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
2019-09-17周婷
周婷
摘 要:语文是伴随人一生的学科,所以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習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渗透
当前教育改革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为基础。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线的语文小学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明确工作方向。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将汉语作为母语的学生来说,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就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注重语言能力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要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不同情景的语言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小学生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思想,要通过日常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达到。首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朗读练习,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学生。例如,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读书分享大会,学生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每个学生都要把推荐理由阐述清楚,这就要求学生不光要认真阅读作品,还要把读书感想表达清楚。其次,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争取给每一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孩子们养成自己表达的习惯。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缺乏自信,表达能力差就获得机会少,这样他们永远没有进步空间。最后,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以及分角色情景表演等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注重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
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等各方面发展,都需要思维能力带动学生参与思考,因此思维发展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读、写、说、听这几方面的能力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理解能力,借助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以及有效的情景对话等,带动学生参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为例,课文教学目标包括:一是学习生字、理解生词;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3段;三是了解由总至分的课文结构;四是理解课文表达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让学生自行画出生字词,对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学生自行阅读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概括内容、归纳文章思想,再对不全面的地方予以指导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中,注重工具性能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特性,把艺术审美鉴赏方面的内容遗漏了。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所以,教师要做好艺术审美鉴赏工作,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协调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也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散文的意境,感受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说文学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也是在学习中不断培养的。比如赏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名句,庐山优美的风景在作者大胆、夸张的描写中,仿佛将一幅极其优美的画作呈现在读者眼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引领学生从艺术的视角去鉴赏,增加思维深处的美感。
四、语文教学要传承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历史悠久,汉语文化也源远流长。我们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只有接触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才能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不成熟活泼好动,需要在教学时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只有融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案,教学质量才会有质的飞跃。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强化掌握基础知识,而现代小学语文讲究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从一点一滴处积累。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教师要在课堂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转换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语文核心素养各方面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2]罗海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