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异化的人情

2019-09-17牛宗萍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礼物

摘 要:“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国历来是一个讲人情、重礼仪的国家,在农村更是如此。近几年异化的人情使人们“人情消费”大大增加,礼物失去了情感表达的功能,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本研究以“农村人的送礼行为”为研究主题,以山东省东营市D村为调查地点以笔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为个案对人情的异化、人情开支、礼物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异化的人情;礼物;人情消费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国历来是一个讲人情、重礼仪的国家,在农村更是如此。农民之间的这种礼尚往来,增加了相互之间的感情,加强了人际间的团结和互助,形成一种友爱、和谐的氛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近年来农民的人情消费不断上升,有的地区人情消费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家庭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人情消费所占的比例不断加大,居高不下的人情消费使不少农民为“人情”所累、所困,异化的“人情”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绊脚石。

一、“面子工程”的礼尚往来

费孝通早就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在这个环境里人们之间往来密切、守望相助,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无等差的,而是在血缘关系的基础和儒家伦理的规范下发展出来的一种带有社会交换性的社会行为,中国人重“情”且把它建立在家的基础上,结果中国人不但讲人情,而且把人情分成亲疏远近,构成人情上的等差主义。西方人的交往行为与中国人截然不同,他们的情是发自内心的,想跟谁交往就跟谁交往彼此也不会在意礼物的轻重,“我”与“你”的交往单纯因为你是你我是我,不会掺杂太多的外在的东西,出于情感的交流而馈赠的礼物当然也是发自内心的。而中国人的情是受到外在规范制约的,受“礼”的约束。其结果是人与人在礼貌客套上的相互牵制,并导致人情的形式化。如:“送人情”或“送礼”,此时人情已不再含有亲者之情,礼也不再有长者之尊,仅体现在中国人人际交往方式的形式主义。“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的形式化在本质上是礼的形式化,礼对情的规定导致人情不再是真实的情义或心愿,而成为一种表示一种象征,交往的双方已不顾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也只强调面子上是否过得去就行。这样的例子在D村不胜枚举:

在一次临近春节时候的家庭闲聊中,三十多岁的哥哥苦笑说:“现在家里放着的要送给长辈的礼品已经堆成小山了,说我是搞批发的都有人信啊”妈妈附和说道:“对年轻人来说过年就是过关啊”“谁说的不是呢,没办法,辈分在这呢能咋办?一年年的光过年送礼得花多少钱吧!”

从两人的对话中就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得到,送礼这样的人情往来是受到外在规范制约的,哥哥是小辈的理应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夫妻双方的长辈准备礼物,但是这样迫于规定的“尊重”又有几分真感情在里面呢?我有很多次亲眼见到过过年送礼时候的情景:年轻人提着一箱酒一箱牛奶进了长辈的家门,说一句“过年了,给您搬了箱酒”“哎呀这孩子,买啥东西啊,年轻人过得紧巴巴的”彼此之间就这样站着寒暄几句,然后年轻人匆匆离去接着去给别的长辈送礼。虽说长辈嘴里寒暄着买啥东西啊,记得自己就行,但是早就暗暗的盘算着谁来送了礼谁还没有来,而且在年轻人走后马上就会翻着送的礼物仔细打量看他的质量然后悄悄地和去年收到的礼物进行比较看是否今年收到的礼物比去年的更好,如果自己有需要送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会将收到的礼物转手送给别人。这一系列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的送礼只是流于形式,面子上过得去就行,至于感情,真真假假又有几分呢?

二、人情、关系网的建立维持:真真假假有几分

在中国人的关系中,人情多用来指发生于物质间及感情间的交换方面,他更多的通过实际利益的交换来体现,即使感情相互增进也要通过实际利益来实现。由此一来,人情很容易含有感情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功能,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会存在计谋性,这种计谋性会用于大大小小的关系,包括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之间,因为如果不进行个人内心的谋划和算盘,个人利益上的委婉的或迂回的诉求就很难实现,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有人会引起个体的注意认为他们是对自己有用的人,这些人不免就会被纳入到个体谋划和盘算的行列中,尽可能的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圈内人”整合成自己的关系网。于是对有钱有权的人,人们就会拼命巴结,以图在自己有难处的时候别人会帮自己一把。农村中对村干部的这种行为尤为明显:

有一次村干部的儿子要结婚,几个大娘一起在商量随多少錢,啥时候去。这个说“俺们家和他家平时没啥往来,我就随二百吧!”那个说“不行啊,明年还想求他包点地呢,得多随点看出点意思来”

当官的家里办事情全村人都来送礼,从几个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有的人是平日里和村干部没什么来往的但是他家有办事的时候还是得表示一下,原因就是你是有用的人我以后可能还会有用到你的时候,这条关系网不能断掉,要是放在普通的人家这样的情况大可以不用随礼,但是村干部可就另当别论了。再就是有求于他时会特意表现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于是多拿些份子钱为日后好办事做铺垫。于是,村干部家办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院子里门庭若市,甚至一些低保户、五保户都会来送礼,就是为了求一方庇护。村干部本该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现在却扭曲成为了求他们办事而去讨好他们,这么一来老百姓本该享有的权利,却被自己慢慢的抹杀掉了。

另外关系网的维护也是一门学问,许多曾经的朋友就算现在互动早已没那么频繁,但还是需要时不时地互相问候一下提醒对方还有我这样一个朋友。这样的情况在婚礼、丧事、孩子满月酒、升学宴等场合经常会看见,例如笔者的升学宴上:

家里出现了好多都没怎么见过的人,好多人都不知道给人家叫什么一时挺尴尬。更多的人虽然平时不怎么见但我是认识的,几个是父亲原来共事的伙伴,现在早已拆伙,平常也不见走动,只是在过年的时候由我来复制别人发给爸爸的很华丽但有失内涵的短信改一下名字然后粘贴发给他的那些无关痛痒的旧友,再就是会在对方家里有婚丧嫁娶的大事时也有些走动,除此之外几乎不走动,我想这之间朋友的情谊已所剩无几,只是为了偿还彼此的人情债吧。

无关感情只为世故的交往让人可悲,但靠这样的方式一直联系维持着的人,维护着的关系网在农村是很多的,在这里我认为套用“格兰诺维特认为的弱关系在人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一观点可能并不适用,中国人还是强关系更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所以这样苟且维持着的关系网真的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一把吗?不觉让人产生疑问。

三、反思与结语

中国人的交往真真假假能分清几分?我一直坚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真心真意付出的,也由衷的佩服和羡慕那些能够出自本心交到挚友并一直彼此陪伴的人。但是为了所谓的“人生路、仕途”我们总是需要圆滑世故的,在这寥寥几个只有之外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出自本心的交流又有几分呢?这个问题值得反思,要如何活出跟随本心的自己。但是这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中国人的情是受到外在规范制约的,受“礼”的约束。其结果是人与人在礼貌客套上的相互牵制,并导致人情的形式化。如:“送人情”或“送礼”,此时人情已不再含有亲者之情,礼也不再有长者之尊,仅体现在中国人人际交往方式的形式主义。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按规定办事就会理所当然的被扣上“不会做人”的帽子。总之,农村的人情世故存在诸多陋习,异化程度很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沉重负担。一方面应依靠政府和民间组织这种外在强力进行推动变迁,通过行政管理的杠杆,以外部强力作用于传统乡村道德文化,这种方式可以较快地推动先进的道德文化融入传统的乡村道德文化,具有强制性和显效性另一方面,即是挖掘乡村道德文化和传统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农民自省自救、自我减负,实现其内在素质的自我扬弃更新,使它从一个被动应变的过程,过渡为自觉转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4-75.

[2] 李曉青.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农村人情消费[J],理论视野,2012(2).

[3] 赖凯声,孙晓冬.中国城乡家庭人情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6(5).

[4] 李南.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 陈波.农村“人情风”为何越刮越烈?[J].农家参谋,2016(9).

作者简介:牛宗萍(1995.04- ),女,山东东营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