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怎么上?
2019-09-17梁莉李彤彤
梁莉 李彤彤
摘要:“怎样到达目的地”是一节课题研究课,承载了研究与教学的双重目标和任务。三次上课,对研究预设的情境策略、表演策略、调查策略进行课堂验证。教师从研究出发,活用教材内容,调整研究策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能和原有经验,课堂被激活;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对比,在调查中锻炼了生活能力和思维能力,生成力被激发。
关键词:课题研究课;生活场;生成力;小学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B-0096-05
“‘生活场课程激发学生生成力的实践研究”是一项市级课题。“生活场”课程,主张立足儿童立场,以儿童真实的生活或问题情境为学习切入口,体现“生活场”课程的儿童性;以项目引领、跨课融合等主要构建方式,体现“生活场”课程的结构性;以运用技术、构建模块、服务社会等主要学习途径,体现“生活场”课程的体验性;以问题的连续性生成为导引,注重学生素养指标的达成度,体现“生活场”课程的发展性。
“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中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教师按照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思路作了精心预设。由于课题研究课是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结合体,承载着研究与教学的双重目标和任务[1],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研究目标是创设综合实践课堂的生活场,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性、真实性、学科性、探究性、情感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生成力。教学内容是为到达目的地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研究内容是将研究预设的情境策略、表演策略、调查策略,带入课堂进行验证。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即引导学生更好地到达目的地。
一、第一次试上
教师像往常那样,按照教材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教学设计。考虑到这是一节课题研究课,为了体现“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儿童立场和生活立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在完成运输任务和出行旅游两个教学环节,教师利用超级飞侠乐迪这一卡通人物,将情境策略贯穿课堂始终:首先,由乐迪送包裹,导入课题;其次,运用表演策略,让四位学生扮演不同的交通工具,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在物品运输时的作用、特点,完成四项运输任务;最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课前研学单一稿”(见下单) ,让学生交流调查结果,为张天明全家出行设计最快捷的计划。
教师的教学设想是通过乐迪这一学生熟知并喜爱的卡通人物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却出人意料:学生除了看到卡通人物感到片刻惊喜外,其余时间反应一般。整个课堂就像一面无风的湖水,平淡无奇。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生活?才是激发起学生生成力的学习?预设策略与课堂实际达成为何相去甚远……
面对第一次试上出现的问题,课题组与执教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发现:教材中选取的运输任务及出行计划,虽然取自日常生活,却非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过的生活,更非灵动的生活。很多学生对于南京和九江,头脑中根本没有地理概念,选择交通工具时大多靠猜想;运输任务“苏州一家食品厂的食品运往木渎大润发”中,对于“食品”一词没有指明具体内容,学生在选择交通工具时一味求快;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交通工具,设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实际却与他们的个体经验脱节……总之,当课堂远离生活,远离学生的真实体验时,即使是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和表演形式,也无法在学生的内心激起波澜。
课题组第一次意识到,课题研究课并非简单的“教学+研究”,那种自以为将研究预设搬入课堂,镶嵌进某个或若干教学环节的想法,并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改变课堂的目的。课题研究课应该回归研究的本原,吃透研究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预设,反复验证,科学评价。因此,有了第二次试上。
二、第二次试上
第二次试上前,课题组围绕“生活场”课程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生活场”课程所提倡的生活,应该回到儿童立场,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幻的生活,回归儿童熟悉的生活而非陌生的生活,回归儿童丰富灵动的生活而非简单呆板的生活,这样的课程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各项活动和经历的总和,教学就是要把生活中与学习息息相关的诸多因素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起來。所以,好的课堂必须创设最真实的生活情境,这种情境不是单一的生活中的元素或片段,而是能够把生活较完整地,最真实地呈现出来的“生活场”。
因此,第二次试上,教师决定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重新设计。
(一)调整教材,情境创设“生活场”
“品德与社会”课程每一课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材内容不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但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时间差,导致很多内容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脱节。只有用贴近儿童真实生活的素材创设的生活情境,才能生成学习的行动,才能激发学生的生成力。认真研读教材后,教师从儿童真实的、熟悉的、丰富灵动的生活出发设计教学,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来,情境创设出两种“生活场”:出行“生活场”和运输“生活场”,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和修改(见表1)。
(二)调整策略,问题贴近“生活场”
在运输“生活场”教学环节,一位学生的爸爸恰好在运输公司工作,为了加深学生对运输“生活场”的体验,教师借助这一真实情况,提出帮助同学爸爸解决运输难题,以问题生成策略取代之前预设的情境表演策略。
问题导引:请你帮助同学爸爸解决以下运输难题,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方式,说明选择理由并给出安全贴士。
问题一:如何把苏州东山的杨梅运往木渎大润发?
问题二:如何把东北林区的木材运往苏州市区?
问题三:如何把秦皇岛煤运码头的煤运往上海?
问题四:如何从台湾把捐献的骨髓运到苏州?
由于有了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所涉问题均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很快就能够调动起生活经验,列出详细的出行计划。问题导引下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成力。
(三)调整“研学单”,实例调查“生活场”
调整后的“课前研学单二稿”(见下单),避开学生陌生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及其场景进行调查,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运输方式,体会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性。研学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了不同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更好地參与其中。
(四)设计“路线表”,真实策划“生活场”
由于出行计划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如路线、时间、成本、气候等诸多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多方考虑,周密计划,教师增设了“出行路线表”“小组汇总表”,从出行成员、出行方式、路程、路线、费用、所需时间、选择理由等方面帮助学生通盘考虑。出行路线表让学生课前完成,课中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汇总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并从安全性、环保性、便捷性、经济性以及个人爱好等方面综合评价影响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
第二次试上后,教师觉得整个过程很奇妙,看似简单的几张表格,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似乎忘了身处课堂。特别是“出行路线表”,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生活场”,学生就像鱼儿游回水里一样,畅通无阻地进行思考和规划……在这个“生活场”里,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自由自在、思维的碰撞、亲自探索的乐趣,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畅快。他们围绕“如何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一学习主题,飞快地向目的地游弋。
三、第三次试上
第二次试上后,课题组和执教教师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喜悦,当研究与教学碰撞过后,课堂会发生奇妙变化:表格作为情境创设的产物,让学生感受到了亲自体验、探索、感悟的快乐,让教师做到了放手、引导、启迪,让“生活场”得以情境还原。
然而,课题研究课的性质决定了研究预设是一种反复验证、不断完善的过程,对研究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孤立地靠一节课来承担,而是一系列研究课形成的序列,经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2]。因此,聚焦这节课,课题组又进行了反复研讨,发现了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课前指导不是很到位。学生对出行路线表中的一些设计没有真正理解,表现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一味考虑时间成本,对费用、路线、安全、现实情况等关键因素考虑不周,因而出现“一边倒”现象:大部分学生选择飞机、高铁、火车出行,只有少数学生选择轮船、大巴以及自驾方式。而且,选择轮船的学生,没有了解清楚上海到大连的轮船已经取消这一现实情况。另外,学生对“影响到达目的地的相关因素”打星时,很多组没有选,原因是学生对相关因素的含义理解不清,教师课前也没作特别说明。
2.学生思维没有贴近“生活场”。从课堂反响来看,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表格与真实的生活情景没有建立起紧密联系。另外,相比出行“生活场”,在运输“生活场”环节,课堂气氛较显冷清。一方面,出行“生活场”用时过多,导致运输“生活场”匆忙收尾;另一方面,人的出行到物的运输之间,缺少顺利过渡,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断层”,不能快速建立起联系。事实上,从人到物,两种不同的“生活场”体验,对学生生成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第三次试上时做了以下调整:
1.简化表格,优化出行调查。课题组讨论过后,重新调整出行路线表。在“出行成员”一栏中,去掉了“年龄”“健康等级”等非重要影响因素,仅在汇总表中呈现,简化个人出行表填写;“出行方式的缺点”与汇总表中的星级评价重复,因此删去。
2.课前指导,有效运用调查。为保证课堂教学时表格的有效运用,课前,教师先大致了解了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对每组人数进行了粗略计算,对填写错误处作了及时纠正,然后,对课堂小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由专人负责汇总、展示,确保小组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
3.小组合作,激活生活体验。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怎样的出行计划才是最优化、最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时,将选择同种出行方式的学生归为一组,这样更有利于激活每个人的生活体验,用集体的智慧为生活引路。以下是运输“生活场”课堂片段: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交通工具除了帮助我们出行,还可以帮助我们运输货物。我们班张睿同学的爸爸是运输公司的老板,他最近接了四单运输任务,但是不知道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正在发愁,你们能帮帮他吗?请各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你们分别选择了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生1:我们调度汽车把苏州东山的杨梅运往木渎大润发。理由是两处地方都在一个城市,用汽车运送更为便捷、经济。
生2:我们调度轮船把煤从秦皇岛煤运码头运到上海。因为秦皇岛是码头,可以通过水路直接去上海,另外轮船的运量较大,运费便宜,运输安全。
生3:我们调度飞机从台湾把骨髓运到苏州。因为要运送的是人体器官,要保证不在路上出事,并且速度一定要快,价格不是问题。
生4:我们调度火车从北方林区运输木材到南方。理由是木材量大,运输需要火车来帮忙,而且火车运送速度也不慢,价格又不贵。
选择同种交通工具的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不但合理选择了交通工具,而且成功地解决了生活难题,获得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成就感。
四、三次试上的重新审视
“怎样到达目的地”的三次试上,让课题组深深感到: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一种向目的地的靠近,这种前进的过程,让研究的目的地更为清晰,视线更为开阔,也让研究者的头脑变得越发冷静。我们回顾三次抵达,用更加理性的目光审视这种过程,将更有助于我们的研究抵达彼岸:
(一)让研究预设回归研究的初心
课题研究课是把研究预设带入课堂的一种尝试,是对研究预设的证实或证伪[3]。这就意味着研究预设必然经历反复尝试,不断调整,直至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是以研究理念为轴心进行运转的,脱离了研究,即使是再“出彩”的一节课题研究课,也难以成为一节成功的课题研究课。这节课的研究预设从最初的“情境策略、表演策略、调查策略”调整为“情境策略、问题导引策略、调查策略”,在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完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研究初心的一次次回歸,只有回归到研究初心的研究,才能够更为理性、更为清醒地看待课堂上正在发生什么。
(二)有了调查就有了更好的发言权
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充分证明了调查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同样,进行任何科学实验,都是从调查起步。在这节课中,教师课前设计的三张表格看似简单,实则用意深刻:每一张表都是调查,有个人调查、小组调查、全班调查。在充分调查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学生不但了解到各种交通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了解到更多人在选择出行方式时的思考方式。三张表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活跃在课堂里,这样的设计,更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生成力。而调查结果也是最有力的依据:通过各组、各类、各项调查数据对比,学生自然而然从量化的数据中发现出行选择的倾向及倾向背后的原因。这样的调查实践,不仅让学生锻炼了生活能力,而且在数据对比中训练了思维能力,养成了有一份证据说一句话的求真思维。
(三)研究意味着教师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回顾第一次试上,教师拘泥于教材和传统的教学理念,亦步亦趋,不愿越雷池一步,课堂反响平平;第二次试上,教师从研究出发,活用教材内容,调整研究策略,通过实际调查和经验提取,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能和原有经验,课堂被激活;第三次试上,教师反思课堂,瞄准问题,完善策略,精益求精,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自由游弋的“生活场”。纵观三次上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经过多次提纯,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带领学生抵达了学习的彼岸。在这一过程中,是研究让教师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把过去以经验为主的主观、片面的教学模式打破、重塑,使教师转而学会用调查、观察等研究方式重新审视课堂。正是经由这样的过程,教师才一步步成长为研究者,成为推动课堂前行的一股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袁玥.研究课:换种思路来教学——兼评马建红老师执教的《走进乡村》习作指导课[J].江苏教育研究, 2012(11B):18.
[2]肖林元,林静.课题研究课:教育科研扎根课堂的重要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 2013(11):66.
[3]王毅.关于课题研究课的理性思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2):73.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How to reach the destination” is a project research lesson, which bears the dual goals and tasks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ree periods of lessons can test the strategies of situation, performance and investigation in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research, flexibly use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djust the research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power and previous experience. Consequentl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activated. In addition, students hav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data to exercise the ability of their living and thinking. Resultantly, their productivity has been triggered.
Key words: project research lesson; life field; productivity;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