家喻户晓的。在红古川,无论哪个方位,都能看见这座骆驼山。真像骆驼:它头朝东方望着,双峰在背,立在湟水南岸。虽然红古人民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素养大大提高,大多数已经会读文识字,但不少场合,他们仍用口头语言讲述。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如果你指着骆驼山问“这是什么山?你知道它的故事吗?”孩子会毫不含糊地告诉你“骆驼山”。也能以地道的红古方言概要地讲出故事的内容。如果是上了岁数的老人讲起这个故事,那简直就是表演。抑扬顿挫的语调伴着浓郁的红古方言,渗入家乡的自豪感,再加上身姿手势,声情并茂具有极高的演说技艺。听者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如同身临其境。红古的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歌谣等,祖祖辈辈在口头上流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红古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乡土情怀
红古人民沉湎故土,深爱家乡,对故乡怀有深厚情感。源远流长的红古文化对红古人民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即使在异国他乡,如若遇到红古老乡也会以别具风味的红古方言寒暄,感觉格外亲切。红古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辽阔,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红古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关爱他人,爱祖国、爱家乡、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红古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红古的民间文学渗透着浓浓的乡情,表达红古人民对自己生长故土的无比深沉的爱。如《向家娘娘的传说》中向家娘娘自小念经,时时祈祷以求神灵保佑一方平安。她的诚意感动神灵,从而保护地方平安,保佑牲畜兴旺,不受损失。由此红古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向家娘娘坐化后在窑街的主真观供奉着她的神位,以求红古川一方平安,民众幸福快乐地生活。这个传说就表现了红古人民对自己生长故土无比深沉的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有《古槐的传说》,主人公姓祁的书生,从小勤奋刻苦,进城赶考,到了凉州城,望着凉州古树参天、绿树茵茵的景色,想起了自己荒凉的家乡。于是,他在回家时,从凉州城挖了三棵槐树苗,回家就栽上了。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些树苗已成参天大树屹立在村头,像慈祥的母亲站在村头期盼在外的游子回家。至今,村上的人都爱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树,用行动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如果你去花庄镇的洞子村,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大槐树,村民将各色的彩绸绑在树干上,树枝上也挂满了彩带。一方面预示吉利,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村民将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风中的飘带传到远方。他们祝福远方的亲人平安健康,相信亲人一定会收到风儿带去的思念。
三、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1.民间故事
红古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源于民间,贴近人民生活,是人们闲暇时的一种娱乐方式。没有深刻的雕琢,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红古民间故事反映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故事情节简单,便于人们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比较含混。红古民间故事内容广泛,蕴藏丰富。1958年至1988年3月红古民间文化馆文化工作者搜集到88篇。其中流行的有幻想故事《一幅锦绣》《后母改过》《四件宝》《害人终害己》《王官保》《人心不足蛇吞象》《打架两兄弟》等;动物故事《蛤蟆蛋》《狼的故事》《狐狸和狼》;鬼狐精怪故事《旋風告状》《党三娃盘口外》《鬼女还阴》等;生活故事《财主不知饥》《选利地》《聪明的长工》《破砂锅》等;机智人物故事《梦姐夫》《县官审泥佛》《哑对》等;笑话故事《赎皮带“算卦”》《黄道黑道》《可怜虫当家》《赌博客》等。
2.神话传说
红古区流传的神话故事也很丰富,如《禹王治水》《铁拐李出家》《河川城隍》等。尤其是《骆驼山的传说》《东洼山的传说》《向家娘娘》这几个神话传说,红古人民世代相传,耳熟能详,这也让勤劳善良的红古人民倍增光彩。这些传说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滋养着红古人民,辈辈相传形成了红古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
3.民间歌谣
红古区的民间歌谣历史悠久,据说源于汉代。当时,从中原来的移民带来了中原的曲调,融入了河湟地区少数民族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红古民间歌谣在连城、河桥、窑街、海石湾、红古镇广为流传。红古民间歌谣以传唱为主,主要内容以历史人物,宗教人士,礼仪、传颂社会主义为主。演唱时以二胡、三弦、扬琴、梆子伴奏为主。流传至今的多为手抄本。其内容丰富,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历史传统歌、情歌、儿歌等。劳动歌,各族劳动群众根据劳动现场实际,就地随编随唱流行的劳动号子,如《夯歌》《船调》等;仪式歌,汉族群众在不同场合的宗教仪式上的歌唱;生活歌,主要指反映人民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历史传统歌,是一种包括神话传说、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歌。
四、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集体性
红古民间文学的许多作品,一开始是劳动人民集体参与的,它成为“初坯”之后,在不断的传唱或讲述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打磨,并渗入个人的观点、情感、想象的元素,甚至还要融入听众的意见和情趣。因此同一个故事或说唱版本可能略有不同。红古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的部分是民间具有特殊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说唱者创作和加工的结果。如《骆驼山的传说》,新庄村的群众讲得绘声绘色,而且内涵丰富。仪式歌《善人到了善人家》以水车湾村最佳,因为这个村子世代都有知名的民间歌谣演唱者,而且这个村子崇尚民间歌谣,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将优秀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它的形式多样、老少皆宜。因此,红古民间民谣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又如窑街享堂峡的传说:明洪武年间,窑街就有小窑开采,逐渐成为生产煤炭、烧制陶瓷的集镇。因市镇繁荣、客商云集,窑街成为陇上名镇。人背马驮来窑街买煤的人特别多。五花八门相继兴起,三教九流竞显身手,各地戏班演出,各种教派竞相触角传教。外商带来各地人文讯息、人文资料,红古民众加工改造便有了许多关于享堂峡的传说。红古民间文学是红古人民大众集体的精神财富,民众是原创者、修改者,又是传播者、唱说者和听众。这充分体现了红古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它既包括民间文学的共性又体现了红古川地域文化的个性。
五、红古民间文学的不稳定性——变异性
红古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口耳相传,它具有“匿名性”,没有具体的作者,因此没有版权,人人可以改动。常因时间、村庄、民族差异以及口传者主观情感和听众喜好情绪变化等因素,使其内容和形式经常处于变化中。红古区有多个乡镇和街道,不同乡镇方言有较大差异,因此民间文学的差异性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有所变异。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变化大,思想不断解放,与时俱进,红古民众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渗入民间文学,通过作品表现新的生活和开放的思想。红古民间文学从产生到现在其变异性蕴涵着所经历的沧桑巨变和传述者的思想。如《东洼山的故事》,主人公有两个儿子,一文一武。文的上知天文地理,下晓四书五经。武的功夫盖世,精通军事谋略,兄弟二人在一道长的指点下,每日习文练武,文功武德日渐精深。但兄弟二人违背师命射箭,因功力未到,气绝身亡。表达了传述者对当代年轻人急于求成思想的警示。这一剑招来刘伯温斩龙脉,东洼山因脉气断绝,树木凋零。口述者将人们的乱砍滥伐加入故事情节,最后致使瑞气腾腾、树木葱葱、云遮雾障的东洼山,花草树木全部枯死,东洼山一片荒凉。昔日林木葱郁、流水潺潺的东洼山一去不复返。这也折射出当代人们只为眼前利益破坏环境,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当下流传的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出红古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红古民间文学的以上五个特征,是相辅形成,相互连结,相互贯通的,是动态的文化模式,是一种自然的流动。不是一蹴而就,其本身是一种动态积累的过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红古文化,当然这些并不囊括它的全部特征。相信,随着对红古民间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特征的把握也会更加科学和全面。
參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张紫晨.民间文学民俗学论文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李杨.当代民间传说三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2).
[5]谭达先.民间文学论文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