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综合征模型中的DTI、IVIM及DKI研究初探
2019-09-16李大鹏任江涛成德雷
朱 楠 ,刘 亚 ,李大鹏 ,张 陈 ,任江涛 ,成德雷
(1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 安徽 蚌埠 233300)
(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3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布加综合征(BCS)是肝静脉(HV)流出道梗阻导致的临床症候群,若不及时治疗,可因肝衰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故对肝损伤的评估尤为重要,但相关基础研究较少[1]。本研究拟通过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峰度成像(DKI)检测BCS肝组织的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
表 各组大鼠中央区MRI功能成像参数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安徽省立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购买体质量215~275g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在常规室温、湿度50%条件下,昼夜交替清洁饲养。
1.2 方法
1.2.1 模型制备及分组 按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0,开腹暴露肝后段IVC,以0号线环绕结扎3F微导管及IVC后抽出)及假手术组(n=20,未结扎肝后段IVC,其他过程同实验组),对照组(n=20,仅常规饲养)。实验后12周行MRI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影像学表现。
1.2.2 MR方法 各组均存活>15只,随机取15只大鼠常规消毒麻醉,腹部加压仰卧位固定于腕关节线圈中心,行功能成像(GE HDXT-1.5T MRI)。采用平面回波序列,施加扩散梯度,b值为800s/mm2,层厚3.0mm,层间距0.2mm,激励次数为4,对DTI进行后处理,测量ADC*及FA值。采用单次激发序列:TR 2000ms,TE 55ms,FOV 50mm×50mm,翻转角100°,层厚3.0mm,层间距0.2mm,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3。选取b值=0、25、50、100、150、300、500、800s/mm2,选择双指数模型及拉伸指数模型,测量ADC、Dslow、Dfast、PF。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序列,b=800s/mm2。TR 5100.0ms,TE 96.8ms,层厚3.0mm,层间距0.2mm,矩阵148×148,FOV 50mm×50mm,扩散梯度场采用3个方向,测量D及K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成模情况
实验组肝后段IVC梗阻,远端管腔扩张,伴侧支循环;实验组见肝窦扩张,肝细胞萎缩,出血和汇管区纤维化。对照组及假手术组IVC及HV回心血流通畅,且均无阳性肝脏病理表现。
2.2 MRI表现
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MRI功能成像各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除DTI中FA值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之外,其他参数均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
3 讨论
BCS随着肝脏淤血加重,限制细胞水分子弥散,进而改变肝脏的ADC值。DTI、IVIM、DKI均可反应肝组织淤血后细胞内外水分子弥散情况[1-3]。
本研究中,说明BCS大鼠随着IVC结扎时间延长,肝脏淤血缺氧持续加重,引发肝细胞肿胀,限制了细胞内外水分子弥散,降低ADC值[1-3]。研究发现[1],IVIM中ADC、Dslow、Dfast、PF值变化可以反映早期肝损伤组织,且可反映水分子扩散及微循环灌注情况。这可能是随着肝淤血时间延长,细胞外水分子扩散受限就会越明显,除了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外,肝脏灌注降低,故ADC、Dslow、Dfast、PF值均降低。随着肝损伤程度加重,DTI的ADC*值逐渐降低,提示其能反映BCS淤血性肝损伤的程度[2]。DKI的D及K值随肝淤血加重而降低,这表示水分子偏离高斯分布越明显[3]。以上几种fMRI成像技术均以水分子扩散为基础理论,均随肝淤血加重而降低,这可能由于BCS病程进展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肝脏灌注降低。
综上,DTI 、IVIM、DKI等磁共振加权成像技术可用来评估BCS肝损伤,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