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甬商文化”的中职商贸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

2019-09-17朱琦晓

对外经贸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职

朱琦晓

摘要:甬商文化是宁波帮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价值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专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将甬商文化与中职商贸类专业文化相融合,对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商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商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活动、多维课堂、专业文化环境营造等途径实现甬商文化与中职商贸专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甬商文化;中职;专业文化

Abstract: Yongshang Culture is formed in long-term business practice of Ningbo Bang. It has become the spiritual value and code of conduct of habits and is a commercial cul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the Yongshang Culture with the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tra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hich cultivates versatile business and trade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s, business literacy and humanistic spirit. In this paper,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Yongshang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trad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s been realized through different way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s team, thematic activities, multi-dimensional class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fess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etc.

Keywords: Yongshang Cultu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rofessional Culture

一、文化與专业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众多学者一直试图从自身所研究的科学领域来清晰界定,这里不乏有知名的哲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至今,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被确认留存的至少有200多个。

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他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如此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我国大型辞书《辞海》中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概括的:“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我国著名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是这样阐述文化的:“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综上所述,文化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形成的产物。第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得以继承的智慧结晶。第三,文化具有多样性,它是在不同人类群体、不同地域中形成的不同的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第四,文化又具有普遍性,是人类对于理想、信念、行为普遍持有的认知。

(二)专业的概念

职业教育是应个人的就业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岗位需求发展而来,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区别于基础教育所推行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专业是职业院校的基本构成,它是以地方经济产业需求为导向而设立的学业类别,它的设立需要面向社会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专业承担着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责任与义务。

(三)专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结合对文化特征的梳理与对专业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专业文化:专业文化是指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专业学生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形成习惯的被专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并最终指导与规范专业成员的理想、信念与行为。

专业文化是基于专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备文化的四个特征外,还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征。首先,它具有职业性,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以服务于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设立原则决定了专业文化应具有产业性或行业性;第三,各专业所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这就要求专业文化需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又表现为专业文化的区域性。

二、甬商文化溯源

甬商是指“宁波籍经商的人”,也称“宁波商帮”,是中国著名的十大商帮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甬商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记载;唐宋时期,以“商舶往来,物货丰衍”来形容宁波的贸易繁荣;至明清时期,宁波的航船,可通关东、河北、天津、山东、福建、广东等地。这就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除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宁波商帮的产生与发展,深厚的人文环境也直接影响了宁波商帮的经商理念。宁波素有“文教之邦”的美称,这里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后期的越国名臣范蠡被世人称为“忠以报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曾在宁波东钱湖的陶公山经商数载,治产数十万,他的经商理念“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务完物,无息币”等对宁波商帮产生深远影响。

区别其他传统商帮的先商后儒,宁波商帮呈现的特点是亦商亦儒。自古至今,宁波人注重对子孙的文化教育,文化思想传承于明代宁波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与清初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代表宁波籍思想家黄宗羲,成为宁波商帮传承的文化基因。王阳明重视商业,同情商人,认为人应该“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也就是提出身份无贵贱之分,职业无好坏之分的思想。他所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后世宁波商人“敢为天下先”的经商品格的思想之魂。黄宗羲倡导的“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的思想,主张通商惠工,反对重农抑商。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作为传统十大商帮唯一实现群体性现代转型的商帮,涌现出一大批举世闻名的商业巨擘: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影视大亨邵逸夫,毛纺大王曹光彪等。据统计,在海外创业的宁波帮,分布于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过30万,人数虽不多,但能量巨大,重乡情重乡谊,同乡辅助观念很强,而且能风雨同舟,共同抵御经营风险。

甬商文化或者甬商精神是宁波帮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精神价值、行为规范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归纳起来可以用五句话概括: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

三、甬商文化与中职商贸专业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以培养适应一线生产、服务需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职商贸专业人才培养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知识结构上看,需具有深厚的商贸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不仅需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的能力,而且还需强调健康人格的塑造。特别是在職业素养的塑造上,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严格按照行业企业操作规程工作;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与吃苦耐劳精神。所以中职商贸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商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通过专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更加凸显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足于宁波这块商业氛围浓郁、商业历史底蕴深厚的土壤中,商贸专业文化建设拥有先天的可借优势。地域性的商帮文化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影响深远,而作为未来将从事商业岗位的学生群体,也是传承于弘扬地域商帮文化的新生群体,这无疑彰显了地域性商帮文化对商贸专业学生素养培育的独特价值所在。因此,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将甬商文化融入到商贸专业文化建设中,有利于专业人才的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与健康人格的塑造,是推进商贸专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商贸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四、融甬商文化的中职商贸类专业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一)以骨干教师工作室为载体,构建基于甬商文化精神指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导者。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表明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高度充分认识到较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同时《意见》还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此,为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塑造拥有健康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商贸专业人才,有效传递宁波商帮精神,教师队伍的“商魂”打造需求迫切。

为更好地打造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组成立专业骨干教师工作室,并且以此为平台,通过开展商帮讲座、商帮论坛、读书讲学等各类活动,着重培养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更好地领会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入企实践,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感受甬企文化,将企业文化精神、职业精神融于专业知识体系中,潜移默化塑造学生商业素养。

(二)构建商贸专业文化节,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传递宁波商帮精神

校园文化活动是传递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结合商贸专业特色,构建每学期为期一个月的商贸专业文化节,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员参与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宁波帮文化,让商贸专业师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感知甬商文化。

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或知名学者进校为师生开设商帮风云大讲坛;在校园主干道两旁开辟“星光大道”,以典型宁波帮代表人物事迹为载体宣传宁波帮精神;以班级为单位开一堂形式不限的以甬商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开展主题竞赛活动;通过商帮影视观摩活动,加深学生对宁波帮精神的感悟;通过营销策划与创业一条街活动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商业活动。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有效帮助学生感知宁波商帮精神,大大推动了融甬商文化的商贸专业文化建设。

(三)多维课堂植入宁波商帮精神

在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甬商文化,以多维课堂模式植入宁波商帮精神。首先,骨干教师工作室教师团队根据中职商贸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现有知识体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职业素养教材《走近宁波商帮》,并以选课的形式开设课程。教材从甬城风貌、宁波商帮的史脉回溯、群星璀璨(宁波帮的典型人物介绍)、宁波商帮经营谋略以及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其次,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宁波商帮博物馆、宁波商帮故居、庆安会馆等宁波商帮典型历史场所,从多方位体会感悟甬商精神。

第三,开设第三课堂,组织学生入企实践。甬企文化是甬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应企业的跟岗实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职业岗位中,体验企业文化中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敏锐的市场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塑造健康的“经世致用”的商业品格。

(四)营造融甬商文化的商贸专业文化环境

专业文化環境可以通过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来体现。在物质环境的布置上,应通过文化墙、教师、楼道、宣传栏、企业化的专业实训场所的商帮文化布置,让每一面墙说话,处处体现甬商文化,让每一处场所都能带给师生灵魂上的碰撞。在人文环境上,通过“知行合一、修身立业”的校训、校歌、学校办学理念等为载体,传递地域人文精神与商帮精神。全力打造具有浓厚甬商文化气息的环境,浸润师生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拥有商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专业品质。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夏征农,陈志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M].人民出版社,2018.

[5]杜远阳.桂商文化融入商学素养培育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7(11).

[6]陈周付,刘燕. 徽商文化与高职商科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 [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7(5).

[7]郑伦卉,肖永莉.高职专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加强中职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发展前景探究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