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画外音”聆听“文之声”
2019-09-17肖桃珍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帮助找准“突破口”,读出“画外音”,有效理解课文内容。留心导学提示,设计有效问题;紧抓关键词句,由词句入文;剖析课后习题,揣摩编者意图。
关键词:突破口;导学提示;关键字词句;课后习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在这“对话”中起引领的作用,如何带领学生去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情意以及编者选用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呢?是否有“窗口”或“绳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呢?
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帮助理解主题的暗示:反复出现的特写镜头、屏幕上的字幕、屏幕后的提示语、一段特别的音乐……透过这些,我们理解了这部电影向人们所传达的信息,那么一篇篇课文是否也能找到这样的“画外音”,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刻解读呢?纵观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文,大多是赋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细心的老师如果反复地研读文本,就一定能找准那个“突破口”,读出“画外音”,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留心“导学提示”,设计有效问题
一些教材的编者精心设计了导学提示,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每一单元以主题串成,前面有出示“单元导读”,需要达到怎样的训练,要体验怎样的情感,都有明确指出。更有趣的是在课文重要部分,会有一个小男孩抛出一个问题,这种安排既充满趣味,又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比如北师大版的《莲叶青青》一课,在描写祖母爱荷和为治病剪荷段落旁边出示了小男孩问话:老太太非常喜欢荷叶,可她……这个问题旨在理解祖母的热心肠。又如《心中的那盏灯》是赞颂父爱的文章,在写“我”看到父亲为我做冰灯还故意说不冷的部分,小男孩抛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这就是画龙点睛的问题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在众多送别诗里脱颖而出,原因何在?妙就妙在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闭上眼睛想象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你不禁会为“唯”和“孤”拍案叫绝。课文中这首诗旁出示导学提示:这江上真的只是“孤”帆吗?是呀,在当时交通方式单一的情况下,长江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且又是“烟花三月”的时节,肯定是船来船往,热闹异常,怎么会是“孤”帆呢?曾听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的,先出示情境图,讲述烟花三月的美景以及长江的繁忙景象,然后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孤”代表只有一只船,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孤独”的“孤”,老师并不急于给答案,出示了李白伫立江边凝望的画面,想象李白此时想起了什么,又出示汪伦在船中图,想象此时汪伦在想什么。学生在角色体验中纷纷悟出了这是一种“形单影只”的“孤”,这是一种无比惆怅的“孤”,这是一种高度关注的“孤”,教师总结:同学们,好一个“孤”字,这是一种“我的眼中只有你”的“孤”,任你繁花似锦,任你千帆竞发,我关心的只是你的“帆”;这是一种朋友远离、形单影只的“孤”,帆外之人是“孤”的,帆内之人也是“孤”的,连茫茫长江也是孤独地向天际流去,这一个“孤”字表达了——(生: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这一个“孤”字表达了——(生:与朋友分别时无比孤独的心情)。教師充分利用了“导学提示”里的问题,走进李白的内心,使本节课达到了高潮。
二、紧抓“字词句”,串珠成链
1.字词拨千斤,引领学生“咬文嚼字”
题目有“题眼”,文章有“文眼”,抓住了这些“文眼”,就为学习文本打开了一扇窗。
苏教版第五册课文《赶海》中提到,一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就想起童年的一件“趣事”——赶海,全文围绕一个“趣”字展开,所以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趣事,再回到课文让学生找到赶海“趣”在哪。学生有的找到“趣”在“追赶浪花”,有的找到“趣”在捉螃蟹捏虾,有的找到“趣”在欣赏海边美丽的景色,学生自由诵读找到的文字,想象当时的画面,都读得很投入。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赶海的“趣”,我又展示了赶海的很多有趣图片,学生笑语不断,从他们的表情上,我感受到学生真正体会出这篇文章的“趣”,但并没有到此为止,我让他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也学着文章的写法写一篇自己的童年趣事,这一次学生没有“咬笔杆”了,而是带着喜悦写完这篇习作。围绕一个“趣”字,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又如《三顾茅庐》中的“诚心诚意”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中抓住“刘备如何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展开,在朗读品悟中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有时候,甚至连一个标点、一个语气词、一个拟声词都可以作为突破口“窥斑见豹”。如《天鹅的故事》中天鹅的三次叫声“克噜——克哩——”就是理清课文的一条重要脉络,让学生解决“三次叫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分别包含怎样的感情呢?”这个问题,随着三次叫声不同含义的逐步展开,老天鹅无私奉献和天鹅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深深印在学生的脑中了。
2.瞄准中心句,引领学生直击“靶心”
针对小学生生活体验性不深和概括性不强的特点,大多文章都有中心句段的出示,这其实就是对文章重难点的暗示,如苏教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想表达的是“给,永远比拿快乐”的主题思想,给了什么,如何让人感到快乐。这就是教学时应该展开的问题。曾听一位老师这样教学: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写儿子种下的花开了,非常美丽,高尔基看了很愉快。这位老师让学生美美地读这一自然段,出示鲜花图,让学生想象这里的美景,再说出几个好词来形容。我觉得这就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了,作者写这段景色,其实也是为中心句服务的:你看,儿子的“给”,为别人留下了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能带给别人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快乐的,所以——“给”永远比“拿”快乐!如果这位教师能从中心句角度出发,也许靠教学目标就会更近些。
《桂花雨》一课中,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也是重难点,表达了母亲和我深深的思乡之情,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我创设了对话的情境,让孩子们进行朗读感悟——
师:作者琦君十二岁时就和母亲离开了老家,也离开了给她们带来快乐的桂花树。
先引导学生自己把句子多读几遍,进行理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理解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指导感悟。
师:是啊!原来不是外地的桂花不够香,而是远离家乡的母亲开始思念故乡了。
师:中学时,我和母亲来到了杭州。我常常去一处小山赏桂花。每次回家,我都会摘一捧桂花带回家。一进门,我来到母亲面前(这时我走到一位学生身边,请她站起来,对她说)母亲,我给您带了一些桂花,您快闻一闻,香不香?(引导学生回答母亲说的话。)
生: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生活好了,我搬进了新房,)母亲,新房真好,宽敞明亮。您说呢?
生:新房再好,还是比不得家乡的旧宅院子啊!
师:(到台湾工作了,我喝着外地的水)母亲,这里的水真甜,您说呢?
生:外地的水再甜,还是比不得家乡的水甜。
师:(十多年后,我来到国外定居。我打了个越洋电话给母亲)母亲,国外的生活真好啊!我把您接来吧!
全班学生:国外的生活再好,还是比不得国内的生活好。
围绕着这个中心,创设情境巧妙地让学生走进母亲的内心,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把童年摇桂花写得那么快乐,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3.关注当前“景语”,读出背后“情语”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细读课文,不难发现,一些叙述性作品中常穿插着景色描写,诗歌中这种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如上文提到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典型的“化情为景”,所谓“惺惺相惜”,才会有诗中的“久久目送”,惆怅之情任由滚滚江水流至天际!
又如《三顾茅庐》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还加了一段景色描写: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为何要加入这段景色描写,这不是多余的部分吗?”带领学生细细推敲,就能发现写这段饱含深意:居住环境的优雅不俗,可见主人的超凡脱俗;“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说明诸葛亮有雄心壯志,只是要等那“名君”……理解了这些,就理解了诸葛亮的为人,也明白了刘备为何要如此的“诚心诚意”了。所以,“景语”也是不可忽略的“画外音”。
三、剖析课后习题,揣摩编者意图
课后习题,是编者为学生和文本架起的一座桥梁。苏教版三年级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课后题:仿照第四自然段“原野热闹非凡”的写法写一处景色,此题意在对总分写法进行引导;《桂花雨》课后最后一题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含义,此题意在对课文中心进行提炼。苏教版三年级课文《第八次》课后最后一题: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是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的?当时学生只是简单地说“起来参加战斗吧”之类的话,后来我要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想布鲁斯说要再干第八次抵抗和谁有关,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方扮演布鲁斯,一方扮演说泄气话的士兵,再进行动员演说,这次扮演布鲁斯的学生叙说了蜘蛛织网的过程以及自己见到后的震撼,还反问道:“士兵们,蜘蛛都能如此锲而不舍地完成一件事,一直到成功,难道我们连一只小小的蜘蛛都不如吗?”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蜘蛛精神”的领悟,受到思想的启迪。可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往往让老师找到了直通课文大门的“捷径”。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确,平庸的教师以文讲文,往往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优秀的教师练就一双慧眼,总能抓住那个关键的“点”,读出“画外音”,体会作者的情感,领会编者的意图,让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来一次美丽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李璇.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30.
[2]郝建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19.
作者简介:肖桃珍(1978.05—),女,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