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诵读中“情景再现”的运用
2019-09-16李小亚
李小亚
摘 要:“诵”,意为有节拍、依字行腔、感情饱满的读。诵读,则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活动。与朗读不同的是,诵读不仅仅是为了传达内容,更重要的是传达情感,通过外化的表达引起受众共鸣。情感是诵读的根基,“生情”是“达情”的前提,如何行之有效地准确 激发诵读者情感呢?内部技巧“情景再现”的运用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词:诵;情景再现;情感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一、何为“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诵读者在创作中调动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以稿件为基础的再造想象活动。诵读者通过联想与想象,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创设场景,诵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经历着稿件的故事,以此激发情感达到共鸣。
二、“情景再现”的运用
“情景再现”的运用主要把握三大能力:第一感受力、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表達力。下面以第14届齐越朗诵艺术节二等奖作品《嘎达梅林》做为案例分析,体会情景再现的过程,以及它在文艺作品诵读中的作用。
1.感受力: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的意义
文艺作品诵读的创作大部分是二度创作范畴,也就是我们要以稿件为创作依据,合理开展想象,不可以天马行空随意想。换句话说,“正确理解词与符号的意义”是要求我们要有正确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单单是对文字的理解,还有对文章深层次内涵的理解,所以在拿到稿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备稿,了解写作背景、环境背景、人物背景等,随之确定基调,不然在表达上很容易出现偏差。
首先,通过文稿可以了解到,《嘎达梅林》是在那达木德(嘎达梅林本名)牺牲前,以其为第一视角,用独白和少量对话形式,讲述草原人民与封建蒙古王公做斗争的故事。
想要以嘎达梅林的视角讲述这场伟大的斗争,首先就得了解嘎达梅林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了解他后,才能化身为他,用他的性格、语言特色表达出来。嘎达梅林是蒙古人民的英雄,是一个有着大无畏精神、伟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于1929年率众举行反军阀反封建的运动,最后失败,终年38岁。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勇气却唤醒了蒙古人民,他的精神永远屹立在蒙古人民的心中。所以嘎达梅林的形象应该是高大的、英勇的,诵读者的语言应该是坚定、深沉的,以体现出他不怕死亡,为了幸福与正义的大无畏的精神。
分析完背景后,要对稿件进行层次划分,以此来强化对稿件的印象。以嘎达梅林为第一视角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向受众交代背景,创设场景,导入作品;第二部分讲述原因和号召斗争,嘎达与王爷的对话是作品高潮,从恳求奢望王爷到清醒,情节发展紧凑,情感表达丰富,高潮迭起;第三部分以旁白身份为故事收尾。作品要求每个部分诵读者都要呈现不同形象状态,从对王爷抱有一丝希望到彻底失望继而奋起反抗,前期“悲”“伤”为主调,后期转为“悲壮”“坚定”,情感逐渐深入使得作品更为生动。
2.想象力: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诵读者要通过再造想象使文字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等画面变为动态“电影”,引发自身情感储备,以此调动自我情感。
如在《嘎达梅林》第一部分中,“鲜血和汉水,刺痛了我的眼睛”这句话可以借鉴打球时汗水滴入眼睛的感受,回忆在刺激下眼睛的刺痛感,将其带入;又如“一夜之间牧民们失去了家园,温暖的蒙古包被烈火烧完了,风吹草低 再也看不见牛羊,军阀北国横行霸道,穷苦牧民受尽了折磨,这像鲜花一样的草原被践踏,草原到处是百姓揪心的哀吼……”在这里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自己身处草原,以前绿油油一片,现在一片荒凉,以前到处可见放牧的人,蒙古包,我的孩子在草地上跑啊、跳啊,我的爱人、父母、朋友开心地唱着歌,而如今却是黑压压一片,体会自己家园被烧毁的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的稿件涉及到 的内容不是我们目前的人生可以体会到的,这时就需借用情景的借鉴来引发。
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战争,这时可以借鉴史料、纪录片、照片、甚至于根据历史编创的相关时代电视剧等等,通过这些资料对当时情景的还原和再现进行深入的思考 与想象,理清创作头绪,引发自身情感,达到处景生情 的状态。
3.表达力:灵活运用外部技巧
有了以上的体验,最后一步是将内部体验外化成有声语言还原作品中情景的设计,创设场景,让受众身临其境 。这里要用到有声语言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以及声音弹性的处理。比如在背景资料中我们已知嘎达梅林于1929年率众举行反军阀反封建的运动,最后失败,终年38岁。也就是说,作品中嘎达梅林的年龄是38岁,在用声方面,诵读者的共鸣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不要一味拔高或压低,以符合作品人物的年龄层次。
文艺作品诵读的创作过程是一种通过文稿理解、消化过后,由内部情感体验到外部语言表达的对应循环。诵读者自身情感会随着视像、感受发生变化,外化成语言的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甚至于面部表情 。正确地运用情景再现可以使我们的内、外部技巧运用正确、得当,不然很容易使表达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