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2019-09-17李强
李强
摘要:本文从民营企业并购中的常见财务风险类别出发,分析定价、融资、支付以及运营整合四个方面的风险情况,然后进行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从并购财力、信息、决策水平等角度展开论述,最后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并购过程中的审计监督以及改善政企关系等,希望能为民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控制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民营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在国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大幅上升,民营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大规模增长。为了进一步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采取并购等方式实现自身突破性的发展。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会随着各项财务决策的制定执行面临相应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通常将其分类为并购前、中和后期财务风险,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类别
(一)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并购前未对目标企业的市场环境、生产运营能力、企业价值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也未合理的评估自身的并购能力和并购收益价值。另一方面目标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会计和审计的局限性较大、缺乏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可靠性不高,无法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估价参考,使企业产生了错误的并购估价[1],可能导致高额的资金支付,加大并购企业的负债率,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
(二)融资风险
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其中内部融资是一种常态化的企业融资形式,这种融资方式会占用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容易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风险;而当企业缺乏并购资金时会倾向于通过自身的信用水平和资产抵押向金融机构借款,使企业承担着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企业的资金运转压力较大,一旦资金管理不当,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管理困境。
(三)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通常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以及混合支付三种形式。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以现金支付为主,这种支付方式虽然操作简单,易于接受,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一些企业在并购支付时还会采用股份支付的方式,虽然会减轻企业的现实资金压力,但会改变企业原有的股权结构,损害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也会引起一定的财务风险。
(四)運营整合风险
并购的最后阶段即运营整合阶段是企业并购过程中风险最大的阶段,通过对大多数并购失败案例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运营整合不顺畅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占比较大,首先在运营整合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资源整合、生产运营、债务偿还等方面,会产生相应的资源配置风险、运营管理风险以及偿债风险等相关财务风险。其次,这个阶段是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融合过程,又会因为组织结构不同、经营模式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产生诸多冲突对抗,引发经营风险,使并购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并购效果。并且由于支付了大量的并购资金,企业的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短期内无法加大生产经营投入,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低下,股东权益下降,产生收益风险。因此,加强运营整合阶段的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成因
(一)并购企业财力不足
随着民营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企业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项经营收益成本压力也在逐渐变大。但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自身发展情况盲目乐观,实施大规模的扩张战略[2],却忽视了收益的长期性和短期内大量的资金投资需求,使企业资金运行紧张,企业财力严重不足。这种对自身财务能力缺乏认识、对企业资金运行模式缺乏评估的行为是企业资金产生资金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目标企业信息不对称
全面掌握目标并购企业的信息情况,对并购企业做出战略性的并购决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些目标企业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考量,往往不会披露太多企业财务信息,甚至会通过更改财务报表数据掩盖已经存在的企业经营危机,使并购企业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数据,无法全面掌握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做出错误的并购决策,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困境。
(三)并购活动缺乏理智的战略思考
并购活动通常是并购企业为了进行企业扩张,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自发性的市场行为。但当前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不考虑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并购能力,对并购活动缺乏理智的战略思考,而并购了一些对企业生存发展毫无积极意义的企业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担,还耗费了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制约了企业开展其他收益增长性活动,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经营风险加大。
(四)并购的政策环境变化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急于解决部分国有企业亏损难题,鼓励民营企业并购一些面临经营困境的国有企业,并给出超越自身权限的并购鼓励政策,或者由于领导换届,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治理办法,上一任官员诸如税收优惠、土地出让等政策许诺均无法兑现。并且在并购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具备足够的敏感性,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因此承担巨大的环境变化风险,进一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民营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控制风险高发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财务审查,实现信息对称化
民营企业首先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工作,要求目标企业提供核心的财务报表数据,并与其实际情况仔细核对,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出及时评判,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协助目标企业的报表数据核查,对各项指标展开深入调查,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化、公开性、对称性,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降低定价风险。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选择多元融资途径
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尽量发展多元化的融资途径[3],在进行内部融资时可以利用现金等价物等融资途径减少企业内部大规模的资金流动;由于外部融资包括银行贷款、认股权证、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对于短期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并购可选择短期借款,其成本相对较低。但企业也会同时承担较重的还款付息负担,一旦资金安排不当就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因此要注意尽量避免民间及高利贷等融资途径降低企业的利息支付,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规避融资风险。
(三)借鉴现金支付经验,保障并购平稳过度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者还是要充分借鉴国外企业并购支付经验,选择适当的并购支付方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如通过质押企业存货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使用现金与股份制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通过换股或增股方式满足并购资金需求,保障资金流畅通,平稳的实现目标企业的并购。
(四)优化决策程序,完善运营整合计划
一方面要健全企业并购制度,制定严格的并购风险内控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强化并购风险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层要提高并购风险防控意识,规范化企业的各项并购流程,可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如资产评估机构等开展独立、公开、专业的审计活動,帮助其做出合理的并购决策,同时正确看待政府的并购优惠政策,要结合市场情况及企业自身状况做出决策。另一方面要制定完整的运营整合计划,提升企业的结构性风险防范能力,塑造统一的企业文化,化解并购双方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冲突,优化企业整体的组织机构,妥善并迅速完成运营整合流程。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民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防控要综合考虑企业并购各个方面的风险评估,降低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强化财务协同效应,帮助并购企业顺利实现对目标企业的并购,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焰.民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中国商论,2017 (18): 70-71.
[2]陈先华.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和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7: 93.
[3]王晶晶.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7 (13):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