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伦理的公平原则探究

2019-09-17黄家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异化

黄家军

摘 要 环境公平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构建公平的環境伦理对人类基本权利的维护、消除环境灾难至关重要。

关键词 环境权 异化 环境公平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

环境伦理追求人与自然之间,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利用的公平,同时关注对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消极环境后果的治理和消解。

1环境公平的分类

环境公平从不同的维度把握:按类型划分,包括国际环境公平、国内环境公平、代际环境公平;按照环境的地域空间与人的关系划分,包括一国内部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公平、两国之间的环境公平、国际区域间的环境公平、全球环境公平和宇宙环境公平;按照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占有、利用、转让过程划分,包括环境资源占有公平、环境资源利用公平、环境资源转让公平等。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公平应当包括国际环境公平、国内环境公平和代际环境公平。(1)国际环境公平。国际环境公平意味着各地区、各国家享有平等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建立国际环境公平原则既考虑世界上贫困人口需求;又要限制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建立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全球共享资源的公平管理原则。(2)国内环境公平。一国国内的环境不公平现象同样会加剧环境的恶化,造成生态危机。在建立国内环境公平原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消除贫困;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个人和组织对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在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中重视环境公平和公共资源的公平共享等。(3)代际环境公平。代际公平原则就是要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它集中表现为资源(社会资源、政治资源、自然资源、资金以及卫生、教育等的人力资源)的合理储存问题。

确立保护人类的环境权是可持续环境伦理观中另一个社会道德原则。所谓环境权,主要是指人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享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实现自身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不是一般的生存权,它侧重于人类的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立保护人类的环境权是社会正义的需要。

2违背环境公平的现代根源

工业文明以来,反环境公平现象的出现和蔓延,大致源于以下原因:

2.1市场经济利润原则的副作用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法则,包含着市场竞争和垄断。对于短期内无经济效益的环保活动,无人问津。这样一来,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环境公平问题,甚至破坏环境,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这首先在代际之间就失去了环境公平。其次,少数人凭借个别优势对于环境资源的掠夺占有,必然给大多数人带来生态灾难。另外,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逐步从现代工业化时代迈向后工业生态化时代的历史转变,必将发生环境公平文化的全面重建。当前,现代人去大城市生活,放弃环境资源优越的农村,这种完全忽略环境需求的人生价值扭曲,遮蔽了人们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生态视界。

2.2人的需求结构的片面化倾向

由于受市场经济“幂I~l润最大化”原则的影响,现代人极度追求物质,奢靡之风在全球中普遍蔓延,掠杀自然生命体,破坏环境,颠覆环境公平。其实,人非动物,不是吃好、住好、玩好就可以了,人的需要是全面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需要在全部生活需要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缩小。马克思晚年曾经这样写道:“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表明,在马克思的人生价值旨向中,自由的重心将发生从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历史转移,从片面的物质需求向全面需求转移。

2.3经济霸权潜规则

由于受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目的的驱动,对于环境资源的占有、利用过程,必然出现垄断性的经济霸权和贫富悬殊,即经济强势的国家、地区或经济实体,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以强凌弱,在掠夺、占有、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中逐步巩固和强化有利于自己的霸权地位;而这种居高临下的经济强势地位,又助长了这些特殊的经济群体把环境污染技术、污染企业项目和工业垃圾向经济低端的弱势国家、地区和人群出卖或转移,从而便根本没有了环境公平可言。

2.4短期脱贫与快速牟利的文化心理

现代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迅速唤起了贫困地区的人群脱贫致富的梦想,甚至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竟然要和发达国家争所谓的“污染权”,发达国家破坏环境致富,我们也要破坏环境为代价致富。结果,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就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事实上,发达国家致富在先,破坏环境在先,理应对于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有些发达国家在治理污染方面表现欠佳,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的许诺,会后总也迟迟难以兑现。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环境公平,于是从反面激起了贫困地区人群的不满,更加弱化了快速牟利的人群的生态理念、环境意识的文化心理。

2.5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另一种“异化”

工业文明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当代人来说依然有效,即是说,当代人依然沉沦于另一种异化困境之中。如今,另一种异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地蔓延开来,它严重地毒化着整个社会,悄无声息地奴役着人们。现代社会的物质繁荣,各种广告拉动活动,导致漫无目的的消费。这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工业文明在当代所造成的副作用,包括人本身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越来越印证了马克思的预言。

3通向环境公平的可行性路径

3.1兼顾人的全面需求与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取决于供需关系的变化与人的选择能力的发展程度,这就意味着决定人的全面需求的实现程度有两个因素:客观的需求对象的实际状况和人本身的主体能力。面对需求关系的千变万化,市场调节机制也并非万能,由于需求对象的匮乏和人的价值选择的失误,有时,市场机制也可能违背环境公平,干扰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畸形消费的及时矫正和市场价格的适度干预,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环境公平的必要措施。

猜你喜欢

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网络交往异化现象的哲学反思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语音输入法,会异化新闻文本吗?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