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的着力点
2019-09-17高宏桥
高宏桥
摘 要:自上世纪末开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拉开了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序幕。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管理人才过多与我国粗放型生产加工企业需要大量初级应用人才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与此形成参照和对比的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凭借扎实的技能优势,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这也使得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体育作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倡导帮助学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一直只是被动地发挥着帮助学生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作用,在广大师生的心中也只是副科般的存在。笔者认为,在倡导素质教育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当下,借助体育课程蕴含的巨大价值,完全可以在育人方面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从这点意义上来讲,围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体育课程必须要不断探索出更加符合教学目标的着力点。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着力点
在倡导帮助学生收获知识、掌握技能的职业院校,通常都把专业技能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而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更是出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很难在学业上取得更大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在职业院校的体系中,如果能够妥善开发出类似体育这类学生乐于参与、寓教于乐的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功能,必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引导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教学观念落后
通过走访调查不难发现,不少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明显存在课程管理者和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情况。在汇总分析后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教师教法过于传统和单一。因为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遗毒很深,一些教师自基础教育阶段接受了大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氛围,不自觉地难免沾染有应试教育模式下教育教学的影子。与此同时,由于课程本身在师生心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建立自身的影响力和地位,使得一些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就只是去走个过场,无暇或者没有必要更新教学观念。除此之外,长期以来,热爱和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总是被人们带上有色眼镜看待,这也使得整个社会对体育从业者与偏爱参与体育运动者存在偏见,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文化课程已经很差了,在学校就应该赶紧迎头赶上,不能老是参与体育这类对考试成绩、技能增长无关的事情,这些必然都会制约到体育教学观念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体育课程在职业院校的开展情况来看,在必修课程的序列中。但是在职业院校的环境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职业技能教育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过程要求非常明确,甚至到了精细化的程度。而体育课程虽然属于必修课程,但是在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设定到考核评价,只是强调传授体育运动的技能与方法,而并没有过多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建立与形成方面下功夫,这样必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社会契合度缺乏
从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来看,一切必修课程都将围绕学生技能的提升与应用来开展,突出其职业化的特点。而在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当下,职业院校更应当让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别于一般的高等院校,真正体现出职业化的特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而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需要不断提升社会契合度的当下,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要量身打造的无非在于体育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方面,这些都将是今后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调整的方向。
二、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课程创新教育思路
(一)创新教育理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与变化,职业教育也在新一轮教育发展的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要确保职业教育永葆生命力,培育出更多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然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多年的实践教学告诉我们,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及体育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符合现在和未来教学实际需要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不断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结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推动体育课程理念的创新。
(二)创新教学内容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数额的不断增长与提高,加之教育行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当代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成长在科技和经济全面发展时代的新青年,获取到了更好的成长和受教育环境。而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来看,也鼓励教师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实际,根据学校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创新学生思维
俗话说的好,思想是行动的前提。而从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实际来看,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正能量的引导,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健康的思维模式。从这点意义上来讲,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做好传授运动技能、体育健康知识等基本教学工作,更要在启发和调动学生把脑子转起来方面下功夫。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如下一些做法: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体育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本来就是一门寓教于乐的课程,在保持良好课堂秩序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允许学生们合理地“动”,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中收獲知识,掌握技能;其次,在消除师生距离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一个阶段或者一堂主题课程结束以后为学生进行设疑,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多种方式围绕下一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解和预习,并将学生的表现计入学期成绩中;再次,教师要结合体育课程本身一些教学内容的竞技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大脑,为了获取更好的运动成绩或超越他人,积极构思能够提升自己运动竞技能力的办法,进而通过思考提升经验和思维能力。
三、尝试以信息化教学创新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搭建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信息高速公路快速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多媒体教学等社会大众都耳熟能详的宏观形式,体育教育在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方面也有着明显的进步。例如从借助PC端计算机的网站信息传播平台,到现在依托于智能手机端的APP平台,日渐丰富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也呈现在了广大师生面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体育课程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可以为更多师生认可与接受。而在强调教育教学前瞻性和延续性、职业性的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课程管理者、体育教师必须要围绕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实际,明确目标、筛选和建设符合未来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数据库资源。在时代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做好自身的升级与丰富,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教师制定和指导教学过程有据可依、有档案可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尝试建立信息化的课程考核及评价模式
从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实际来看,沿用多年的体育课程考核及评价方式相对单一,由于体育课程作为丰富学生学习的辅助这样一种定位的存在,使得学生们只要按时来上课,从考评结果上必然是合格无忧,个别运动技能或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往往会分数略高一些。整体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当下还是在沿用比较传统的专业技能测试加上平时表现分相结合的打分方式,不会为难参与体育课程态度较好的任何学生。而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挥棒下,将会在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更大程度上规避教师人为或情感因素主导的随意性,更加提升对于学生全方位考核评价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智能手机基本在当代学生手中人手一机的今天,通过一些电子表格、网络平台、云空间的建立,通过在计算机上设置相应的计算程序,可以让学生实时了解到自己平时的成绩,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准以后努力的方向。最后,通过总成绩的展示与发布,让考评过程变得公开透明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学习
自上世纪末互联网在我国生根发芽之后,各类社交软件和社交版块就呈现出火热发展的状态。而随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广泛应用,各类社交平台、软件被人们逐渐应用到了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了重要的社交工具。从当前的实际来看,QQ、微信、微博作为主流的社交软件,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选择。而在职业院校当前的管理中,相信很多班主任都建立有班级的QQ群、微信群,便于班级管理。而在这样一种利好的环境下,体育教师可以加入到这些群组中,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群组中学生集中的优势,把一些帮助学生课外锻炼,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视频、图片、新闻链接等发到群里,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好信息平台的互动性,满足学生咨询和接受课外锻炼指导的需要。
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渗透职业指导理念分析
(一)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在今后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如果没有一个良好身体,缺乏旺盛的精力,必然会在参加工作、获取劳动报酬方面处于被动的位置。而从一个职业者职业发展初期积累经验,以便于今后走上更高的职位和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的角度来讲,身体素质无疑是最终能够制胜的关键法宝。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基础目标,而在通过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学生通过不断练习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建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更强的自信心。例如,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腿部肌肉练习和心肺功能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今后可能面临的实际工作环境存在长期站立或者高强度的运动量,使学生在内心明确为了职业发展应当着重锻炼的侧重点。又如,对于汽修、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由于在检测维修的现实工作中,难免面临手工拆卸、搬运的现实需要,要着重增加学生的腰腹力量,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这就需要教师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兼顾个别教育的实施。
(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技能
笔者认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体现为学生未来工作服务的精神,将体育项目进行重组结合,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提高安全意识与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教学与未来工作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意识培养,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在开展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分析,并不是所有专业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职业引导,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三)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职业品质
在职业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应当将教学课堂设置成社会,使学生能够在课堂训练中感受到社会工作中的竞争与压力。教师可以举办體育比赛,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角色之间进行磨合,学生承担各自的责任,有助于学生与情感生活相结合,提高语言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通过体育教学与职业工作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状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用丰富的措施来创设社会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坚持到底,锲而不舍的精神,进而养成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