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扫描使用手臂托架降低辐射剂量的运用价值
2019-09-16施辉友崔学龙余芳芳王玉权曾宪春通讯作者
施辉友,崔学龙,余芳芳,王玉权,曾宪春(通讯作者)
(1贵州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2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许许多多的疾病通过CT扫描等影像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可靠而有力的诊断依据[1,2]。以胸部CT检查为例,本院体检、就医患者胸部CT检查达200人次/天。因CT扫描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后探测器接收后成像,其产生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殷切关;作为影像技师,除了利用好现有设备的低剂量扫描条件以外,正确的体位设计也是我们工作的基本点,通过对平时工作的总结设计出一种CT扫描患者专用手臂托架(专利号ZL 2018 2 0614969.1),提高了患者的检查效果和就医感受,也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扫描的辐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检查方法
连续收集本院行胸部CT检查患者50例,采用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扫描仪进行扫描,参考管电压100kVp,管电流50mSv,开启智能管电压(CARE kV)及管电流(CARE DOSE-4D)调节技术[3,4]。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调整检查床高度对准腋中线,进床至胸廓入口处,头足方向扫描[5];A组常规双手置于头顶,扫描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设备自动预测出扫描范围所需辐射剂量并记录其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值;B组使用专用手臂托架(专利号ZL 2018 2 0614969.1),将患者双手平放于托架平板并完全伸直,扫描定位像,扫描范围同A组完全一致并记录DLP值;比较两组预测DLP值(以DLP值间接反映扫描辐射剂量)差异。
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辐射剂量B组的DLP为(78.76±7.12)mGy.cm,较对照组的DLP为(97.36±1.68)mGy.cm下降了19%(t=6.87,P=0.000),见表。
表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比较(±s,mGy.cm)
表 两组患者辐射剂量比较(±s,mGy.cm)
分组 n DLP A组 18 97.36±9.01 B组 18 78.76±7.12 t-6.87 P-0.000
3 讨论
目前,减少CT检查辐射剂量的主要方法是降低扫描条件及运用图像迭代重建算法,最显而易见的是使用低低管电压扫描,可使辐射剂量呈指数衰减。但单纯使用低管电压扫描必然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迅速发展,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各种迭代重建技术不断进入CT图像的历史舞台[6-10]。然而,体位的调节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别是CT技师带教实习学生摆位时,学生对检查部位位置及辐射剂量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其中也包括部分经验不足的技师;近年来,多数高端CT设备都配备CARE DOSE-4D及CARE kV技术,其降低辐射剂量主要有两种方式;CARE DOSE-4D是操作者定义参考mAs后,系统根据患者检查部位和脏器的解剖厚度、密度,估算出各层的mAs,使得各层的噪声维持在相同或相近的水平;CARE kV是根据CT检查目的和受检者的体型并结合预先设定的图像质量要求,自动计算出不同管电压下所需管电流的基准值和变化曲线,基准值可随管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计算CTDlvol、DLP,省去了繁琐的计算和对医生经验依赖,自动启动最佳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实现最优化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提高图像质量[3,11-13];通过扫描定位像,实时调制扫描范围内辐射剂量达到最佳最佳的图像质量的完美组合。本实验研究是通过对A组定位像的扫描,确定其扫描范围,预测出其所需辐射剂量(DLP)表示;再使用专用手臂托架(专利号ZL 2018 2 0614969.1),将患者双手平放于托架平板上并完全伸直为B组,扫描定位像,扫描范围同A组完全保持一致并记录(DLP)值;发现每位患者辐射剂量平均减少19%左右,且通过正式扫描,辐射剂量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胸部CT扫描联合专用手臂托架正确摆放双手位置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本研究不足之处,因受伦理限制,未对每位患者进行两次定位像后分别扫描,但笔者认为,CT影像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智能最佳技术已完全成熟,所预测出的辐射剂量应与实际扫描数据基本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