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宫腔镜及B 超评估宫腔因素的价值研究
2019-09-16陈孟循马文敏杨美琼
陈孟循 马文敏 杨美琼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佛山528000)
复发性流产为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母体生殖道异常、染色体异常、遗传性血栓倾向、母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复发性流产可对患者生育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不孕,进而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宫腔是胚胎种植的重要场所,宫腔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分析宫腔情况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性流产率。本研究探讨宫腔镜及B 超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因素的评估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6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2 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2~38 岁,平均(30.15±2.06)岁;流产次数3~5 次,平均(3.79±0.51)次;病程2~7年,平均(4.68±0.97)年;月经周期23~41 d,平均(32.29±2.96)d;身体质量指数(BMI)18.9~24.8 kg/m2,平均(21.86±1.17)kg/m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3]中复发性流产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均完整。(2)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伴有急性生殖道炎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严重器官功能衰竭。
1.3 检查方法 两组均接受宫腔镜及B 超检查。宫腔镜检查方法如下:于月经结束后7 d 内接受检查,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阴道分泌物、体温、血压等检查,并排空小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铺巾,明确子宫位置,经窥器暴露宫颈,而后对其宫颈、阴道常规消毒,随后给予宫腔镜检查。置入宫腔镜,打开光源,以生理盐水为膨宫液,调整参数,流速为120 ml/min,膨宫压力90~150 mm Hg,患者宫腔充盈后,可转动镜体进行观察。首先需观察患者宫颈全貌,而后对宫腔前壁、宫底、宫腔后壁、输卵管开口、双侧宫角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完成后,退镜,在退镜过程中对患者宫颈管以及宫颈内口进行仔细检查,详细记录宫颈异常情况,如异常部位,大小、形态等,必要情况下可定位活检。检查过程中对于存在轻、中度粘连者,可通过微型牙钳给予分离;对于存在子宫息肉者,给予摘除或诊刮;存在严重宫腔病变者需通过会诊后手术治疗。检查完成14 d 内,嘱患者禁止坐浴、性生活,可常规服用抗生素。B 超检查方法如下:于月经干净后7 d 内,进行B 超检查,对其盆腔、双附件以及子宫给予常规扫查,重点查看宫腔与子宫情况,测量并记录子宫及内膜厚度,详细描述附件区异常情况以及双侧卵巢大小。
1.4 评价指标 分析宫腔镜检查与B 超检查对宫腔异常情况的检出结果,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宫腔偏小、鞍状子宫。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腔情况分析 宫腔镜检查显示,162 例患者正常宫腔78 例(48.15%),子宫内膜炎21 例(12.96%),子宫内膜息肉14 例(8.64%),宫腔粘连32 例(19.75%),子宫畸形5 例(3.09%),宫腔偏小3例(1.85%),鞍状子宫9 例(5.56%)。
2.2 B 超诊断符合情况 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B 超对子宫畸形、宫腔偏小的诊断结果与宫腔镜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超对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鞍状子宫的检出率低于宫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 超诊断与宫腔镜诊断符合情况分析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产科疾病,受生活习惯、工作压力、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会对患者生育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4]。因此,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有效诊断方式并积极给予相应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宫腔病变虽不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绝对病因,但可对女性生育功能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即使选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部分宫腔病变仍为继续妊娠以及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5]。究其原因,宫腔属于机体胚胎种植的重要场所,在胚胎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获得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对宫腔正常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胚胎着床造成干扰[6]。宫腔粘连、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息肉等相关宫腔病变均可对宫腔形态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宫腔异常,致使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这将干扰胚胎着床,进而导致不孕或流产。本次研究162 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宫腔异常率高达51.85%(84/162),其中子宫内膜炎占12.96%,子宫内膜息肉占8.64%,宫腔粘连占19.75%,子宫畸形占3.09%,宫腔偏小占1.85%,鞍状子宫占5.56%。
在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中,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扫描范围广、无创、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现已成为临床诊断复发性流产、不孕等疾病的常用手段,但其对人体宫腔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并不理想[7]。宫腔镜检查为临床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具有直径较小等优势,插入部位柔软,检查过程中无需进行麻醉,可做大转角,有利于患者接受[8]。宫腔镜可有效、准确、直观、清晰显示患者宫腔状态,随着宫腔镜技术不断发展,宫腔镜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子宫畸形、宫腔偏小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研究样本较少有关。B 超对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鞍状子宫的诊断符合率较低。虽然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仅可分辨较重内膜病变,但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可依据实际情况,在接受宫腔镜检查前接受B 超检查。宫腔镜检查仍为宫腔异常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在检查的同时,可对宫腔异常情况给予有效处理,包括分离宫腔粘连、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切开子宫综合治疗等。
综上所述,宫腔镜可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因素给予有效评估与处理,但B 超检查具有可反复操作、无创伤等优势,易于患者接受,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复查与治疗提供评估依据,但宫腔镜检查仍为宫腔异常诊断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