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作用分析
2019-09-16钱卫学
钱卫学
(吴江区中医医院<吴江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221)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是临床外科、骨科疾患之一,主要由扭转外力导致[1]。患病后,患者膝关节半月板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感,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对其关节骨面及正常活动能力造成威胁。目前临床针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主要采用关节镜、核磁共振成像及CT等措施实施诊断,但具体诊断措施的选取有待考证[2]。临床指出,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准确对损伤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反映,协助临床对其病情进行确诊,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治疗措施,从而对其健康提供保障。本院围绕上述理论开展研究,就10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旨在为明确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作用,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疑似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诊断标准[3];(2)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感及活动受限;(3)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及关节镜诊断;(4)明确研究主题及自愿参与诊断工作;(5)签署知情同意书;(6)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系统疾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受损;(3)抗拒或抵触诊断工作;(4)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5)参与其他研究者。其中男性65例,女35例,年龄15~45岁,平均(30.4±1.4)分,病程1~13个月,平均(6.5±0.5)岁。
1.2 方法
均接受关节镜诊断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1.2.1 关节镜诊断 采用美国Stfyker关节镜对患者实施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检查工作开展,对患者患肢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以常规关节镜手术入路,根据半月板实际情况进行分级。
1.2.2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采用联影uMR560超导型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实施诊断工作,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由患者膝关节表面接受并固定线圈,实施常规冠状面、矢状面扫描。其中冠状面序列为:SET1WI;TR为562ms、TE为22ms;STIR:TR为3600ms;TE=71ms;TI为900ms;层厚为4mm;层间距为0.4mm;FOV为180mm×220mm,矩阵为256×256。矢状位序列为WSE PDWI;TR为2000ms;TE为17ms;T2WI:TR为3890ms;TE为99ms;层厚为4mm;层间距为0.4mm;FOV为170mm×170mm;矩阵为256×256。
1.3 研究指标
观察关节镜诊断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记录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关节镜诊断结果,100例疑似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中89例为阳性,占(89.00%),11例为阴性,占(11.00%);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显示,有98例为阳性,占(98.00%),2例为阴性,占(2.00%);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8.00%,敏感性为100.00%,见表。
表 关节镜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观察[n(%)]
3 讨论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又称为盘状软骨,是由于半月板形状异常、较之于正常的半月板大而厚,在体部呈盘状而得名[4]。据临床资料记载,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发生率较少,日本及韩国等地发生率约为骨科患者的26%,而且其他国家发生率则不到1%。目前该疾病具体发生机制不明,可能由扭转外力导致。患病后患者可出现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弹响、渗出等,随疾病不断发展,患者膝关节两骨面磨损不断加重,对其运动功能及活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针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措施包括关节镜、核磁共振成像及CT等,其中关节镜为疾病基础诊断措施[5],通过置入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对关节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诊断工作中,诊断人员将装有透镜的一根细管插入关节内部,显示器可见关节内部结构进行反映,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6]。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科技水平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而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措施,对于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多方位多层次成像对机体内部组织进行反应,且具有无创、高清等优点。本研究结果,100例疑似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诊断结果,其中检出率为(89.00%),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检出率为(98.00%),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检出率高于关节镜诊断,符合率及敏感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将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诊断中[7],能够充分发挥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优点,清晰反映半月板撕裂程度及撕裂类型,并尽可能缩短诊断过程尽快介入治疗;而临床中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其原因在于盘状半月板与关节囊之间存肌腱及脂肪等组织,导致诊断过程中序列影响表现不均匀,从而影响医师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具有显著效果,准确度及敏感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