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6、IL-18 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

2019-09-16胡耀明雷慧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8期
关键词:左房持续性阵发性

胡耀明 雷慧娟

(1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高安330800;2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 高安330800)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增加患者住院、心力衰竭、中风和死亡的风险。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炎症在AF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3]、白细胞介素-18(IL-18)[4]与房颤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房颤患者的IL-6、IL-18 水平及其与房颤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急诊内科及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1 例房颤患者,按其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11 例、持续性房颤组23 例和永久性房颤组37 例;其中男41 例,平均年龄(55.2±28.3)岁,女30 例,平均年龄(53.2±27.5)岁。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 例,平均年龄(54.1±27.6)岁,女11 例,平均年龄(51.2±27.2)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排除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疾病者。

1.2 检测方法 (1)IL-6、IL-18 测定:抽取受试对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其中2 ml 注入干净试管中待凝固,尽快分离血清,置-40℃低温冰箱保存;IL-6、IL-18 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另3 ml 送检血酯、血糖等。(2)左心房内径(LAD)测定: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相关分析行Pearson 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IL-18、IL-6 水平及左房内径比较 永久性房颤组血清IL-18 和IL-6 均高于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血清IL-18 和IL-6 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血清IL-18 和IL-6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LAD 均大于对照组,永久性房颤组LAD 大于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LAD 大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IL-18、IL-6 水平及左房内径比较

表1 四组IL-18、IL-6 水平及左房内径比较

组别 n IL-18(pg/ml) IL-6(pg/ml) LAD(mm)对照组30146.61±28.5216.10±4.5129.6±4.3阵发性房颤组11207.41±42.8327.52±5.2437.6±5.2持续性房颤组23258.13±49.3539.18±6.6140.4±6.1永久性房颤组37313.75±55.1445.13±7.7845.8±7.3

2.2 房颤患者血清IL-18 和IL-6 水平与LAD 的相关性分析 IL-18 水平与LAD 成正相关r=0.26,P<0.01;IL-6 水平与LAD 成正相关r=0.31,P<0.01;IL-18 与IL-6 水平成正相关,r=0.34,P<0.01。

3 讨论

目前,AF 患病率高且缺乏完全有效的治疗,AF仍然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挑战。现有数据表明,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与房颤及其发病机制有关,但尚不清楚炎症反应是AF 发生的原因还是房颤产生的结果。通过研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机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IL-6 是由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缺血心肌细胞产生,是一种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和造血作用的多肽递质。IL-6 与房颤的关系研究是个热点,有研究表明IL-6 与房颤的发生及复发密切相关[5]。Henningsen 等研究发现IL-6 与冠状动脉病变、旁路移植术、复律术和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房颤的诱发及持续密切相关[6]。在房颤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中,经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IL-6 与中风及体循环血栓栓塞独立相关[7]。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中,发现只有IL-6 水平升高与基线心电图诊断的AF 风险增加及后续随访中的新发AF相关[8]。本研究结果表明,永久性房颤组血清IL-6 水平高于持续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血清IL-6 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血清IL-6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龙等研究发现房颤患者IL-6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似[9]。故IL-6 水平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发展相关,具体机制可能是:(1)IL-6 激活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同时影响LA 直径和LV 功能障碍程度,导致AF。(2)IL-6 使白细胞流变学特性发生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滞度增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从多种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的增生增殖而导致重构,诱发房颤。

IL-18 是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其参与Th1/Th2 分化,自身免疫和炎症通路的激活。目前,IL-18 与房颤的相关性研究不多,两者关系仍不明确。Okura 等在实验中发现IL-18 有致心肌肥厚作用,从而参与心肌重构[10]。故IL-18 有致心肌重构作用,而心肌重构是房颤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夏平等的研究表明IL-18 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及发展[5]。本研究结果表明永久性房颤组IL-18 水平高于持续性组,持续性房颤组IL-18 水平高于阵发性组,阵发性房颤组IL-1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恩平等研究结果一致[11]。因此,IL-18 可能参与AF 的发生发展过程,但目前两者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其可能机制为:(1)IL-18 可促进促炎因子(如IL-1 及TNF-α 等)的产生,使心肌细胞增殖及纤维化,心房间质纤维化进展导致心房异常传导是房颤发生发展的机制,房颤持续时间越长,患者左房纤维化程度越重,左房纤维化越重越易触发房颤[12];(2)可使Th1 细胞增殖及自然杀伤细胞Fas配体表达上调,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心房内的置换纤维化,从而导致心房解剖和电重构。

本研究发现房颤患者随着房颤持续的时间不同,左房内径数值有差异,持续时间越长,左房内径越大。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大于持续性组、持续性组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组,阵发性组左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增大,说明左房重构加重,而炎症是导致重构的原因,而进一步证实了炎症与房颤存在某种联系。房颤患者IL-6、IL-18 水平分别与左房内径成正相关,说明炎症越重,左房重构越明显,更易诱发房颤并使房颤持续。且在房颤患者中两者成正相关,说明两者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

Wang 等对慢性房颤患者研究后发现,经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IL-18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风险降低相关;特别是rs187238-g c 基因型和c 等位基因、rs360719-ag 基因型和g 等位基因、rs549908-gt基因型和g 等位基因可降低房颤相关风险[13]。可见IL-18 虽然参与房颤的发生及发展,但其特定位点基因可能是房颤防治的潜在靶点。而在IL-6 与房颤发生的炎症链条中也可能存在相似的位点,有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IL-18、IL-6 参与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房颤发生及发展病理生理机制。

猜你喜欢

左房持续性阵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超声评价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