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匠心 挖掘教材的生活意识
2019-09-16吴永艳
【摘要】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语言,它根植于生活。通过对教学片段解析,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巧妙利用生活中不经意的教学资源,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用意识,拓展学用渠道。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生活化;学用结合
【作者简介】吴永艳,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
一、引言
随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初中英语教师的育人理念正悄然发生转变。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线性传递知识的教学过程,专注于字词语法的讲解以及粗放型的文本解读,为教而教,脱离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学生专注于课本语言知识的学习,却困惑于无法用语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造成学用脱节,久而久之,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英语学习被学生所喜爱,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帮助学生更易于学习英语、乐于学习英语,使我们的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当下英语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片段解析
仅靠教科书中的有限的语言输入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大教材帮助学生亲近英语。
本文以Go for it!八年级下第一单元Whats the matter?的Reading 部分为例,将结合该课时教学中的三个片段逐一加以解析:
片段一:巧借插图,激趣课堂。
大多数孩子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仅限于学校操场进行的跑步、投掷、跳跃等,并没有很广泛的涉猎。教师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中,运用教材插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mountain climbing这项学生不太熟悉的户外运动,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该项运动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展示,分享对山地攀越运动的认识,激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前认知。
解析:教师利用教材插图,运用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精准将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了解户外运动中,自如地走进文本。在主题语境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不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淡化学生的被学习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话题并不是不切实际、国门之外的,而是如此之真实,离他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片段二:真实呈现,走近语篇。Aron Ralston是一位热爱户外登山运动的美国人,而文本所叙述的亦是真人真事,Aron不仅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撰写出版了《生死两难》,并以此为题材于2010年被拍摄成纪实性影片《127小时》。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僅向学生推荐《生死两难》这本书,备注了书籍的电子版,还节选播放了易于学生理解的视频片段。这个基于真实性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们传递了丰富的隐性信息:1.“原来我也能阅读英语书籍,看懂英文电影,太棒了!”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2.“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我能阅读的电子刊物,还有更多适合我阅读的文章吗?”英语阅读兴趣被激发,当时,发现很多学生纷纷记下了书名,相信该班的部分学生课余一定会去图书馆借阅或从网络阅读电子书。智慧的老师善于点拨,教师对学习资源的适时推介,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增强学生的阅读乐趣具有积极意义。
片段三: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完成对Reading的Scan 和Skim 之后,作为课堂教学拓展,教师还是围绕人处于生死两难境地这一事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生活中进退两难的事件:当同学向你示意抄作业时,你怎么解决?以小组活动的方式,陈述抄作业事件,鼓励小组组员互相提供建议。
解析:该任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输入一定量的信息之后,能结合所获取的生活经历,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使其在体验中输出语言,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探究中提高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戴军熔,2010)
它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文本内容,而是要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语言再创造的思维活动。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巩固,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教学智慧和个性思考,将教材和生活有机整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形成相对完整的任务链。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从分享个人认知到基于真实性的语境创设,乃至创造性输出语言的顺序设计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符合他们真实认知过程的任务,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以及与他人磋商、交流、协调、合作等交际技能。
三、结语
教学内容固然是教学之本,但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开放型的生活化大课堂。凡是有助于学生英语言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英语课程教学资源,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因此,我们要有效运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英语学用渠道,注重英语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贴近生活,既传递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戴军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1):6-15.
[2]韩炳华.“互动式”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与管理, 2007(4):69-70.
[3]曹孚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59.
[4]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