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9-09-17王守仁
王守仁
摘 要:作为一线数学老师,在致力于深入推进数学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前提,以实践研究为载体,追求“技术与数学”的深度融合。从个体实践层面,阐述了从日常教学中去不断实践和探索,加强学习设计,推广学习软件,形成技术运用常规,从而实现信息时代数学学习新路径,促进师生双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
一、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
信息化是这个时代赋予教师的最好礼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把教育信息化由2.0版本推向3.0版本。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均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如何以积极的状态适应智能化教学,主动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去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我们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明确了趋势与方向,行动才更有价值。
1.指导主体多元化
传统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数学知识的权威,是书本知识的传递者与解释者。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式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对学生的指导,也不是以教师为界限,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指导这个班的数学,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借各种学习资源(如视频、微课、智能机器人等),让隔壁班数学老师、名校名师、教育专家、家长、资优学生、专业人士等融入日常教学,使得对于儿童的指导更多元。儿童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指导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质量。
2.教学进程即时化
普通教学模式按照“引入—新授—巩固—作业”这样的流程按部就班进行,教师按照教案走流程,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教学进程以本为本,忽视或者轻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缺少灵活调整。而移动终端的便捷性、大数据的运算力,可以实现即时采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证据。
3.学情分析智能化
曾经有学生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发出感慨:“我们不需要学习这种制图方式,用个投票器或者问卷星,要什么样的统计图都可以有。”确实,传统的统计方法在大数据技术面前已经抬不起头来。而学情分析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数据分析。例如,天仕博的“智动课堂”检测平台、“一起作业”APP、问卷星网站、“尚学”作业布置等,均可以在学生递交测试的第一时间,就实现作业全批,一方面让儿童对自己的学情有个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对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有一目了然的掌握。
4.教育决策科学化
人是感性动物,教师在课堂上的决策,常常会随着学生的表现而时晴时雨,其中,不乏在冲动之下发生错误的判断与举措。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则不看一时,看长期;不单看个人,看群体;不光看表面,而是看现象背后的原因。数据收集快速,数据分析深入,产生原因有对比、有挖掘,甚至有解决方案建设性意见,这些都成为教师科学决策的有效助力。
二、敏锐地捕捉数学教育的新动向
同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特质。我们也不能够生搬硬套,而应该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以敏锐的眼光去感受、捕捉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动向,去思考数学学习与信息化的最佳切入点,寻找最佳融合路径,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1.从课堂活动到高阶思维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人的思维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六个级别: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后面的“分析、评价、创造”是发生在更高层次上的智能活动,被称为“高阶思维”。最初的数学课,我们都是重知识点讲解,轻学生的互动。教学设计是以知识点的完成为任务进行线性贯穿,环节紧凑,形成强烈的序列性。后来,我们意识到这种课堂“忽略学生能动性、无视动态生成”的劣势,遂提出了“板块设计”,重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一个大问题为核心,设计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研究、讨论分享等活动。而经过一阶段实践后,我们发现仅设计、组织课堂活动,流于活动组织的表面形式不是我们要的最终目的。数学是培养人思维的学科,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孩子们通过数学学习,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解释现状、创造新生活。所以,目前的数学课堂,从追求活动组织,进一步升级为追求高阶思维;从形式提升到运用技术促进高阶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2.从课堂数学到生活数学
数学从自然中来,到生活中去。而现代化进程使得人能够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与自然接触的时间、机会却越来越少。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孩子们整整齐齐地端坐于四方教室内,听着老师讲、看着书本想,刷一个又一个练习题,迎接一场又一场测试——有学生发出疑问:学了数学究竟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开始反思,开始尽量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更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加强亲身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审视生活,进而用数学精神适应生活,用数学知识技能改变、创新生活。数学紧密联系生活的另一个方面,也显示了信息技术已经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应用信息技术進行数学学习已经是一种必需与必然。
3.从深度学习到深度教学
目前的数学课堂,浅层次学习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程序化、碎片化,点到即止、走马观花……所以,我们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深度对话、深层构建,然而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以教师的深度教学为前提。所以,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常规化,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下达到深度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体表现在减少是非对错式简单判断,减少引领性任务布置,致力于“大问题”设计,把“少而精”作为设计宗旨,有足够的思维含量,放手让学生目标清晰、沉下心来研究、思考。
所以,作为一线数学老师要认识到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技术与数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实现信息时代数学学习新路径,促进师生双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