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019-09-16伍杏花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一日千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国际语言,在当今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与英美国家人士沟通零距离,交流无障碍,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熟知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欣赏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
【作者简介】伍杏花,广东省台山市台城中心小学。
一、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开心学英语》这套教材每一册书中都包含了一定的中西文化知识,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提供了重要的渠道。教师要活用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打开与西方国家交流的窗口。
1.對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对话的内容,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还要向学生讲述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Book1 Unit1,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西方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用Hello! / Hi! / How are you?等。而中国人见面,习惯问对方“你吃了吗?”。在西方国家,如果你问对方“Have you eaten?”,别人会误认为你是想要请他吃饭。中国人崇尚谦虚,受到别人称赞的时候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但在西方国家这样表达会被认为是不自信。告诉学生,当受到别人的夸奖时,我们只需大方地说“Thank you!”,接受和感谢对方的赞美和夸奖。学生还要了解英美国家的一些文化禁忌,才不会在交流时陷入尴尬的境地。跟英美国家的人初次见面,不能问涉及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个人隐私的问题。中国人对讨论这些问题都习以为常,但在西方国家则被认为是不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慢慢地将这些文化意识渗透进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在日后的交际中就会避免语用不当,做到用词大方得体。
2.词汇教学。传统的单词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单词的音、形、义,忽略了单词中蕴含着的文化知识。在单词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如《开心学英语》Book2,教颜色单词时播放中西方婚礼的视频,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中西方国家的人对颜色的喜好。中国人喜欢寓意喜庆、吉利的红色被西方人认为象征暴力、血腥。西方人认为象征高贵、纯洁的白色却被中国人认为是不吉利的。以教材中Ms. Black为例,告诉学生一些颜色单词大写开头第一个字母,就会变成英美国家人士的姓氏。如: White、Green、Brown等。鼓励学生尝试找出这样的单词,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英美国家人士的姓名结构是名字+姓。如:John Brown, John是名字,Brown是姓。口头称呼时一般称姓:Mr. Brown 布朗先生。在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中,女子出嫁前跟从父亲的姓,出嫁后要改用丈夫的姓。这些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到无比新奇,对学习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Book 3学习星期单词,英美国家认为Sun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而在中国,人们都以Monday作为每周的开始。教师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阅读教学。《开心学英语》这套教材的Reading and Writing, More Reading and Writing两个部分也包含了一些中西方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传统习俗的来历:大批英国移民在1602年的圣诞节抵达美洲大陆。当时物资短缺,只有漫山遍野的火鸡,人们便用它作为圣诞节的主菜。这个风俗一直沿用至今,烤火鸡是英美人士在重要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大菜。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春节吃饺子的传统始于大明朝,取其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教师鼓励学生找出这两个节日的异同,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4.文化单元教学。教材中每一册书都有两个单元文化的内容,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Book2 Culture2 Food这一单元中,主要是学习Western Food 和Chinese Food,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在介绍食物单词时,可以带出一些文化知识。如:这些食物是哪个国家的人普遍食用的,在什么时候食用,为什么食用,用什么餐具食用等。英美国家的人过生日的时候会吃cake,寓意“甜蜜”,中国人过生日时则吃noodles,寓意“长寿”。通过不同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英美国家的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table manners,包括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合理点餐不浪费等,教会学生得体用餐。Book6 Culture1 Study Tour这一单元,可利用图片或视频来直观呈现一些中西方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礼物,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它的气候跟中国的是相反的。通过学习The Yangtze River, Mount Tai, Beijing University, Museum这些地方,不由地赞美我们祖国大好河山,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
二、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是了解各族人民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喜欢过节日的特点,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来临之际,学生亲手制作精美的贺卡,感谢父母以及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爱的老师或其他亲人。通过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文化,又让学生学会感恩。在Easter那天,举行画复活彩蛋的比赛,学生尝试亲手制作、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播放美国白宫在复活节当天邀请当地的儿童在白宫草坪上举行滚复活蛋的视频,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复活节。以前在Christmas当天,教师与学生一起装饰教室,唱圣诞歌来庆祝,让学生感受浓烈的节日气氛。现在我们不提倡学生过洋节,但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来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我们结合台山是侨乡的特点,有些学生曾经在国外居住生活过,或是家里有人旅居国外的,可以让这些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谈谈这些节日的来由以及国外的一些风俗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向身边居住在国外的亲戚了解这个节日的一些文化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相关的节日文化信息,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营造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熏陶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墙,展示学生漂亮的英语书法、精美的英语手抄报、手工作品等,并定期更换优秀的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绘本,放在班级的English Corner,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播放时下比较流行的英语动画片、电影让学生观看,对其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一种途径。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各种鲜明的中、英文双语标志、中外名人名言映入眼帘,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其中最为突出是学校的少先队室,为了开阔队员们的视野,少先队室的墙上专门贴上了世界各国的国旗。我们教材中也学习了一些国家的国旗,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少先队室,让学生指出学过的国家的国旗,说说还认识哪些国家的国旗,以及是否知道这些国家的相关文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在谈笑中收获了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体验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学会用正确、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林荔仙.在阅读课中开展任务式教学[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2,4(3):74-76.
[2]廖颖新.小学英语教辅编辑技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4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