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其与DSA对比研究

2019-09-17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破口真假夹层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苏 钦 陈丽珺 谭知零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得内、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1]。该病较为少见,但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多见于中老年及男性患者,相关研究证实,65%-70%患者在急性期死于心律失常[2],因而早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心电图、MRI、CT等均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3-5],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新型技术也逐步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多层螺旋CT(MSCT)因具有快速扫描、覆盖范围广、重建层间距小、处理功能强大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且无创伤性,能够清晰显示和评估大血管破口位置、数目及范围;既往研究报道[6],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作为诊断急性AD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AD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比较,旨在探讨MSCTA对于AD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该病提供影像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2-75岁,平均(60.34±6.75)岁;病程3h-3d,平均(1.45±0.28)d;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28例,合并冠心病25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剧烈疼痛,其中前胸部痛24例,胸背部痛13例,腰背部痛8例,上腹部痛5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A与DSA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均行MSCTA与DSA检查;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病例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将病例资料用于本研究。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患者;心肌梗塞;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脑血管病变;外伤史;风湿性疾病;肝、肾等重要功能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全;各种原因所致图像质量不合格。

1.2 方法

1.2.1 MSCTA方法:采用Siemens 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为从胸廓入口处至耻骨联合水平,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200mA,准直线宽度16×1mm,螺距1mm,重建层厚1mm,间隔0.7 mm)。以碘普罗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Iopromide Injection,50mL:31.17g)作为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从肘静脉以3.5-4.0mL/s速率注射90-120mL。扫描结束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经图像后处理重建,所有图像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建技术(CPR)等方法重建。

1.2.2 DSA方法:采用Philips数字血管造影机,所有患者于腔内隔绝术完成主动脉造影,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左股动脉,引入导丝后将猪尾导管放置升主动脉处,行血管造影,所用造影剂与CT扫描一致,以3.5-4.0 mL/s速率经肘静脉高压注入20-30 mL,以Philips系统内置软件进行测量,参数设置与CT造影测量相同。

1.2.3 图像处理:通过MPR观察夹层破口的精确位置,以夹层破口的大小及数量、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真假腔大小、MIP、VR、CPR等观察评估血管情况,具体包括血管是否通畅、有无钙化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双人独立不交流录入EXCEL表格,并导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破口诊断等以计数资料n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破口诊断 MSCTA诊断AD未见破口7例,1个破口35例,2个破口8例,检出率为86.00%;DSA诊断AD未见破口6例,1个破口37例,2个破口7例,检出率为88.0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破口至左锁骨下动脉距离 MSCTA共检出51个破口,其中≥15mm破口32个,<15mm破口19个;DSA检出51个破口,其中≥15mm破口34个,<15mm破口17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MSCTA诊断AD显示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为(29.68±6.33)mm,DSA诊断AD显示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为(28.94±5.89)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P=0.543)。

2.4 真假腔、内膜片及分支受累 MSCTA检查显示出现真假腔48例,内膜移位47例,分支受累8例;DSA检查显示出现真假腔45例,内膜移位45例,分支受累7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AD是临床危害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预后不佳常导致致命性后果,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及老龄化速度较快,A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相关研究证实[7],夹层的类型、夹层累及范围、相关并发症等均与AD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准确评价主动脉、分支血管、髂动脉、近端股动脉受累等情况,对于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超、DSA、MSCTA、MRA等多种影像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得该病能够早期确诊并准确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及指导。DSA被认为是诊断AD的金标准,MSCTA则可通过三维技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分支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DSA及MSCTA诊断AD,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

DSA因具有直观、动态、即时测量等优点,一直以来是临床诊断AD的金标准,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主动脉增宽及主动脉壁增厚。AD患者的DSA图像表现为假腔对比剂充盈,且较真腔慢、浓度低、退出更慢、显影时间更长,或真假双腔浓度存在明显差异[8-9]。DSA可清晰显示AD的破口数量、真假腔、内膜瓣、受累分支以及主动脉瓣反流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50例AD患者中,DSA诊断AD未见破口6例,1个破口37例,2个破口7例,检出率为88.00%;共检出51个破口,其中≥15mm破口34个,<15mm破口17个;DSA检查显示出现真假腔45例,内膜移位45例,分支受累7例;但DSA无法显示夹层血栓及动脉壁钙化的具体情况。

表1 MSCTA与DSA诊断AD破口结果比较(n,%)

表2 MSCTA与DSA诊断AD破口至左锁骨下动脉距离比较(n,%)

表3 MSCTA与DSA诊断AD真假腔、内膜片及分支受累比较(n,%)

MSCTA扫描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可较好实现容积扫描及图像的各项同性,重建后的薄层图像以处理站进行多图像重组后,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病变。MSCTA检查AD的基本征象为内膜瓣和真假腔,真腔因受假腔、附壁血栓等压迫会变细、变直,而假腔一般较大,其内部血栓的形成使得密度低于真腔,是真假腔的主要鉴别点,而平扫仅能从内膜钙化斑块内移上提示夹层的存在、无法直接显示夹层。增强扫描时假腔显影、排空均较真腔迟缓,因而密度由高变低,先高于假腔密度,后低于真腔密度,而真假腔密度相当或假腔直径大于真腔则可提示具有多个破裂口[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A诊断AD未见破口7例,1个破口35例,2个破口8例,检出率为86.00%;共检出51个破口,其中≥15mm破口32个,<15mm破口19个;MSCTA检查显示出现真假腔48例,内膜移位47例,分支受累8例;MSCTA检查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者36例,动脉壁钙化11例。

本研究结果表明,MSCTA诊断AD在显示破口、真假腔、内膜片、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方面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既往研究表明,DSA对AD破口位置的准确显示具有明显优势,认为与DSA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有一定关系,而DSA对内膜瓣的显示稍显逊色,猜测与DSA检查中真假腔间的界限显示不清有一定关系,假腔内对比剂浓度较低,因而内膜瓣的显示不清晰,同时内膜瓣结构小,易于被遮挡,故难以被发现。MSCTA则能够清晰显示内膜瓣,尤其是VR及MPR,同时,MSCTA显示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充分利用三维技术,进而清晰显示受累分支情况。

综上所述,MSCTA可为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重要的依据,且具有图像清晰、高分辨率、重复性较好等优势,与金标准DS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破口真假夹层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自制圈套器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隔夹层参数对底水油藏注水效果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以渤海A 油藏为例
铅铋循环回路小破口事故计算模型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