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困境的解构与重建
2019-09-17林述芳
林述芳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纸笔测试进行了解可知,存在题型设置不合理、难易程度不合理、立意不准确等情况。为了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应严格根据学科的属性,设置纸笔测试习题,试题的选择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多样化的题型,确保题型立意的精准化,促进纸笔测试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及有效性。对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结构与重建措施。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教学情境;测试评价
纸笔测试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评价工作的实施及开展,需要以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为依据,确保能够将与课标相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展现出来。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测试知识点包括社会常识、道德认知、生活常识、历史知识及地理知识等内容,在进行命题选择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置题型,通过纸笔测试的形式,来完成对这一阶段学生情况的有效判断,使教师能够直观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一、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困境
(一)题型单一化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非主要学科,教师和学生均未意识到该项学科的重要性,在课程安排上,课时量减少,还有些主科的教师随意调课,占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时间,导致该项课程的时间过少。由于小学校缺乏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视,引发品德与社会学科过于边缘化,在纸笔测试命题期间,出现命题过于随意情况,一些教师为了能够节省评卷的效率,会将题型均设置成选择题形式,题型的过于单一化,导致无法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1]。
(二)难易程度不合理
由于品德与社会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并且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据的分数比例也较小,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均认为该项课程与升学无直接关系,测试题也仅仅是走形式,纸笔测试内容设计过于简单,导致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且也无法带领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究。另外,在进行测试题设置时,未能充分了解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所设置的题型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适应,通常会出现超过学生范围及能力等情况,该种题型设置方式,在表面上来看具有一定的深度,但是却无法对学生进行真实及有效的测试[2]。
(三)立意不精准
首先,测试题的设置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想脱离,大多数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试题在设置上均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对一些“专有名词”存在过分强调情况,但是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严重偏离的情况,并且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原则也呈现出诸多的不相适应情况。其次,不重视学生的能力,在纸笔测试的设置中,主要是对课本知识的再现,无法通过测试直观了解到学生学习能力,不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不重视人文培养。存在测试题素材选取不合理情况,无法直观反映出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命题方式及测试内容选择上,忽视了对学生知行合一的关注,由于纸笔测试中,命题的选择不精准及不合理,引发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测试过于简单和生硬[3]。
二、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的重建
(一)注重品德教育,展现测试评价的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重在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强化学生的参与社会、认识社会及适应社会能力,确保能够培养出有责任心、有爱心、良好个性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因此,应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效果及质量,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为测试题的合理设置指明方向。教师应充分利用纸笔测试题这一手段,来查询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参与生活的态度等。同时,还需要运用纸笔测试来完成对学生的再次学习,帮助学生接受教育和熏陶,以确保德育工作的高效落实[4]。
例如,传统的命题:竞选班级中的班长,應具备哪些条件?命题修改:竞选班级中的班长,A同学和B同学都是班长的候选人。其中,A同学是你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学习和玩耍。但是,B同学则更有优秀,对班级更负责任。你应该选谁做班长,为什么?从本次修改后的命题来看,是对学生道德的判断和评价,重在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明辨是非,但是也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所有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均能够明辨是非,无法根据题型来了解学生的道德行为。因此,通过纸笔测试的形式,不仅是对学生道德的判断,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到道德冲突,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来完成对学生精神上及心灵上的洗礼,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大大提升,通过测试的过程,使道德能够真实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通过对测试题的内容进行修改,完成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考查了学生的为人处世能力,充分展现出了测试评价的教育性[5]。
(二)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测试评价的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强化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及感悟,对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在进行品德与社会题型设置时,题目应尽量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确保能够在实践生活中完成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有效渗透,重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题型主要以判断题、填空题、连线题三种题型为主,由于题型的类型较少,可见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较为单一性。例如,传统的命题:火灾发生后,错误的做法为:A.坐天梯逃走B.将湿毛巾放在身上C.用湿毛巾捂嘴巴D.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此项命题为,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境,题目的设置以小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及主动参与意识,确保能够将测试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再如,传统的命题:写出关于诚实守信的案例。命题修改:在逛街时,你和好朋友看上了一个玩具,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带钱,此时,好朋友怂恿你去偷,你会怎么做?将修改后的命题与传统的命题进行对比,命题的目标更具综合性,并且将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并要求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行为反应,来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以便能够充分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品德与社会课程重在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学生通过对了解到的知识点进行学以致用,将思想教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三)题型的灵活性,展现测试评价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一项重要特点,课程教学工作在实施及开展期间,需要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融入学生的教学实际中去,以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提供合理化的教学渠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给予学生自由,以完成对学生良好品德素养的建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及高效开展,促进了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将开放性的题目设置作为教学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在进行纸笔测试设置时,应设置开放性的试题,需保证题目类型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性的大大提升[7]。首先,应确保题目设置的灵活性。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应重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情感态度,优化学生的课程目标,避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情况,题型设置应灵活,使学科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例如,根据生活实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本次题型设置中,主要是采用文字与漫画相结合形式,在题目中整合了责任与法律相关知识点,题型的设置分为简答题和选择题,应保证题型的新颖性,题目中重点考查学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学生对遵守交通规则的进一步认识。在题目的自主选择性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权及自主性,将其作为命题的方向,需设置开放性的题目,确保学生在读题后,能够快速进入到题目中的情境中来。例如,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事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要求学生在作答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解题。在测试题设计时,需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行为[8]。
在考查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情况,主要是采用纸笔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生活情况,对纸笔测试试题进行优化,为各项教学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将纸笔测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类重要工具,同时还将其作为促进教学与统一及学生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
參考文献:
[1]朱秋蓉.“项目式学评”带动学校评价方式变革:以杭州市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实践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9(1):57-61.
[2]朱秋蓉.小学低年级“非纸笔”测评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5):15.
[3]黄雅芳.浅谈品德与社会学科纸笔测试命题特点[J].华夏教师,2017(13):39.
[4]许惠玉.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命制的优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61-262.
[5]刘香东.美国中小学计算机考试与纸笔考试的可比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考试,2016(11):23-27,50.
[6]连碧红.“品德与社会”纸笔测试评价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2):83-85.
[7]任孝鹏,陆柯雯.社会预警指标的网络测试和纸笔测试方式的等价性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2):85-89.
[8]陈云峰.走出音乐学科纸笔测试的误区[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Z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