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2019-09-17景改玲
景改玲
摘 要: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一线高中生物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提出“目标:统领课堂”“合作:自主学习”“微课:提高效率”等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微课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有效教学,并取得最优效果的过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对合作学习进行优化安排,并结合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出发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目标:统领课堂
教学目标对课堂具有指導性的作用,细化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够统领整节课的教学,从而指导教师对课堂做出优化设计,促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对高中生物课程的要求,以及当前教材中对本节课知识的安排,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概述内环境存在的意义;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的学习,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提高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认同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进一步认知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不难看出,在上述教学目标当中不仅含有对学生基础生物知识的要求,也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做出了要求,细化了《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课的教学安排,教师以上述教学目标开展《细胞生活的环境》这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显然,在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合作:自主学习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合作学习的活动展开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由现代教学理论我们知道,每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展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的教学前,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对学生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层级的划分,分别是“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等三个层级;最后,教师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划分好层级的学生进行组员的分配,使得每小组当中既有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有对这些生物知识掌握程度一般和较差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帮互助共同开展《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课的自主学习。显然,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能够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构建。
三、微课:提高效率
微课是伴随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而进入高中生物课堂的,在当前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应用微课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从而实现高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根据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是《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的主重点教学内容,教师根据该重点内容进行时长为15~20分钟的微课视频制作,并将制作好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微课视频发放在腾讯课堂、酷学网等互联网公共空间当中。在正式开展《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搜索“线粒体”“叶绿体”等关键词的形式,找到教师所制作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微课视频,并进行自主观看,从而使得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对《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当中的教学重点有所认知。当教师在课堂中展开《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的教学时,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从而提高《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难看出,在进行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微课的形式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并将微课视频的时间与当前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相切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重点知识,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构建不是一日之成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设计,从而逐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牟中园.浅论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0):149.
[2]王乐文.高中生物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