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9-09-17孙艳红李连泰陈记敏

医学综述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双氯芬缓释片通络

孙艳红,李连泰,陈记敏

(1.承德县中医院 a.康复科,b.内科,河北 承德 067400; 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河北 承德 067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腰椎间盘软骨板、中髓核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同时受到外力伤害,造成患者体内纤维环撕裂,致使髓核从撕裂的纤维环处脱出至椎管内,压迫和刺激马尾神经等引发患者腰腿疼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甚至伴有活动障碍,70%左右的患者有腰腿疼痛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1]。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治疗期和恢复期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急性期患者还需卧床休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患者损伤部位血流不畅,出现气滞血瘀证。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镇痛、解热、抗炎等药物,能够有效快速地缓解患者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3]。目前腰椎牵引法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成效[4]。中医从辨证论治角度出发,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患者经络不通、腰脊失养、肾气亏虚等引起,应采用止痛、通经络、化瘀活血、补肾的通络汤治疗,但中西医治疗方法联合施治效果如何研究结果尚不明确[5]。本研究主要分析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预防和诊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承德县中医院接诊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2例,年龄30~65岁,平均(45±10)岁;体质指数19~25 kg/m2,平均(22.1±1.9) kg/m2;病程7~24个月,平均(15±8)个月。纳入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患有影响本研究的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入院前未进行其他治疗。排除标准:患者诊断、治疗等病历资料不全者;患有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的患者;过敏体质;无法参与研究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精神病患者;孕妇。上述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承德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理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络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a为χ2值,余为t值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6]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患者有腰部损伤史,腰部疼痛反复发作,并向一侧下肢放射;②常发病人群为青壮年,腹压增高加重疼痛度;③腰部病变部位对应腰椎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④脊柱有侧弯表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⑤单侧或双侧下肢神经支配能力降低;⑥磁共振成像、CT检测出腰椎间盘突出,X线检测脊柱侧弯。前5项中出现3项及以上,同时出现第6项则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2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7]提出的气滞血瘀诊断标准。主症:腰部损伤史,腰部常夜间疼痛;旋转等功能受限;麻木和疼痛辐射下肢。次症:胸腹部胀满,腰膝无力;脉象脉涩、脉弦紧;舌底经脉曲张,舌苔白薄,质暗紫。主症出现1项及以上,次症出现2项及以上,同时符合脉象和舌象则诊断为气滞血瘀证。

1.3方法 所有操作均由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医师进行。两组患者均穿戴上骨盆带和胸背带(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并根据患者舒适度调整松紧,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将患者移至电动腰椎牵引床上(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脚、头反方向等力量牵引,初始牵引力量为15 kg,进行间歇牵引,最大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5,治疗前2周牵引频率为每日1次,后2周牵引频率为两日1次,每次牵引时间35 min左右,共治疗4周。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对牵引的反应,及时调整牵引力量,以患者牵引后感觉舒适为宜。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西安立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14200047223)口服,每次1片(0.1 g),每日1次,服用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汤(通络汤的组成为香附15 g,鸡血藤15 g,乳香10 g,土鳖虫10 g,杜仲10 g,肉桂10 g,续断15 g,加清水500 mL,浸泡半小时,使用文火煎制2次,每次30 mL均匀滤汁),每次200 mL,每日2次,连续用药4周。

1.4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VAS评分在总长为10 cm的标尺上,用0~10表示疼痛感,患者从中挑选自身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数字,数字越大则表示疼痛度越强。ODI评分[8]主要调查患者社交活动、提物、痛感、生活自理、行走、坐、站立、睡眠、旅行9个方面,每个方面一个问题,每个问题有6个由轻到重的选项,无法活动为5分,无影响为0分,满分为45分。JOA评分[9]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临床体征(6分)和腰部主观症状(9分)3方面,得分范围0~29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小。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10 cm,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 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hs-CRP 水平。③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胃部轻微灼痛等。

1.5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腰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加强试验体查或直腿抬高阴性,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临床改善率超过90%;显效: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时腰腿部会有疼痛感,加强试验体查或直腿抬高阴性,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临床改善率为60%~89%;有效:腰腿痛等症状部分改善,腰腿部疼痛感强,加强试验体查或直腿抬高可疑为阳性,需服药继续治疗,工作和生活部分恢复,临床改善率为30%~60%;无效:患者腰腿部疼痛无变化,加强试验体查或直腿抬高为阳性,甚至患者疼痛加重,不能独立工作和生活,临床改善率30%以下[1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比65.96%(31/47)](χ2=5.769,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4.2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络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和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呈下降趋势,JOA评分呈升高趋势,研究组各时点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胃部轻微灼痛2例,恶心呕吐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胃部轻微灼痛3例,恶心呕吐5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2%,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18,P<0.05)。

3 讨 论

腰椎是人体重要的椎体,主要作用是负责人体正常的功能性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起到稳定腰椎,缓冲外界对腰椎冲击力的作用。人体共有5个腰椎,正常人体的腰椎呈现前凸形状。人体腰椎间盘软骨内水分减少可导致椎间盘张力减弱及弹性降低,造成人体正常椎间盘变形;同时人体腰椎前后韧带松弛,致使腰椎关节紊乱,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2]。在祖国的传统中医学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名称,但有临床症状的描述可归于“痿症”“腰痛”等[10-11]。虽然中医中记录较早,但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阐述不一,主要与腰部疾病及肾虚外伤劳损、风寒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2]。我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有中药内服、牵引治疗、针灸等,尤其是多种方法配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腰腿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也有一定帮助[12-13]。腰椎牵引疗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主要是通过牵引使患者发生病变部位的腰椎间空间变大,减轻对患者腰椎间盘的压迫,减小对神经的刺激,同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距患者对后期生活质量的诉求仍有较大差距,需加大研究力度[14]。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肾精不足、肾气虚弱,或患者自身劳伤筋骨、外伤劳累所致,造成患者瘀血阻滞、风寒湿邪,导致气血失调、筋脉不和,其最根本原因为肝肾亏虚,所以治疗该病应以止痛通络、散寒祛风、化瘀活血、养血益气为主。通络汤主要由香附、鸡血藤、乳香、土鳖虫、杜仲、肉桂、续断等中药煎制而成,主要功能是补肾化瘀、强筋壮骨、活血养血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均可服用。香附味甘、微苦,解郁疏肝,主治肝郁气滞等;鸡血藤具有壮阳益精、补肝肾的作用;乳香苦、辛,性温,消肿,止痛行气;土鳖虫性寒、味咸,接骨续筋,逐瘀破血;杜仲强筋骨、补肝肾作用;肉桂通血脉、补元阳、主治腰膝冷痛等;续断味苦,性温,具有强筋骨、补肝肾功效,主治风湿、腰膝酸软等。

表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VAS、ODI和JOA评分比较 (分,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络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组别例数IL-6(μg/L)治疗前治疗后2周TNF-α(μg/L)治疗前治疗后2周hs-CRP(ng/L)治疗前治疗后2周对照组47133±2899±181.90±0.351.33±0.2418.9±3.113.4±2.5研究组47131±2669±121.96±0.390.71±0.1118.5±3.18.1±1.1组间F=3.008 P=0.046F=5.112 P=0.042F=5.367 P=0.037时点间F=7.529 P=0.021F=8.667 P=0.020F=8.234 P=0.026组间·时点间F=5.589 P=0.038F=7.102 P=0.022F=6.998 P=0.030

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高敏C反应蛋白;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通络汤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既往研究发现,单独使用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部疼痛度明显下降[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研究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研究表明,通络汤能减少患者腰腿部神经的压迫,缓解患者疼痛,加快对髓核的重吸收,使患者病变部位肌肉粘连松弛,进一步促进破损纤维环的恢复,从而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快速恢复[16-18]。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是有针对性的治疗,能较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需求,同时提高治疗效果。IL-6、TNF-α和hs-CRP是重要的炎症敏感因子,与人体内部的神经性痛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19-2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高表达,尤其在患者椎间盘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表达水平较高。所以抑制这些炎症敏感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通络汤可以抑制该部分炎症敏感因子,起到治疗作用,有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双氯芬缓释片通络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