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金保数据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2019-09-16李永烽
李永烽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每个行业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也来临了,信息技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很多互联网对大数据的应用也在不断普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国信息系统的规模不断得到扩大。同时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也推动7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发展,进而催生了“金保工程”。“金保工程”是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的,是一项可以服务社会的民生工程。但是随着数据的增多,传统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正在面临新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利用大数据时代这个优势来建设“金保工程”,使得“金保工程”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金保工程”的特點,研究新技术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金保工程”。
关键词:数据 虚拟化技术 信息系统 社会保障
1传统“金保工程”的特点
1.1单体存储的架构
传统数据中心在存储信息时,运用的是单体存储的架构,因为传统数据中心在运行中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产品能够进行不停止的稳定工作。但是单体存储架构有缺陷,这种架构是由很多独立的物理设备相连而建立的,独立的物理设备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比较高。
1.2静态耦合
传统的数据中心是“项目孤岛”架构,这种架构的各个部件都处在一种耦合的状态,网络和服务器等资源都是与单个项目简单的组合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静态的数据中心在实际的操作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传统数据中心为了不断满足应用的需要,从建立的开始就不断进行扩张,但是不用时期的扩张运用到了不同的技术和人员,所以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式内部结构变得十分复杂,在管理的时候将消耗大量的费用,且会产生几乎没有人了解内部结构的情况。
2“金保工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虚拟化技术
2.1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是将物理资源抽象化变成逻辑资源,它可以让我们不再受到物理上的界限将各种硬件都变成可以进行动态管理的资源。服务器虚拟化是先在硬件上设置主操作系统,这样才可以自由调配硬件上的各种资源,最终实现度武器的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足迹,也可以使服务器准备的时间变得更短,提高服务器的运行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资源的使用率的目的。
2.2应用虚拟化
应用虚拟化是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两个东西分解耦合,从而让应用程序可以虚拟的运行,从本质上来说应用虚拟化是把应用对低层的系统和硬件的依赖中抽象出来。应用虚拟化可以将各种资源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可以提高运用的可用性,可以有效的解决版本不兼容的问题。
2.3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就是将存储硬件进行抽象化管理。存储虚拟化将硬件资源抽象化,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资源,并且可以做到对多个进程提供服务。在多个主机服务和多个存储设备之间建立多对多的访问形式,运用存储网络可以达到不对称的存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对各种存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不用停止中断运用就可以迁移数据,可以有效管系统的动态状况。
3大数据背景下“金保工程”的完善
在大数据背景的发展下,“金保工程”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所以我们应努力完善“金保工程”。人社部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建立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型这个模型根据不同就业人员的不同特征所设立,对我国的就业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人社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在人才需求情况和预测方面。人社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采取到一个地区的就业状况,进而帮助这个地方的就业部门充分了解到其就业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趋势,这样可以更有正对性的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有效缓解失业问题。第二,在医疗服务监控方面。人社部可以建立有关药品种类、科学用药、用药说明等数据库,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处理,有效监测医疗服务的行为。第三,在智慧化人社惠民服务方面。人社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主动与社民进行互动,还可以实现精准识别、全面感知。
4结论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迈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很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的实例已经被我们证实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让信息系统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大。我们通过对传统‘‘金保工程”数据中心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其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对“金保工程”的需求,从而以大数据应用为背景,探讨了怎么样完善“金保工程”。
参考文献
[1]官夏屹,李伯虎,柴旭东,等.大数据平台技术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4,26 (3):489 496.
[2]罗亮,吴文峻,张飞,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能耗建模方法[J],软件学报,2014,25(7):1371
1387.
[3]赵震,任永昌.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 (10):145 148.
[4]谭大禹,孙睿,刘宽.云计算下桌面虚拟化技术的融合[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7(1):76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