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勤劳品质的现状调查及教育策略

2019-09-17赵丽霞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赵丽霞

一、问题提出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但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必需手段,还是人类专有的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1]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道德的范畴。他在考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时,就把能否开展自觉的劳动作为一项主要的标志。[2]勤劳品质是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人的自尊和文明的最高表现。勤劳是在人自身先天活动的前提下,在不断的学习、劳动和相应教育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基本优秀品德。[3]

1982年的我国宪法把“爱劳动”作为“五爱”之一(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定为公民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此后,勤劳品质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鉴于专门探讨中小学生爱劳动观念的研究很少见,且定量分析资料十分缺乏,学者陈会昌进行了“中小学生爱劳动观念的发展”研究。这是较早对中小学生勤劳品质的实证性研究。该项研究旨在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爱劳动”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升高,学生的爱劳动观念是向前发展的。学生“爱劳动”观念的一般发展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关键年龄:第一个在小学四、五年级之间,第二个在初中二、三年级之间,第三个在高中一、二年级之间。我国多数小学中年级学生是从具体的劳动内容和一些最基本的爱劳动品质角度理解“爱劳动”概念的,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少数初中学生能从校内、校外劳动和培养劳动习惯角度理解这一概念。[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者李可详通过采用对偶故事法,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小学儿童在7.5岁只有极少数人具有劳动观念,8.5岁儿童中约有半数人具有模糊的爱劳动观念,10岁是小学儿童劳动观念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一个转折年龄,10岁以后的儿童则可以说是形成了爱劳动的观念。表明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小学儿童的劳动观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向前发展的。[5]

湖南省品德心理研究协作小组通过“中小学生‘爱劳动’品德发展的研究”,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爱劳动”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中小学生 “爱劳动”品德的成长具有层次性和顺序性。第一个层次,能完成一定的自我服务劳动。第二个层次,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工作认真负责,生活节俭。第三个层次,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生活艰苦朴素。第四个层次,认识到劳动光荣,不分贵贱。从四个层次(水平)发展来看,青少年儿童“爱劳动”品德内容的提高具有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最初是从低级层次“能完成一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开始,经过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最后向“劳动光荣不分贵贱”的最高层次发展。“爱劳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定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中小学生“爱劳动”品德从劳动的形式看,有年龄差异;从劳动态度看,是由被动向主动,由不自觉向自觉发展;在劳动中表现出了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感情,也就标志着爱劳动的观点已初步形成;“劳动光荣,不分贵贱”的品行,在个别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中开始出现。[6]

1996年,风笑天教授通过“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或很少干家务,二是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7]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在列举少年儿童承担的劳动项目比例后指出:部分少年儿童缺乏对劳动的主动参与意识。[8]2011年,关颖研究员通过对天津市少年儿童的调查发现,九成左右少年儿童对社会主流认识表示认同,热爱劳动是少年儿童劳动意识的主流,培养能力、获得快乐是少年儿童劳动的最主要价值。但调查显示部分儿童仍有认识上的矛盾,即认为普通劳动者“光荣”,却有半数以上“不能甘当普通劳动者”。[9]可见,自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学者侧重对中小学生勤劳品质的发展规律与特点进行实证研究;随之中小学生勤劳品质的弱化问题引起了学术关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都非常重视中小学劳动观念和相关培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提出“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015 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关键环节和保障机制做了明确概括。2020 年之前,中小学要推动建立课程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本调查运用多层抽样法,将全国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根据人均生产总值指标选取江苏、山东、湖南、河北、甘肃、四川 6 省份,调查了10,233名中小学生。其中,城市学生4,917名,非城市学生 5,402名;男生 4,951 名,女生5,337名;小学四年级学生2,482 名,小学六年级学生2,479,初二学生2,691名,高二学生2,702 名(缺失值省略)。

在调查中,主要通过对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的状况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的勤劳品质。劳动观念主要从如何看待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来了解;劳动习惯主要从干家务和自我服务劳动两方面来了解。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

1.对体力劳动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66.9%的中小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很共荣;33.01%的中小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不光荣、低人一等”或对“从事体力劳动是否光荣”说不清楚。这表明,六成多学生对体力劳动认识正确,三成多的中小学生对体力劳动认识模糊,甚至存在偏见,亟须引导。(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如何看待体力劳动”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2.关于家务劳动的认识情况

表2调查数据显示,对家务劳动的看法,中小学生认为是自己应该干的占86.3%;没想过的占10.8%,认为这只是家长应该干的占2.8%。这表明,八成多中小学生认为家务活自己应该干。

表2 “对家务活的看法”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可见,七成左右中小学生劳动观念是正确的,具有“劳动光荣”的劳动价值观,具有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意识。

(二)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

表3 “干家务活”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1.关于家务劳动情况

表3调查数据显示,在干家务活(如洗衣服、扫地、擦地、洗碗、洗菜、倒垃圾等)时,自己主动干的占67.8%;家长让干,才不得不干的占26.8%;家长从不让干,自己也不想干的占3.7%,家长让干,自己也不干的占1.7%。总体上,有近七成的中小学生能主动干家务,近三成的中小学生需要家长的督促才不得不干。

2.关于自我服务劳动情况

表4调查数据显示,在家里,自己的袜子、内衣等衣物自己洗的占66.6%;家长洗的占32.2%;其他人洗的占1.2%。总体上,有六成多的中小学生能自己清洗自己的袜子、内衣等衣物,具有一定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

表4 “自己的衣物由谁来洗”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可见,六成多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能够主动干家务,进行自我服务劳动。

(三)关于珍惜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是劳动者汗水换来的财富,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其中,浪费粮食是中小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最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

表5 “周围同学浪费粮食现象”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表5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浪费粮食现象非常普遍的占29.6%,不太清楚的占25.4%。可见,中小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粮食浪费现象未引起中小学生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些同学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三、中小学生勤劳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一些学生存在轻视劳动、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突出问题,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密切相关。

(一)中小学生勤劳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三成左右中小学生劳动认知模糊甚至存在误区,缺乏劳动习惯,轻视劳动、不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问题突出。

1.部分中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

33.01%的中小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不光荣、低人一等”或对“从事体力劳动是否光荣”说不清楚。这表明,三成多的中小学生劳动认识模糊,甚至看不起体力劳动,缺乏正确的劳动认知。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锻炼和劳动技能掌握,更需要引导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2.部分中小学生缺乏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习惯

在上世纪90年代,绿皮火车还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长距离交通工具。绿皮火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但长距离在火车上的奔波,更多的是难以果腹带来的身体折磨。若只有几个小时还可以忍耐,一旦将时间延长到一天以上,饥饿感所带来的疲惫便会令人难以接受。而对于当时绝大多数并不富裕的乘客而言,相对昂贵的餐车食品并不是第一选择。所以许多长距离乘客都会在乘车之前带好一大袋的干粮。可谁都想能够吃上一口热饭,于是康师傅集团的创始人魏应州便看到了这个广阔的商机。

32.2%的中小学生在干家务活(如洗衣服、扫地、擦地、洗碗、洗菜、倒垃圾等)时不主动,自己的袜子、内衣等衣物由家长或其他人洗的占33.4%。这表明,三成多中小学生不愿意干家务劳动,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

3.中小学生劳动认识和行为相脱节,知行不一

对家务活的看法,认为自己应该干家务活的占86.3%;在干家务活(如洗衣服、扫地、擦地、洗碗、洗菜、倒垃圾等)时,自己主动干的占67.8%;自己的袜子、内衣等衣物自己洗的占66.6%。显然,中小学生劳动认识与实际的劳动行为存在较大的差距,知行脱节现象十分突出。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与体验,磨炼劳动意志,从而培养劳动习惯,切实做到知行统一。

4.中小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现象普遍存在

近三成的中小学生认为周围同学浪费粮食现象非常普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能够折射出部分中小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不足。生产与消费本就是一个完整劳动链条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消费是人类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能正确认识消费,就很难认识到生产的价值和意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的缺位。[10]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迫切地需要将消费教育纳入到劳动教育内容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体验珍惜劳动成果。因此,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主动扩容以涵盖变化发展了的劳动现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消费的本质及内涵,培养其有节制的理性消费。

(二)中小学生勤劳品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习惯问题,折射出家庭、社会、学校劳动教育的弱化与不足。

1.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价值观。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及所导致的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的巨大差别,导致一些中小学生认为体力劳动是卑贱低下的工作,容易鄙视体力劳动者。同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激烈的学业竞争使得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成功靠学习成绩来衡量,从而产生忽视体力劳动,不愿意从事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等。另外,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对中小学生的劳动认识也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信息网络社会中,一夜暴富的“网红”靠刷脸日进斗金、高消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使一些中小学生产生了投机、坐享其成的“不劳而获”的心理,使他们不愿意进行艰苦的劳动和锻炼。

社会实践基地(包括劳动教育基地)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解社会、体验感悟劳动意义的专门场所。目前,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教育经费、师资不足,教育活动实效性低。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学习类和劳动体验类。实际上,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活动“参观体验”的较多,真正“劳动体验”的较少,难以满足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需求。

2.家庭原因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在家里多缺乏体力劳动的机会。再加上沉重的学业负担,为了让儿女在学业道路上步步高升,许多家长家务全包,甚至袜子、内衣等自我服务性劳动都由家长代劳,孩子真正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心学习。家务劳动的缺失,让孩子根本无法体验体力劳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更不能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可以说,中小学生体力劳动的缺失已然成为影响其健全成长的因素之一。

3.学校教育原因

目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一个边缘学科,是一个需要发展的学科和学习领域。[11]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原来独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被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板块内容,劳动教育的新形式使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地位下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开设率低,课时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实效性不高;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活动,造成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忽视劳动习惯的培养。[12]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无名分无标准,定位不明,无统一教材,课程缺根基、难衔接。[13]

四、培育中小学生勤劳品质的教育策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也存在若干发展的短板。其中,劳动教育就是教育领域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亟须努力补齐的短板之一。今天的中小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优越的年代,普遍没有受过生活艰辛的磨砺,缺乏吃苦耐劳的锻炼,需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勤劳品质。

(一)正确把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就具体实践看,劳动教育自始至终处于被边缘、被融合、被异化的地位。[14]这并不是劳动教育本身所导致的问题,而是教育者理解的偏差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把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前提。

1.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

(1)劳动。《现代汉语词典》分类理解“劳动”内涵:一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二是“专指体力劳动”,三是“进行体力劳动”。[15]

(2)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劳动教育”概念的界定也非常含糊,所属范畴不清和内容指向不明。“劳动教育”概念的界定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三是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加以界定,四是把技术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加以界定。[16]

劳动教育,从其基本内容来分,可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从其基本素养来分,可分为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但从其基本任务而言,不外两大方面:一是劳动技能的培养,二是思想品德的教育。[17]

(3)中小学劳动教育。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这表明,文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广义的概念,涉及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素养、劳动习惯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重视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学习,也要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两方面都不可偏废。

2.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特征

(1)基础性。基础性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首要特征。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根基性和不可或缺性。相对于职业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更多突出基础性,即在中小学接受劳动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任何职业时提供必要的劳动思想和劳动技能,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践性。实践性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显著特点。实践连接着思想与行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社会运行、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都属于劳动。劳动本身具有实践属性。劳动是个体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人类通过劳动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这种实践性不同于学习者在其他教育过程中的参与、体验,它是一种指向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养成的德行养成、智力构建、体魄塑造、美感追求。[18]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通过劳动体验,让他们爱劳动、会劳动,并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不断理解劳动。

(3)开放性。开放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特点。开放性是劳动教育保持生命力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代社会,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劳动教育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体现为根据劳动形态的不断更新换代,自觉扩充其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根据教育内容的转变及时调整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于前者而言,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及自觉将消费教育、闲暇教育、劳动审美教育等内容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对于后者来说,不仅要重视传统的劳作式的劳动教育方式,更要重视现代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劳动教育,从而构建起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10]

(二)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当前一些中小学生不愿意劳动、轻视劳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灵魂”。劳动价值观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涵。[19]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20]

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事物有用性的判断,劳动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劳动的价值及其积极意义的认可。劳动价值观属于意识范畴,一般是指人们对劳动本身的评价,以及对劳动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它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劳动态度具有某种导向和支配作用。马克思主义将人类劳动放到了极其崇高的地位,不仅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还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因此,培育劳动价值观重在激发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个人来说,是坚信通过个人劳动、个人努力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的观念,它是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之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因此,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四最”的观念作为“劳动之魂”贯穿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阵地、各个时机中去,指导中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要逐步树立起“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劳动分工,认同“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的观念;深入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克服鄙视劳动、逃避劳动、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深刻体验到“从自身的劳动成果之中获得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肯定,这种确证和肯定是一种潜能的实现、能力的表现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愉悦和幸福感”。[21]

(三)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中小学劳动实践体系

劳动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载体,也是勤劳品质培育的有效抓手。当前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孩子直接参加劳动实践的机会相对越来越少。劳动实践机会的缺失是当前中小学生勤劳品质培育的最大障碍。因此,新时期需要为中小学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在实践中,需要对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构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体系,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在开好劳动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劳动教育的学科融合,加强中小学生校内劳动。其中,劳动教育课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如何开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是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亟须解答的现实问题。一是要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地位,出台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纲要,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求。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劳动教育的衔接、教材编写与选用、课时安排、具体操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落实措施。二是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经费的支持力度。四是要依法加强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督导,使中小学教育走上“常态化”实施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将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之中。五是要确保劳动教育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减轻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安全压力。六是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与科学研究。

勤劳品质培养要从家庭劳动教育做起。与学校劳动教育相比,家庭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灵活性。目前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依赖学校,而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十分缺位。当前,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要通过家校合作,助力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对“家政”方面的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报道,某国家的小学已将家政课列为必修课,其中包括家庭卫生、住房管理、清扫、装饰、缝纫、家电使用与维修以及家庭经济管理等。同时建议推广先进学校的经验,按照德育课程的要求,向学生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协调。[22]

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是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专门场所。校外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统筹社会资源,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校外活动的专门场所。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要加强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劳动体验场所。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