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2019-09-17张俊周宝玉
张俊 周宝玉
摘要: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的情况下,探索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客户开发、支付、交易模式、运输、报关和争议解决六方面分析了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的区别。基于共生理论,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提出两种交易模式在具体实务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共生理论;实务教学;融合路径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 training lagging behind social needs,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actice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ustomer development, payment, transaction mode, transportation, customs decla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biosis,some integration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are proposed.
Keywords: Symbiosis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Integration Path
一、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谈判、货款支付、商品运输和争议解决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快速成长成熟,有力促进了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增长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4年的4.2万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6万亿元,年均增幅27%,远高于货物进出口交易额年均1.7%的增速。
快速增长的跨境电商业务也增加了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但是,高校跨境电商的专业建设具有滞后性,跨境电商并未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企业的人才需求只能通過招聘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后进行岗位培训得以满足,缺口很大。2018年11月,在对eBay跨境电商卖家的人才需求调查中,53%的受访卖家表示急需人才,66%的受访卖家表示明年计划扩招。鉴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匹配度很高,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实务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将跨境电商业务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培养既懂传统贸易又懂跨境贸易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共生(Symbiosis)”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创始人德贝里(De Bary)提出,是指“两种不同有机体之间的持久联系”[1]。生物学家从寄生、共栖的角度拓宽了共生在生物学上的研究。20世纪中后期,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将共生理论应用在建筑设计、哲学、工业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中(黑川纪章,1987[2];尾关周二[3];Chertow M R,2007[4])。中国学者更多从社会学角度探索“共生”的含义,吴飞驰(2000)将共生分为生物学共生和人类社会共生两类[5],胡守钧(2006)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体现在共生关系的改善中[6]。
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是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共同存在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践中。尽管有所区别,但两种交易模式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前者弥补了后者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的实践空缺,而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业务流程上的框架支撑和操作借鉴。共生理论从求同存异的角度研究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合作互补、共同发展,这对于指导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融合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从共生理论角度更好地认识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模式的区别,深入思考两者在实务教学中的融合路径,对于创新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的区别
跨境电商属于国际贸易业务,它和传统国际贸易是进出口贸易中的两种常见模式。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跨境电商提供给外贸企业直面终端消费者的机会,具有订单额小、交易频次高的特点,有利于外贸企业越过贸易壁垒,重新配置全球价值链上的利益所得,使得进出口的利润更多掌握在国内企业手中。较低的行业准入门槛为小微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提供了可能性,拉动了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传统国际贸易形成时间长,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目前仍然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模式。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在客户开发、支付手段、交易模式、运输方式、报关方式和争议解决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表1中。
由表1可知,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模式各有特点,但两者并非不可兼容。在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力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两种贸易模式的实务操作要点。
三、共生理论视角下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融合
(一)基于共生理论的融合框架构建
从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教学需要着力于外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共生理论认为,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可以共同存在、协调发展。基于共生理论,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可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实现互融互通,共同服务于国贸学生的专业培养体系。
(二)知识融合路径
1.客户开发方式的融合
跨境电商使得客户开发方式从以前的他人介绍、参加展会等传统方式拓宽到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或者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如Linkedin、Facebook、Printerest)搜索客户信息,在产品宣传上更加注重产品图片的宣传性。因此,在进行实务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学生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和信息平台搜寻客户信息的技巧,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客户信息库。同时,还可通过课外活动讲授网络营销和产品图片编辑的技巧,培养他们对网络营销产品的商业敏感度。
2.支付方式的融合
传统三大结算方式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汇付和托收在买卖双方风险分担上会存在对一方明显不利的情况,基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因繁琐的手续和较高的银行费用也不适合小额度、多批次的跨境支付。跨境电商模式下,交易双方地域跨度大,信息获取和交易流程只能借助网络渠道,虚拟性更加明显,这使得跨境电商的交易主体更加关注信用保障和支付安全等问题,目前,基于网络支付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成为跨境电商企业解决支付问题的首选方案。第三方支付以独立运营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为核心,实现资金在买卖双方和银行之间的高效结转,如首易信、Paypal、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能够满足不同银行卡用户的交易需求,简化线上支付流程,使用方便;在跨境支付业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当为买家代理购汇的功能,优化他们的交易体验;随着技术创新升级和平台运营越发成熟,第三方支付平台还能为卖家提供系统分析交易数据和信息的增值服务,增强他们的精准营销能力[7]。因此,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加强跨境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讲解。
3.交易模式的融合
传统贸易采用B2B为主的批量销售模式,跨境电商具有交易主体、平台、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线上或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交易,常见的交易平台有B2B平台,知名品牌有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美连科技、万国商业网等;B2C平台,知名品牌有1号海购、顺丰海淘、亚马逊海外购、蜜芽宝贝、聚美极速、唯品会全球特卖、天猫国际、苏寧海外购等;C2C平台,知名品牌有淘宝全球购、京东海外购、易趣全球集市、美国购物网、朋友圈等;新型跨境电商模式,如直播扫货类、导购社区类、奢侈品类、二次元类[8]。因此,在给学生讲授交易模式时,不仅要介绍传统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B2B模式,还需要将其扩展至上述平台和模式,通过举例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跨境电商交易模式的感性认识。
4.运输方式的融合
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是从批量运输的角度介绍国际空运和海运的操作规范,而跨境电商物流多采用航空小包的形式,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讲解航空单件运输的运营模式。常见的跨境物流运作模式包括直邮和转运两种模式,其中直邮模式分为商业快递直邮和两国快递合作直邮,转运通常是由转运公司和报关行参与邮寄的海淘模式[9]。通过将直邮和转运融入航空运输方式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国际运输方式的适用领域和操作要领。
5.报关方式的融合
传统国际贸易在讲述货物通关方式时,重点介绍一般贸易方式下货物的申报、查验、缴纳税费和海关放行四个阶段。跨境电商模式下,进出关境的主要是邮递物品,我国海关针对寄自或寄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邮物品规定了一定的免税额度,超出限制的需要按照货物办理通关手续。因此,在课程讲解时要拓宽讲述海关对行邮物品的相关规定,使学生从法律规章要求上对物品和货物的海关监管方式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6.争议解决方式的融合
传统国际贸易主要讲解协商、仲裁和诉讼三种争议解决手段,而跨境电商的争议解决基本采用网络协商的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讲解“协商”解决办法时,要提醒学生对网络协商方式重要性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网络解决争议的基本过程,掌握网络协商的处理办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环节的拓展、补充,可以实现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充分融合,不断丰富和优化国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要求。
(二)能力融合路径
在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后,国贸专业毕业生还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传统国际贸易不同,跨境电商更需要具备电商属性的专业人才,以期能够更好地在线上展示产品、营销推广和服务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的能力相冲突,相反地,借助共生理论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注重培养学生电商方面的能力,实现两种能力的融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在能力融合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客户开发与选品能力的融合
传统贸易要求业务员能够针对目标国家的用户,从购买习惯、需求偏好、文化习俗等角度出发进行积极、有效地的沟通,而跨境电商则要求专业卖家具备采购或生产适销产品的能力,因此选品能力非常关键,有时甚至是跨境电商企业起死回生的关键拉动力。福州有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在2012年底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只剩下三个人,亚马逊封掉了他们的企业账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选择了“灯鞋”作为他们的主打产品,加之互联网经济的回暖,公司业务成交量迅速回升,目前已经成为福州地区出口灯鞋首屈一指的企业。
2.传统营销与网站推广能力的融合
传统贸易要求业务员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行业展会、他人推荐等方式进行产品营销,而跨境电商则更多强调通过平台网店的方式营销产品,所以,在实务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传统营销方式外,还要借助产品拍摄的课外活动训练学生视觉营销能力以及搜索引擎优化(SEO)、搜索引擎营销(SEM)等方面的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产品推广能力。
(三)素质融合路径
1.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融合的职业素质
无论是传统国际贸易还是跨境电商行业,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知识水平即可,但是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在市场开拓、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上要注重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融入实际业务的操作和锻炼,提升他们作为外贸人的职业素质。
2.资源整合和团队合作协调的管理素质
无论是传统国际贸易还是跨境电商,基于出口企业会形成营销、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争议解决等业务的生态圈,高级从业人员需要具备高效整合资源的能力。同时,业务员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晋升为高级从业人员,此时需要具备识人用人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小组讨论、课程实践、岗位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资源整合和团队合作的协调能力,为未来外贸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De Bary,HA.Die Erscheinung der Symbiose[M].Strassburg:Versammlung deutscher Naturforscher und ?rzte zu Cassel,1879:30.
[2][日]黑川纪章著,覃力等译.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49-157.
[3][日]尾关周二著,卞崇道译.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34.
[4]Chertow M R.“Uncovering” Industrial Symbiosi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7, 11(1):11-30.
[5]吳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22-25.
[6]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81.
[7]陈祎民.跨境电商运营实战:思路、方法、策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277.
[8]刘东明.跨境电商实操攻略(运营策略+技巧工具+实战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9-31.
[9]徐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101.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