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

2019-09-16蒲高峰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

蒲高峰

摘 要: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优秀文化数不胜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学生在汲取文化精华后培养高尚的情操,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觉抵制各种文化糟粕。因此,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将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完善祖国新一代人才的德育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 文化渗透 教学研究

前 言

在教育工作中,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主要靠语文这一主要学科进行传播,通过学习该学科,有利于学生自小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而有利用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初中阶段是当代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师应该重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一、在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脱离传统文化,只重视应试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大多数教师在面对文言文或者古诗词教学时,通常只注重教授学生最常用的翻译手法和文章的总体结构,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更有胜者,只要求学生背诵以应付考试而不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这些教学方法都没有正确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也没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意义,这不仅消减甚至磨灭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而且更加让学生无法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但是如果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中国古代经典文章、谚语、名言和警句的基础上准确抓住、传播优秀文化的精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由对古典诗词歌赋和文言文的理解上升到对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即汉语的理解。

(二)学生借助相关辅导书,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渗透主要扎根于古代汉语教学。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生更多地依靠相关文学教材的分析书籍,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分析》和《中国古诗词赏析》,而不会去认真阅读课本,从而对相关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课外书籍的相关帮助,学生缺乏对原著的独立阅读,缺乏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解的过程,缺乏对课本的深入分析和解剖,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价值将会大大降低,而且学生自身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中,这是当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对当代语文教师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

(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渗透传统文化。如何将优秀文化有用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學中,相关教学工作者主要总结出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以课堂教材为基础,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和解剖教材,从而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部任命该教材为初中阶段的必修教材是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整理和审查的。每一篇文章都借鉴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文学美感。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提炼出重点,让学生明白学习该篇文章的主要学习目的是什么,而不仅仅局限于该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和相关结构讲解,教师应该从一些普遍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寻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揭示该篇文章的闪光点和文化特色,例如:

(二)老师在讲解《师说》时,不应该局限于介绍《师说》是唐代文学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创作的一篇议论文;也不应该局限于阐述该篇文章主要议论了人拜师求学的道理,讽刺了当代求学者以从师学艺为耻辱的作风;还不应该局限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是举出各种正反例子进行层层对比、反复论证从而得出人们必须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更不应该拘于表面一味赞扬《师说》作为一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说服力强且具有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致力于将这篇文章用于实际,改进师徒学习理论,探索新型师徒学习关系。

(三)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的著作《鸿门宴》时,除了生动形象渲染刘邦赴营以前、赴宴时和逃席后的紧张气氛,而且应该重点刻画该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意境和优秀的民族精神。项羽放刘邦走到底是大英雄所为还是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优柔寡断、率直轻信之举;刘邦逃席是小人之举还是能屈能伸、坚决果断、善于应变之举。除了两位主要人物外,一些次要人物的优秀品质同样也值得学习,如张良足智多谋、忠诚机智;樊哙:忠心耿耿,粗中有细,果敢勇猛;范增:忠心耿耿,目光长远;项伯:重情重义。

第二种教学方法是利用教学道具创造、丰富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从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外化表现。比如教师在讲解荷塘月色时,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在黑板上投影出月关下的荷花池子,并且配上乐府的庆阳渡船辅助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明国时期的荷花古董和诗画来进一步烘托教学气氛。通过多彩多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如朱自清一般置身在月光下、荷塘边,增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渴望。

三、在课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课内学生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外让学生利用有效时间学习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这种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兴趣进行合理组合,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是让学生对优秀的古典诗歌进行阅读、欣赏。每节课前6分钟,让学生自行阅读他们喜欢的诗词歌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领悟、探索优秀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丰富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语文老师也可以在学生在行课期间和寒暑假期间读两本经典著作,但是这两本文学作品也应该和教科书相匹配,这样学生可以自行衔接课内外知识,不断感受富有魅力的中华文化。

结束语

语文是初中学习中的必修科目,而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将会贯穿人的一生。所以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加强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而学生也应该自主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1):11-13.

[2] 朱景雪.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3):23-26.

[3] 孟兴红.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3-54.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