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分析
2019-09-17潘泊
潘泊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应用题一直是难点,因为在解答过程中需要自己将抽象的条件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运算.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将应用题更直观、立体地表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题教学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始尝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微课就是其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的诞生是借助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利用视频等技术让教学变得更轻松.微课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已经展开,如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实践运用,如何把已知条件和问题提炼为数学语言,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一、微课的基本理论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帮助,结合认知的规律,把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分解为碎片化的形式并融合各类教学资源[1].微课的实施主要借助于教学视频的方式,还伴有诸如课件、学生提问、复习题、教师指导、学生反馈等各类教学资源.微课可以将多种教学形式融合起来,将繁杂的问题逐一解决.
(二)微课设计原则
微课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一是科学性,微课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新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符合其成长发育的特点,由易到难地逐步推进.原则二是系统完整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开阔视野,微课的内容可以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有微视频,还涵盖了学习任务、练习题等,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还要确保教学内容完整、系统、准确,教学思维充满逻辑性,不能偏离教学需求.原则三是要着重找出授课重点和难点,微课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针对某一细小的问题展开教学,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一定要抓住重点,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以解决学生的困惑为目标,清晰地将问题解决.原则四是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协同发展.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流程
(一)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微课的准备时期,涵盖需要了解不同学生关于解答应用题时的需求差异、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的分析、获得教学资源的准备分析以及对教学环境认知的分析.
(二)设计阶段
按照分析的教學目标,将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定性,确定好教学的方式和顺序,一般会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小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从而有根据地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汇总整理.
(三)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应用题的思考过程和解答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制作,教师同时还要制作与教材中类似的练习题,将教学任务以清单的形式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视频的内容要易于操作,讲解的过程要透彻,语言要通俗,方便学生理解.这些视频可以是教师通过教学网站下载,也可以自己制作,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
(四)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是微课设计的核心,主要是播放教学视频,这是微课形式的主要形式[2].微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室里的各类多媒体设备,比如,可以播放视频的计算机、大屏幕以及存储设备等.微课的实施阶段不应局限于课堂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教师利用多种通信设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将视频传输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在家里带领小学生一起观看,一起学习,这也是增进学生与家长感情的有效方式.教师还可以探究其他的教学方式辅助微课教学,比如,情境化教学、翻转课堂、合作教学等.
(五)评价阶段
小学生在完成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把形成性的评价和总结性的评价进行综合,不仅要学会如何解决数学应用题,还要掌握同类数学应用题的思维方式.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实践应用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案例
小学生在高年级将面临较复杂的应用题计算,这些问题需要动一番脑筋才能顺利转化为简单的计算,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部分为例进行微课的实践应用分析.微课的过程按照规定的阶段进行,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着重分析.
题目为: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小学生在低年级可以自主解决的数学应用题,多为直接按照题目的条件可以直观地列出数学计算式的简单题型,上述题目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小学生来说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2.学习内容分析:学会通过绘图来直观地理解应用题,并列出数学计算式.
3.教学目标:通过绘图了解面积的变化,熟悉并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
4.微课教学:回顾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视频展示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从而带来的面积变化过程.
(二)教学效果分析
虽然教材上将题目的整个解答过程做出了介绍,也有专门的示意图,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绘图,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动态性不足和准确性不够的问题,而采用微课的形式教学便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花圃面积变化的过程用动态示意图表达出来,让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仅对面积的变化产生了直观生动的了解,还对以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进行了巩固,让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这一小的知识点重新进行认识.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借助于计算机与网络的授课方式备受关注,微课教学在校园也得到了推广.微课教学形式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也更感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探索,还会有更多的教学形式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金彬.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8(8):146-147.
[2]谢占改.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7(2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