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
2019-09-17吴立金
吴立金
摘 要 物理是中学重要科目之一,如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思考内容。文章就物理探究学习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求为物理教学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 物理;探究学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69-01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学生们获得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阻碍学生物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只有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一、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预习,就是课前的自主学习,自己独立地学习新内容,做到初步整体感知。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课前不预习而只是课上听教师讲解,只能记得所听内容的15%;如果不听教师讲而是光自己看书,只能记得所看内容的25%;如果课前先预习再上课听教师讲解,就能记得所学内容的65%了,由此可见预习是多么的重要。
课前预习,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总体上了解一下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点。例如: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或定义、物理量的字母表达、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对课文中的物理现象、规律、公式要仔细阅读,研究它的条件、结论的适用范围,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初步把握难点和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并做相应的提醒标记,对基本知识该记忆的要记忆,可以理解的要理解。了解知识点不明的地方,这些就成为课堂上认真听课的重点和讨论的关键。
其次,要注重對探究实验的阅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实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而是一种思考方式。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分析结果→总结归纳结论。它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再次,要注重对例题、习题的阅读。课本中的例题十分有限,是由许多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要看它的解答过程,思维方法,解题格式。变换题中的条件结论,归纳总结,并能起到举一反三。对课本中的习题认真阅读、比较归纳,反复练习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要有信心,尽可能地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真正做到熟悉课本,熟练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听”是中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门通畅,信息输入就能顺利。听课方面要求同学们上课做到“一专三动”:即专心听教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理清线索,抓住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动手、动脑、学生之间互动,主动积极参与学习。例如:在八年级的电学分组实验中,电路连接正确却不通,而又一时找不出哪根电线、哪个灯泡损坏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此时可让学生探讨一下“如何能快速地查出哪根电线、哪个灯泡损坏”。
在课堂上,教材的思路是客观依据,教师的教学思路是主观的设想。而学生的思路才是主客观统一的归宿。为了听清,必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不要消极坐等教师给你“结论”,而是要积极地去探究教师讲的“过程”。从“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理解力。
在听的过程中要听深,只有知其所以然,得到的知识才是完全的知识。做到知其所以然的有效方法是听思结合,能从正反两方面甚至多角度思考,要勤于自问,对所学知识一种“顺问”,即为什么要这样,还有一种“逆问”,即不这样为什么不行。那么必将会对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逐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要培养学生小结、归纳的能力
在进行单元或学期复习时,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把知识点从整体上梳理一遍,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有机认知结构,并从中提炼出物理思想方法,发展自己的概括归纳能力。
学习物理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书由薄到厚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不知到多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识逐步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仅有这个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第二个过程,就是书由厚到薄的过程,所谓书由厚到薄,就是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便于储存,便于记忆,便于提取,便于应用,而课后复习是由厚到薄的重要途径。
四、要鼓励学生精做练习,举一反三
物理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一定的技能,如思维的技能、解题的技能、运算的技能等。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活动方式。因此,练习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复习阶段,做一些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在做练习时要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在题量多、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尤其重要,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一般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合理安排时间,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在练习过程中要控制难题,把练习重点放在重要关键的知识点上。
参考文献:
[1]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