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兴趣

2019-09-17余淑玲

读写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技术

余淑玲

摘 要 当前人类已迈入了一个知识和信息占突出地位的新世纪。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再是传授固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与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爱好;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11-01

利用信息教育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各种知识、方法、技能和品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为了开展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中心学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给予帮助和大力支持,并做了以下工作。

一、具备的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条件

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中心学校有多媒体教室1个,学生机房2个。地处农牧区,学生家里拥有计算机的人数比例很少,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非常渴求。年轻教师多,所以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采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花许多时间去寻找信息并加以处理,加大课堂中的信息量,以带动学生查找信息的主动性。同时,要给学生以机会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加以引导,使学生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无法处理的,因为容量太大,无法完成教学工作,所以需要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里进行教学。教师要自己制作課件,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做准备工作时,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白目的是什么,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以备运用。

三、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时主要从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查找资料及课堂上的讨论发言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本学期笔者教六年级的民族常识课,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了解中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通过每个章节的系统学习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文化等。

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中心学校地处祖国的西北部,对内地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了解很少,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枯燥,没有效果,于是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启发学生对自己身边少数民族进行调查,使学生对部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民居特点等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比如,播放各民族的图片、幻灯片或相关视频,这样直观地展现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中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和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中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各民族的分布及民族政策。

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教学容量较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只能采用教师主讲、平铺直叙的方法,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大量信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积极思考。同时,也可以把课堂内容无形地延伸出课堂,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本教材的内容涉及中国各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将教材分成两个部分,拓展辅助部分和课堂教学部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情感。

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在社会中起到什么作用。所以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一条正确并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所期盼的。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