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基础平台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9-09-16罗靖宇杜建明沈晓波
罗靖宇 杜建明 沈晓波
摘要:依据大类招生新的培养模式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专业基础平台课在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围绕提高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主题,就专业基础平台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大类招生 专业基础 教学质量
引言
近年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学科背景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全国许多高校正在探索和实施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淮南师范学院(我校)电子工程学院也实行了大类招生这种新模式——电子信息类招生。
这种培养模式仍处在实践探索阶段,该模式下的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在这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平台课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结合我校的具体现状对这一模式下的专业基础平台课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
1我校基本情况
淮南师范学院于2016年在电子工程学院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以电子信息类为一大类进行招生,目前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共四个专业。学院按大类招生的需求,对原来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进,制定了新的培养方案。
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专业基础平台课主要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五门课程和其相关实验课程以大类招入“厚基础”为出发点,课程内容上覆盖面广,适用性和通用性强,同时兼顾专业理论知识研究和专业实验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学生下一步的专业方向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2专业基础平台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我院电子工程学院是2014年重新整合的院系,由原物理系和原电气工程学院弱电部分组成。结合我院教学资源配置及我院转型教师较多的特点,对专业基础平台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规划如下:
2.1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1)教材改革
重新选择教学教材使其更适应大類招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专业理论和专业运用,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运用方面作简单介绍,待学生专业方向选定后详细介绍。考虑以上,提出选取教材+自编手册的形式作为教学用教材。自编手册重点介绍专业运用和专业方向方面,有效的弥补教材这方面的缺失。选用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运用价值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2)备课改革——集体备课
我院是2014年重新整合的院系,院内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正处在转型阶段,在我院实行集体备课有很大好处:①集体备课集中多位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体会于一体,大家互相学习和启发,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②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快速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高的起点上再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③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3)教学内容改革
在授课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教学手段多彩多样化,在板书加多媒体这种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动画视频,实物案例分析视频更加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了解专业知识应用领域。其次,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添加验证或演示性实验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
(4)授课方式改革
大类招生侧重于“因材施教”,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大类招生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应加强“教师启发式”、“师生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在做到大众化通识教育的同时更侧重专业化精英教育。在完成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培育学生自主探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
(5)答疑方式改革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迈入专业学习的基础,而这些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转变思路,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且这些课程专业知识点多,涉及很多门学科。学生初次学习都会很困难,课堂学习和课堂有限时间的答疑不足以解决同学们的困惑,所以提出课外答疑方式。课外答疑一对一辅导,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问题,也可以让教师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6)教师能力提升改革
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课堂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影响重大。所以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书育人意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思想。结合我校的应用型院校定位,我院教师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进企实践培训、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努力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
(7)网络教学平台改革
大类招生注重“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培养,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网络课程或引入成熟的网络课程,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辅助教学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整合,加强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学生可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领域,同时网络课程可以固化教师的教学成果,扩大知识的受众面。
2.2实验改革与创新
在大类招生这一前提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包含不同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其对应的实验内容也应满足不同专业方向要求,所以实验课程应为“大专业”实验课。对实验环节做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第一,对原有的实验室进行再建设或申请建设新的实验室,使其具备扩展新的实验内容的能力适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二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原有实验资源,设计开发“大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同时注重引入国家工程化标准。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第三,开放部分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在力、创造力和课外拓展能力。
2.3实践环节建立与完善
我校以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为定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虽然专业基础平台课更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但学生专业方向的认识也是重点。在专业基础平台课中加入电子工艺实训、电子技术设计、工程训练、职业发展指导和专业导论课等环节;设立各类校级学科和技能竞赛选拔,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同时资金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和国家赛事;设立学生科研创新项目,鼓励并指导学生申报。多方面多方向的培养锻炼学生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
大类招生在我校才刚刚实施,随着这—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整个课程的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实践中的各个环节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各个环节的改革成果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改革影响重大。
3结论
大类招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理论基础厚实、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更强的人才。在这_人才培养方式下,专业基础平台课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优化各项教学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的选择,拓宽就业方向和眼界;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当然,这一模式下的教学工作还处于探索和改革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阎春利;孙凤英;张希栋.构建大专业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2009.
[2]王海民.基于学科建设视阈下的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
[3]阎春利;孙凤英;张希栋.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2008.
[4]陈海利.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