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及冰敷在双源CT造影渗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09-16魏廷艳
魏廷艳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6月来我院进行双源CT检查的患者共计84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依据临床处置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包含男性27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4~71岁,患者平均年龄(46.98±10.86)岁。实验组患者包含男性26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3~69岁,患者平均年龄(47.32±9.82)岁。全部84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检查,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观察,本次实验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监管下进行。
表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造影渗漏处置效果对比表(±s)
表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造影渗漏处置效果对比表(±s)
组别 n 患者健康教育评分 病房管理评分 护理核查工作评分 护理操作技能评分 分级护理评分 服务态度评分实验组 42 8.79±1.02 8.92±0.96 8.63±1.20 9.04±0.69 9.01±0.66 9.48±0.47对照组 42 7.88±1.21 7.83±1.01 7.52±1.17 8.02±0.62 7.84±1.82 7.75±1.2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增强对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选择患者静脉血管粗且直,并且穿刺部位无破损的皮肤进行穿刺,穿刺过程注重对患者的监察,患者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出血等要立刻停止输液进行处置。依据患者的具体输液需求选择穿刺针等。
对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输液管理的基础上增添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及冰敷法作为对输液渗漏的预防和处置方法,其具体应用内容如下:
选择Y型双筒高压注射器作为具体器具,选取碘海醇350联合碘普罗胺370造影剂为患者进行注射,注射剂量80~100ml,注射速度5ml/s。
注射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造影剂注射可能出现的特殊感受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第一时间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取患者坐或平卧位,在患者平均状态下进行穿刺,选择患者的靠近心脏部位静脉血管如右上臂桡静脉或肘静脉血管等。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尽量一次成功,穿刺后使用医用胶布做好固定,叮嘱患者减少活动,保持平静,避免穿刺部位出现渗漏。
如患者出现渗漏并发症,要第一时间终止高压注射,采用1ml注射器对患者进行拔针,并使用棉签在患者外渗部位进行按压,尽可能将渗液派出。随后对患者采用50%硫酸镁溶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浸湿后的纱布进行湿敷,外层放置冰袋进行冷敷,每30min对患者的肢体感受进行一次问询,无异样感受后仅需进行冰敷,如冰袋融化需换置一新的冰袋,持续冰敷2h以上。
在患者完成CT造影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多补充水分,及时促进造影剂排除,对于老年患者在从CT检查台下台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搀扶避免患者摔倒。由于造影机注射所需针头较粗,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告诫患者在拔针后要持续按压穿刺点,相比较于传统的静脉输液而言要按压更长时间,并在确保穿刺点止血后再离开医院,有身体不良情况要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对于渗漏并发症患者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渗液排出后,教导患者在接下来的几天避免对渗液部位碰撞、挤压,并可回家自行热敷促进渗液造成的红肿、淤青等消退。
随后对两组患者的造影渗漏并发症处置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收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及冰敷方法进行输液渗漏处置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依从率要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造影渗漏处置治疗效果对比详见表。
3 总结
双源CT检查是当前临床诊疗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可以直观表达患者病灶情况,更好的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疾病状态,从而给予相应的处置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但在双源CT检查需要采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进行造影剂注射,在这一过程就可能出现造影剂外渗并发症,从而可能对患者静脉血管造成破坏,从而造成不良检查体验。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及冰敷方法对于处置造影渗漏并发症具有着较好效果,可以显著帮助患者排出外渗造影剂,并增强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双源CT检查的过程中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